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今快速发展的数字世界中,企业正在寻求灵活且可扩展的 IT 解决方案,以满足不断变化的需求。混合云解决方案已成为一个极具吸引力的选项,它允许企业利用公有云和私有云的优势,同时降低风险并提高效率。
什么是混合云?
混合云是一种 IT 架构,它将公有云和私有云相结合,为企业提供最佳的两全其美的解决方案。公有云由第三方提供商(如 AWS、Azure 和 Google Cloud)管理成本效益、安全性、合规性和创新的独特组合。通过仔细规划和执行,企业可以实施混合云解决方案,以简化其 IT 架构,支持业务增长和转型。
云计算中的混合云是什么概念? 有什么好处?
云计算如今已广泛被人们接受,客户从关注云计算本身,转向了如何有效利用它为企业创造最大价值。
上云并非IT的终点,它代表了一个新的起点。
企业IT架构的部署通常涉及物理机、虚拟化、私有云、公有云、专有云以及混合云等多种方式。
混合云进一步细分,包括私有云间的混合、公有云间的混合、私有云与公有云的混合以及专有云间的混合等。
目前,很多企业发现公有云在安全、性能、可用性、数据隐私等方面无法完全满足其需求,这促使混合云框架得以广泛应用。
企业正逐步从物理机时代向混合云方向转变,寻找成本与效率之间的最佳平衡点。
企业通常会根据自身的业务发展情况、需求、用量以及成本等因素,来确定其IT架构部署方案。
例如,小型手游公司通常会根据业务量来决定需求,选择物理机或虚拟化。
而中小型制造企业则可能选择物理机或虚拟化相结合的方式。
金融行业由于业务特性,倾向于将核心数据存储在私有云或传统架构中,大型多元化企业也会采取类似的策略。
对于P2P、重型垂直电商以及大型互联网行业的企业来说,安全性要求不高、需要快速部署的应用可部署在公有云上,而安全性要求较高的核心应用则会放在私有环境或私有云中,从而形成混合云部署方式。
此外,企业还有其他选择混合云的原因,包括:1)保持数据自主性是企业基本策略。
2)某些应用架构短期内无法适应云环境。
3)确保业务连续性。
4)利用公有云作为资源补充。
这种组合方式不仅满足了不同企业的多样化需求,还能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调整,为企业带来更大的灵活性和竞争优势。
什么是混合云架构
混合云架构通过结合公共云、私有云和传统数据中心的优势,为企业提供了一种高效、灵活的IT部署方案。
这种架构允许组织根据实际需求,灵活选择最适合的应用程序和数据部署环境。
借助混合云架构,企业可以充分利用公共云的弹性与成本效益,同时保持对敏感数据和应用的安全控制。
此外,通过与私有云和传统数据中心的集成,混合云架构还能够提供更高的性能和更低的延迟,确保关键业务的高效运行。
混合云架构在多个方面为组织带来了显著优势。
首先,它具备高度的灵活性,允许企业根据业务需求动态调整资源分配。
其次,这种架构的可扩展性极高,能够轻松应对业务量的波动,确保企业始终保持最佳性能。
此外,混合云架构还提供了广泛的安全选项,企业可以根据敏感信息的级别,灵活选择合适的云环境进行存储和处理,从而确保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
总之,混合云架构为企业提供了一种高效、灵活且安全的IT部署方案,能够满足不断变化的业务需求,并为企业的数字化转型提供有力支持。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混合云架构将在更多领域发挥重要作用,为企业创造更大的价值。
全栈混合云综合架构方案研究和落地(一)
随着云服务的普及,企业越来越倾向于采用公有云服务来补充其现有数据中心和私有云的不足,从而推动了混合云的发展趋势。
混合云形式多样,可以是云与云、云与传统IT系统、云与虚拟化技术的组合,以满足特定业务场景需求。
从狭义上讲,混合云是指使用两种或多种不同部署模式(公有云、私有云、社区云)的云服务。
实践中,公有云与私有云的组合应用较为普遍。
当前,企业面临的混合云管理主要集中在四大痛点:资源管理、运维管理、服务运营管理和统一门户。
资源管理方面,需要将物理资源统一构建为逻辑资源池,进行计算、存储和网络资源的集中管理和监控,解决异构兼容和控制融合问题。
运维管理则是对所有数据中心资源进行统一管理,提供集中告警、日志分析等故障定位手段,以及性能监控、报表和仪表板等功能。
服务运营管理和统一门户则涉及云资源服务化、端到端服务开通、服务监控、服务计量,以及为管理员和用户提供统一界面和自助服务。
天翼云的全栈混合云采用原生云架构,基于分布式技术和产品,提供完整的云平台开放能力。
它具备企业级服务特性和完善的容灾备份能力,是一个自主可控的云平台。
天翼云提供资源统一开通、运营和运维能力,简化云管理,满足企业需求如容灾备份、应用弹性扩展等。
天翼云整合了天翼公有云、第三方公有云和私有云能力,提供混合多云管理能力。
全栈混合云平台注重高可用性,通过资源冗余、故障转发的策略确保从底层资源到上层接入层的全链路高可用,同时保持资源使用率最低,适应敏捷化场景。
底层采用集群部署,确保资源池的可用性和可靠性;数据持久化到数据库中,数据库采用PXC模式多主集群,确保数据服务的连续性;后台服务单元采用微服务架构,提供管理服务,包括登录、资源开通、平台运营、系统管理和统计监控等;前端控制台采用双活方式,确保业务稳定性和降低单点故障风险;转发服务由高性能的HaProxy反向代理和负载均衡软件提供,基于双活架构实现自动负载转发,并通过健康检查机制和熔断处理降低错误率和异常率;入口组件采用虚拟IP和Keepalived组合模式,提供流量稳定和高可用性。
全栈混合云采用分层部署架构,确保每层高可用性的同时实现组件间的逻辑和物理隔离,提高运维效率和系统可维护性、可扩展性。
入口组件负责管理流量过滤和转发,云管组件部署全栈混合云管理平台,包括前台、中台、后台组件和数据库集群,实现多活部署以降低单点故障风险;CNP资源池组件负责底层资源部署,利用慧匠自动化工具一键部署,提高部署效率;安全组件确保平台基本安全,包括防护墙、抗Dos设备、堡垒机和密码机等,满足内部业务系统的审计和安全防护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