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计算已成为现代IT景观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随着组织不断寻求优化其运营和提高效率的方法,云服务器越来越受到欢迎作为一种可扩展且经济高效的解决方案。
为了跟上不断变化的云计算格局,供应商正在不断创新,推出新功能和服务以满足客户需求。以下是塑造云计算未来的关键趋势和创新:
1. 边缘计算
边缘计算将计算和存储资源放置在靠近用户或设备的位置。这种方法减少了延迟并提高了性能,使其非常适合需要实时响应的应用程序,例如物联网 (IoT) 和自动驾驶汽车。
2. 无服务器计算
无服务器计算是一种云计算模型,其中供应商管理服务器的配置和维护。开发人员可以专注于编写代码,而其环境影响。
7. 自动化和编排
自动化和编排工具简化了云服务器的管理。这些工具可以自动化任务,例如资源配置、应用程序部署和监控。它们使组织能够提高效率并降低运营成本。
8. 安全增强
随着云计算的普及,安全已成为首要考虑因素。供应商正在投资先进的安全技术和服务,例如多因素身份验证、入侵检测和数据加密。这些增强措施有助于保护云服务器免受网络威胁。
9. 云原生开发
云原生开发是一种方法,其中应用程序专为在云环境中运行而设计。这些应用程序充分利用云计算的优势,例如可扩展性、弹性和按需计费。它们使组织能够快速、轻松地交付创新应用程序。
10. 无代码/低代码平台
无代码/低代码平台使非技术人员能够创建和部署应用程序。这些平台提供直观的界面和预建组件,使开发过程变得更加容易。它们允许组织释放其业务专家的潜力,并更快地将应用程序推向市场。
结论
云服务器趋势和创新正在塑造云计算的未来。通过拥抱这些趋势,组织可以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增强安全性和获得竞争优势。随着云计算不断发展,我们可以期待看到更多创新,为组织提供新的机会来改造其运营。
云计算未来发展趋势?
一、虚拟化技术发展IDC的研究表明,虚拟化技术已历经虚拟化1.0和虚拟化2.0阶段,并已步入虚拟化2.5时代,虚拟化3.0时代不久将到来。
Gartner预测,到2016年,中国70%的X86企业服务器将实现虚拟化。
当前虚拟化市场中,VMware领先,微软Hyper-V、思杰Xen紧随其后,红帽和甲骨文正争取第四名。
随着硬件技术和软件应用环境的进步,虚拟化技术因其提高资源利用率、节能环保、支持大规模数据整合等优点,成为具有战略意义的新技术。
首先,随着各大厂商加入虚拟化领域,开源虚拟化将不断成熟。
其次,软硬协同的虚拟化将加快发展,内存虚拟化已显露出端倪。
第三,网络虚拟化发展迅速,能高效利用网络资源,具有节能成本、简化网络运维和管理、提升网络可靠性等优点。
二、数据中心发展传统数据中心面临异构网络、静态资源、管理复杂、能耗高等问题。
云计算数据中心则需解决快速高效扩容部署问题,同时兼顾绿色节能和高可靠性要求。
高利用率、一体化、低功耗、自动化管理成为云计算数据中心建设的关注点。
数据中心整合首先是物理环境整合,包括供配电和精密制冷等,以提高基础设施的可靠性和可用性。
进一步整合是构建基础设施管理系统,引入自动化和智能化管理软件,提升管理运营效率。
还有一种重要的整合是存储设备、服务器等的优化、升级,以及推出更先进的服务器和存储设备。
三、大规模分布式存储技术发展在云计算环境下,存储技术将主要朝着安全性、便携性及数据访问方向发展。
分布式存储旨在满足单台服务器无法满足的存储需求,要求存储资源能被抽象表示和统一管理,并保证数据读写操作的安全性、可靠性、性能等。
为提高可靠性和经济性,云计算采用分布式存储方式存储数据,并通过冗余存储保证数据可靠性。
以高可靠软件弥补硬件不可靠,提供廉价可靠的海量分布式存储和计算系统。
在大规模分布式存储技术中,基于块设备的分布式文件系统适用于大型海量数据平台,通过并行和分布式计算技术提供优秀数据冗余功能。
四、安全与隐私保护云计算带来的新应用模式和安全问题相伴而生。
云安全技术是保障云计算服务安全性的有效手段,需解决包括云基础设施安全、数据安全、认证和访问管理安全以及审计合规性等问题。
云计算安全技术发展需结合云计算特点和用户要求,提供整体安全措施。
加密技术、信任技术、安全解决方案、安全服务模式等方面的创新加快,以应对终端和移动终端面临的挑战。
五、分布式计算技术发展资源调度管理是云计算核心,面临的挑战是如何合理有效调度管理大量资源,提高利用率,降低成本。
业务/资源调度中心、副本管理技术、任务调度算法、任务容错机制等资源调度和管理技术的发展和优化,为云计算资源调度和管理提供技术支撑。
云计算操作系统可能使资源调度管理技术走向新道路,实现简化且高效的计算模型,以低成本实现指定服务级别、响应时间、安全策略、可用性等规范。
六、服务质量监控实时化用户需要能够让他们高枕无忧的服务品质协议,细化服务品质是必然趋势。
云计算资源池化使得底层资源管理变得复杂,基于云计算的高效工作负载监控要在性能问题发生之前提前发现,从而防患于未然。
实时了解云计算运行详细信息将有助于提供一个更强大的云计算使用体验,也是未来发展方向。
云计算发展现状如何?
目前正处于高速增长阶段
2007年以来,中国云计算的发展先后经历四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市场引入阶段,云计算的概念刚刚在中国出现,客户对云计算认知度较低;第二阶段为成长阶段,用户对云计算已经比较了解,并且越来越多的厂商开始踏入这个行业;第三阶段是成熟阶段,这个时候云计算厂商竞争格局已经基本形成,厂商们开始从更加成熟优秀的解决方案入手,SaaS模式的应用逐渐成为主流;第四个阶段是高速增长阶段,在这个阶段我国云计算市场整体规模偏小,落后全球云计算市场3至5年,且从细分领域来看,国内SaaS市场仍缺乏行业领军企业。
2020年市场规模超1800亿元
近年来,我国云计算,特别是物联网等新兴产业快速推进,多个城市开展了试点和示范项目,涉及电网、交通、物流、智能家居、节能环保、工业自动控制、医疗卫生、精细农牧业、金融服务业、公共安全等多个方面,试点已经取得初步的成果,将产生巨大的应用市场。
据赛迪顾问发布的《2020-2021年中国云计算市场研究年度报告》数据显示,2017年以来我国云计算市场规模保持了逐年较快增长,2020年我国云计算整体市场规模达1922.5亿元,增速34%,其中,公有云市场规模达到1047.7亿元,相比2019年增长32.74%。
2020年华为云排名私有云运营商第一位
在私有云市场方面,2020年中国私有云市场规模达874.8亿元,较2019年增长35.59%,私有云提供商有望在云计算市场持续高速发展进程中持续受益。
根据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发布《中国私有云发展调查报告》显示,2020年,华为云、紫光云等企业在安全性、可控性方面的表现较为优异。
公有云厂商中阿里云占比最高
厂商市场份额方面。
据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调查统计,阿里云、天翼云、腾讯云占据公有云IaaS市场份额前三,华为云、光环新网(排名不分先后)处于第二集团;阿里云、腾讯云、网络云、华为云位于公有云PaaS市场前列。
IaaS为公有云最大分支模块
目前,国内的云计算应用主要是企业计算市场,这里面又分为大企业客户和中小企业客户。
大企业客户目前的主要业务是对已有服务器系统的升级,如IBM给中化集团实施的云计算平台,属于企业私有云的建设;中小企业客户则主要是寻求IaaS、PaaS和SaaS服务,其主要目的是节省成本。
市场格局上,大企业的IaaS市场主要由IBM、HP等主导,一些系统集成商也涉足其中,如客户产品及解决方案提供商——福建升腾资讯有限公司与IT服务提供商神州数码战略合作签约开辟云计算领域;中小企业的IaaS市场主要由原来涉足IDC和CDN的厂商主导,如世纪互联。
以公有云市场为例,2020年,我国公有云IaaS市场规模达到681亿元,占中国公有云总体市场的65%,占比相比2019年提升3个百分点,预计受新基建等政策影响,IaaS市场会持续攀高;公有云PaaS市场规模为104.8亿元,占比相比2019年提升1个百分点,在企业数字化转型需求的拉动下,未来几年企业对数据库、中间件、微服务等PaaS服务的需求将持续增长,预计仍将保持较高的增速;公有云SaaS市场规模达到261.9亿元,比2019年增长了14.47%,增速稍有减缓。
—— 以上数据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云计算产业发展前景预测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云计算的发展趋势是什么?
趋势一:从部署模式来看,融合中心云和边缘云、公有云和私有云能力的混合云将更好适应政企对IT的多元化需求趋势二:从行业平台来看,具有场景属性的行业云、特别是国家易于统筹的行业云平台将大规模建设趋势三:从制造业场景应用来看,加速制造业设备上云和业务系统上云成为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重要举措趋势四:从企业类型来看,实体经济企业特别是大型集团类企业将成为“上云用云”的主力军趋势五:从系统平台来看,云平台的兼容适配性成为标配,进一步推动重构IT基础设施和自建IT生态趋势六:从技术融合来看,云计算与数字孪生、机器学习、区块链等数字技术交叉融合进一步增强价值趋势七:从云安全来看,基于零信任的防护体系能为云的安全性提供可靠保障趋势八:从云服务来看,高性能和低时延的云是承载视频、元宇宙等新业态的最佳平台趋势九:从开源来看,开源重塑云操作系统软件,助力PaaS和SaaS层产业链协同开发创新趋势十:从基础设施来看, “绿色低碳+资源云化”的数据中心改造势在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