随着云计算的不断普及,越来越多的企业选择将按需付费的模式可能会导致意外成本,因此需要仔细管理。
云平台迁移服务
为了应对云平台迁移的挑战,企业可以利用云平台迁移服务提供商的专业知识。这些服务提供商可以帮助企业:
- 制定迁移战略并评估技术选项。
- 设计和实施迁移计划,包括应用程序重构、数据迁移和测试。
- 提供持续支持和监控,以确保平稳过渡到云平台。
云平台迁移的步骤
云平台迁移通常涉及以下步骤:
- 评估和规划:评估当前基础设施并制定迁移战略。
- 应用程序重构:根据需要修改应用程序以使其与云平台兼容。
- 数据迁移:将数据从传统基础设施迁移到云平台。
- 测试:在迁移后彻底测试应用程序和基础设施以确保平稳运行。
- 监控和支持:持续监控云平台环境并提供支持以确保稳定性和性能。
结论
云平台迁移为企业提供了许多好处,包括可扩展性、灵活性、成本效益和创新能力。通过仔细规划、执行和利用专业云平台迁移服务的专业知识,企业可以实现从传统基础设施到云的无缝过渡。
云平台是什么意思?
云平台是指一种允许开发者或用户在云端运行程序、使用云服务或两者结合使用的平台。
这种平台有多种称呼,如按需平台、平台即服务(PaaS)等。
云平台具有巨大潜力,为开发团队提供了一种高效的方式来创建和扩展应用程序。
在传统的户内应用开发中,开发团队需要预先构建许多基础设施,如操作系统、存储服务等。
这使得开发过程变得复杂且耗时。
然而,云平台的引入改变了这一现状。
通过云平台,开发团队可以避免重复构建基础架构,从而加快应用的开发速度。
云平台还提供了丰富的服务,如远程存储、垃圾邮件过滤等,这些服务可以增强应用的功能。
这些服务通常是基于应用特定的,确保了高效和安全的使用。
例如,苹果公司的iTunes是一款消费级应用,用户可以通过它播放音乐等。
而与之相关的云服务则允许用户购买和下载新的音频或视频内容。
在企业级应用方面,微软公司的Exchange托管服务为户内Exchange服务器提供了基于云的垃圾邮件过滤、存档等服务。
总之,云平台为开发者提供了一种灵活、高效的方式来创建和运行应用程序,同时为用户提供了丰富的功能和服务。
云迁移实践:VMware虚拟机迁移到华为云
在云迁移领域,VMware虚拟机迁移到华为云,通常采用HyperMotion作为迁移工具。
HyperMotion具备无缝对接VMware虚拟化层的能力,支持无代理模式迁移,显著减少大规模虚拟机迁移时的安装Agent和系统重启带来的工作量和安全顾虑。
通过调用VMware原生API接口,获取虚拟机数据,利用CBT技术和快照技术实现在线迁移,确保源端VMware虚拟机在迁移过程中持续对外提供服务。
目标端华为云则通过云迁移产品HyperMotion的自动化操作,实现资源调度,简化操作流程。
该迁移架构设计强调点对点数据传输与加密,确保数据安全与高效。
迁移操作流程包括添加源端VMware无代理配置、添加目标华为云配置、批量选择迁移机器和开始同步数据等步骤。
在源端,用户可选择Agentless模式,获取虚拟机数据,通过中间网络传输至目标云存储网关进行存储。
目标端,云存储网关接收迁移数据并存储至云盘,支持自动创建接收数据的代理,进行高效数据同步。
在迁移过程中,提供进度条显示数据拷贝状态和剩余时间,确保迁移操作可见性和可控性。
迁移完成后续步骤包括在华为云启动主机,验证迁移结果,最终实现虚拟机在华为云平台的成功运行。
总结而言,HyperMotion云迁移解决方案提供了一套从源端到目标端的全面迁移流程,包括数据获取、传输、存储和操作自动化,确保了VMware虚拟机迁移至华为云的高效、安全和便捷。
对于有需求的企业或组织,可进一步了解HyperMotion和其他云迁移技术的详细信息,以满足自身上云或容灾需求。
从虚机到容器,知名架构师告诉你如何平滑进行业务迁移
【小宅按】近期,短视频产品“秒拍”完成了一个“大动作”——将原来部署在虚拟机上的主体业务迁移到华为云,同时将公司的技术体系承载在下一代虚拟技术容器(Docker)上。
而这一系列动作是在业务不下线,用户无感知的前提下完成的,秒拍是如何做到的?在用户规模达到一定体量后,由明星热点事件引发的流量突发状况对媒体业务的考验极高。
传统虚机业务存在扩容响应速度慢,成本高等问题,秒拍决定采用容器技术,因为容器服务拥有启动快速、占用资源少、运行效率高等技术特点,尤其在处理海量数据方面优势明显。
然而,从虚机到容器的平滑迁移,需要解决业务快速无缝切换,让用户无感知这一难题。
秒拍最终决定将主体业务迁移到华为云CCE上,借助华为云强大的技术支持能力和服务团队,解决迁移过程中的后顾之忧。
下文整理了秒拍架构师李东辉对业务迁移的详细记录,对于希望从虚机向更灵活的容器升级的企业,可以借鉴以下内容。
背景 秒拍的主体业务已部署在云平台上,但技术体系仍基于传统虚拟机承载,产品媒体属性导致常遇突发流量,对服务端考验更大。
此外,云平台的不可抗力因素使得单点依赖风险增加。
综合考虑未来业务需求和技术团队规模,秒拍决定将主体业务迁移到华为云,并优化升级架构,以便更好地支撑海量用户访问。
迁移过程 1. MC迁移:MC作为临时缓存,主要用于cache miss时从存储拉取数据,存量数据可以忽略。
客户端集群配置时,需添加服务器列表和权重。
2. MQ迁移:MQ主要用于业务模块解耦,配置vhost、exechange和queue,服务端更新配置上线后,消费端切换到新资源消费。
3. Redis迁移:考虑缓存数据和持久化数据的迁移策略,第一种方案基于RDB快照迁移,操作简单快速,但不支持增量同步。
第二种方案兼顾存量与增量数据,但读写过程非原子性,存在并发误差和维护成本增加问题。
4. DB迁移:全量数据预先复制,增量数据通过binlog同步。
需注意主从同步的延迟问题,影响Cache Aside Pattern下的缓存更新。
5. ES迁移:主要服务于APP和Admin后台,存量数据从DB拉取,增量数据通过监听DB更新同步。
6. 版本库迁移:方便接入镜像构建与k8s部署,资源链接、用户名、密码等配置统一更新。
7. 服务发现:从服务端发现模式过渡到k8s调度,LB下层挂载k8s集群,提供不同规格的逻辑主机。
8. Dockerfile制作:用于项目代码复制到容器。
9. 切流量:非核心业务直接修改DNS解析到新LB IP,核心业务LB上层高防需修改源站IP。
10. 部署上线:使用Dockerfile构建镜像,通过k8s滚动升级替换旧镜像。
架构优化 针对现有业务问题,秒拍架构师提出了优化策略,包括MC、Redis的批量查询优化,核心业务的熔断降级策略,负载均衡策略调整,Mysql HA设计,以及引入高可用解决方案Zookeeper和Keepalived的日志与监控优化。
MC和Redis优化解决查询空数据的问题,改进批量查询机制,以避免并发误差。
核心业务的熔断降级策略确保用户体验,即使部分服务不可用,也能提供部分数据。
负载均衡策略从四层扩展到七层,支持更细致的流量分配。
Mysql HA通过双机切换实现高可用性,确保系统稳定。
日志与监控系统定时收集反馈,提供统计分析与实时报警,帮助识别系统问题并提前处理。
通过这些优化,秒拍成功实现从虚机到容器的平滑迁移,确保业务连续性和用户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