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我们一直在努力
广告
广告
广告
广告
广告
广告
广告
广告
广告
广告

云服务器市场规模与增长预测:行业深度分析 (云服务器市场占比)

前言

云服务器(Cloud Server)是基于云计算技术提供的按需获取的计算服务,用户可按需申请和释放计算资源,并按使用量付费。随着云计算技术的飞速发展,云服务器市场迅速增长,成为云计算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

市场规模

根据国际数据公司(IDC)的数据,全球云服务器市场规模在 2021 年达到 1096 亿美元,同比增长 25.6%。预计未来几年将继续保持高速增长,到 2026 年将达到 2339 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CAGR)为 16.6%。中国云服务器市场规模也呈现强劲增长态势。根据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CAICT)的数据,2021 年中国云服务器市场规模达到 238 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 30.2%。预计未来五年将保持稳定增长,到 2026 年将达到 709 亿元人民币,年复合增长率为 20.3%。

市场份额

阿里云、腾讯云和华为云占据了中国云服务器市场的主要份额。根据 IDC 的数据,2021 年阿里云以 38.5% 的市场份额位列第一,腾讯云以 18.6% 的市场份额位居第二,华为云以 15.8% 的市场份额位列第三。亚马逊云服务(AWS)、微软 Azure 和谷歌云平台(GCP)占据了全球云服务器市场的主要份额。根据 Synergy Research Group 的数据,2021 年 AWS 以 34% 的市场份额位列第一,Azure 以 21% 的市场份额位居第二,GCP 以10% 的市场份额位列第三。

增长因素

云服务器市场的增长主要受以下因素驱动:云计算技术的普及:随着云计算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和组织意识到云计算的优势,并将其作为 IT 基础设施建设的首选。数字化转型:企业和组织的数字化转型进程加速,推动了对云服务器的需求,以支持数字业务和应用的部署。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需要大量的计算能力,云服务器可以提供弹性和可扩展的计算资源。移动互联网的发展: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带动了对云服务器的需求,以支持移动应用的开发和部署。

市场趋势

云服务器市场正呈现以下趋势:混合云和多云:企业和组织正在采用混合云和多云策略,以优化成本和提高灵活性和弹性。容器技术:容器技术的兴起促进了无服务器计算的发展,降低了云服务器的使用成本。绿色云计算:随着环保意识的增强,企业和组织对绿色云计算解决方案的需求不断增加。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技术的应用正在推动对云服务器的高性能计算能力的需求。

挑战

云服务器市场也面临一些挑战:安全问题:云服务器的安全问题是企业和组织采用云计算的主要担忧之一。成本管理:云服务器的成本管理是一个复杂的问题,企业和组织需要制定有效的成本优化策略。人才短缺:云服务器相关人才的短缺制约了行业的进一步发展。

结论

云服务器市场正在经历高速增长,并有望在未来几年继续保持强劲增长势头。企业和组织需要紧跟市场趋势,把握发展机遇,以充分利用云服务器带来的优势。政府和行业组织也应该加强人才培养和制定政策法规,以促进云服务器市场的健康发展。


阿里云营收跻身全球前三,中国云服务市场有多大

中国云计算市场近年发展迅猛,报告显示,2015至2018年期间,中国云计算市场将会达到149%的年复合增长率。

而阿里云的表现尤为突出:仅2015年第四季度,阿里云营收约1.28亿美元,营收增长达126%,年度净收入预估高于谷歌云服务,并达到了全球第二名微软云计算平台体量的1/3。

云计算兴起的主要原因在于它能有效节约企业的时间成本以及其他开支,报告称,云计算被引入之前,企业有大约70%-80%的IT预算耗费在了如基础设施的维护、升级和集成等低附加值领域。

阿里巴巴研究院表示,70%以上的计算机支出都是可以被省去的。

在德意志银行对50多位CIO、CTO、总监和IT部门的VP进行调研后发现,超过50%的受访者表示得益于云计算服务,企业的IT支出能够最多减少4成。

另外这些企业也表示,2016-2017年预计将在云计算服务方面增加27%-30%的支出,这也与2015年20%的数据形成了明显对比。

报告中提到,在中国市场上云计算能够快速发展的最大契机在于企业的发展需要更深度的成本节约,以及通过云计算服务来释放更多的资源以专注核心业务体系。

另外政府方面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互联网+”战略的提出让更多国有企业,大型私企和政府部门本身更加重视IT部门,并着手改造。

在中国本土市场上阿里巴巴占有明显优势,德意志银行针对CIO的调查中有65%的受访者表示使用阿里云作为独家服务提供商。

在阿里巴巴集团体系中,云计算服务正在成为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报告显示,阿里云目前占到集团估值的6%,相比之下,蚂蚁金服贡献了7%的估值,而菜鸟网络仅占1%。

2021年中国大数据市场规模达到多少?

我国大数据产业开始已进入深化阶段

中国大数据产业从萌芽到如今渐成体系,已走过将近10个年头。

“十四五”开局之年,大数据产业也进入了集成创新、深度应用的新阶段。

大数据在医疗、工业、交通等领域的融合应用技术加快创新突破,大数据融合应用重点从虚拟经济转变为实体经济;大数据底层技术方面,信息安全、模式识别、语言工程、计算机辅助设计、高性能计算等加快突破,大数据技术领域逐渐补齐短板,并进一步强化长板。

2021年市场规模接近900亿元

近年来我国大数据行业取得快速发展,赛迪CCID统计,我国大数据市场规模由2019年的619.7亿元增长至2021年的863.1亿元,复合年增长率达到18.0%,大数据市场规模包含了大数据相关硬件、软件、服务市场收入。

在全球新冠肺炎疫情之下,我国经济率先复苏并总体保持恢复态势,伴随国家快速推动数字经济、数字中国、智慧城市等发展建设,未来大数据行业对经济社会的数字化创新驱动、融合带动作用将进一步增强,应用范围将得到进一步拓宽,大数据市场也将保持持续快速的增长态势。

金融行业是我国大数据产业规模最大的下游行业

大数据分析行业是指借助大数据技术对规模巨大的数据进行处理、分析挖掘、应用等,实现大数据价值,并以产品或服务等形式,赋能客户数字化运营的大数据细分行业。

近年来,伴随下游行业对全业务流程数字化运营需求的持续广泛和深入,大数据分析市场取得了良好发展,呈现出高速发展态势。

根据赛迪的数据,2021年我国大数据分析市场下游行业中,金融、政府、电信和互联网位居应用领域前四名,市场占比分别为19.1%、16.5%、15.2%和13.9%,合计超过60%。

大数据软件与服务的需求不断提升

目前,我国的大数据产业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大数据软件和大数据服务的需求开始不断提升,大数据硬件占比有所下降但仍占据主导地位,2021年我国大数据市场结构中,大数据硬件、大数据软件和大数据服务的市场占比分别为40.5%、25.7%和33.8%,市场规模分别为349.5亿元、221.8亿元和291.7亿元。

近几年大数据硬件的占比在逐渐下降,大数据软件和大数据服务的占比在逐步提高。

未来我国大数据软件和服务市场相比硬件市场将呈现更好的发展态势。

不同类型大数据企业竞争程度差异极大

目前,IT产业在发展过程中已经形成了一些层次分布,有做服务器和底层系统的,有做软件的,有做应用的,大数据也需要在原有的架构上加以发展。

原来做基础设施的企业,如联想、华为,也要向大数据转型,提供低成本、低能耗的大型存储器,这是大数据产业的基础。

中间层是类似Hadoop、MapReduce的数据分析软件,原有的软件产业也要转型,由卖软件转为以数据为中心。

再往上就是网络、腾讯、阿里巴巴等大数据应用服务公司,需要增加数据分析的效用。

—— 更多本行业研究分析详见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大数据产业发展前景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数据中心行业发展趋势、细分市场竞争格局及重点企业市场占有率

数据中心行业发展趋势、细分市场竞争格局及重点企业市场占有率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互联网的普及,数据中心行业的发展趋势日益明显,主要体现在技术升级、市场扩张、绿色节能和可持续发展等方面。

本文将从数据中心的发展历程、市场规模、未来趋势、细分市场竞争格局以及重点企业市场占有率等方面进行深入探讨。

数据中心行业发展历程从60年代的服务器农场到90年代的Client-server技术,再到Exodus公司提出的“IDC”概念,数据中心从早期简单存储服务逐渐发展成为集计算、存储、网络和安全为一体的全面数据中心解决方案。

随着数据流量的激增和云计算技术的兴起,数据中心的规模和性能要求不断提高,推动了行业向标准化、绿色化、智能化方向发展。

市场规模与增长当前,中国数字经济规模持续扩大,数字经济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

移动互联网用户量、流量和数据量的快速增长,为数据中心行业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预计未来几年,随着5G、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技术的广泛应用,数据中心行业市场规模将继续保持稳定增长态势。

未来趋势预测数据需求与日俱增,推动数据中心行业规模持续上升。

5G网络的发展和应用,将为数据中心带来新的需求增长点。

同时,“东数西算”政策的实施,促进了数据中心在西部地区的布局优化,有助于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

数据中心建设将更加注重集约化、绿色化,推动技术革新和节能减排。

市场竞争格局数据中心市场竞争激烈,基础电信运营商在资源和规模上占据优势,但在服务深度、客户响应速度等方面存在一定劣势。

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促使市场对个性化、多元化服务需求增加。

专业IDC服务商在数据中心建设、运营和服务方面展现出更强的竞争力。

重点企业市场占有率在数据中心细分市场中,铜牛信息、首都在线、奥飞数据、光环新网、润泽科技等企业凭借各自的核心竞争力在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

铜牛信息在多个城市运营数据中心,提供综合互联网服务;首都在线致力于全球云计算解决方案,覆盖多个地区;奥飞数据以IDC服务为核心,提供互联网综合服务;光环新网则通过IDC及其增值服务为客户提供全面解决方案;润泽科技以数据中心基础设施服务为主,与电信运营商合作提供托管服务。

这些企业通过技术创新、资源整合和服务优化,不断拓展市场份额,推动数据中心行业的发展。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优乐评测网 » 云服务器市场规模与增长预测:行业深度分析 (云服务器市场占比)

优乐评测网 找服务器 更专业 更方便 更快捷!

专注IDC行业资源共享发布,给大家带来方便快捷的资源查找平台!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