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深入,企业在开展业务时需要面向:
- 扩大市场覆盖范围:接触更多以不同语言和文化为背景的客户。
- 提高用户体验:提供针对特定语言和文化量身定制的体验,增强用户满意度。
- 提高竞争力:与只能提供单语言支持的竞争对手相比,获得竞争优势。
- 节省成本和时间:利用云服务器供应商提供的语言翻译和内容本地化服务,省去自行翻译和本地化的成本和时间。
四、选择云服务器语言翻译和内容本地化提供商
在选择云服务器语言翻译和内容本地化提供商时,需要考虑以下因素:
- 语言支持:确保提供商支持您所需翻译和本地化的语言。
- 翻译质量:评估提供商的翻译准确性和流畅度。
- 文化理解:选择对目标文化有深入理解的提供商。
- 定价模型:比较不同提供商的定价模型,选择最适合您需求的模型。
- 客户支持:确保提供商提供优质的客户支持,以解决您在翻译或本地化过程中遇到的任何问题。
结论
云服务器的语言翻译和内容本地化服务对于在全球化市场中取得成功至关重要。通过使用这些服务,企业可以跨越语言障碍,提供一致且有针对性的用户体验。通过仔细选择云服务器语言翻译和内容本地化提供商,企业可以最大限度地利用这些服务的优势,扩大市场覆盖范围、提高用户满意度并提升竞争力。
本地化翻译术语(localization terms)
国际化的软件工程方法,简称L18N,旨在在软件设计和文档开发阶段,使得功能和代码设计能够适应多种语言和文化传统,以在创建不同语言版本时无需修改源代码。
这一方法便于实现软件的全球可用性,其核心目标是设计成能够在全球范围内使用的软件程序。
本地化能力作为评估国际化软件在本地化过程中的难易程度的重要指标,良好的国际化设计是提高这一能力的基础,从而减少本地化过程的成本。
单一二进制文件则是国际化软件中的关键组件,它可以作为任何本地化语言版本的使用基础,无需修改程序代码。
“区域”这一概念在国际化软件设计中指的是与特定地方或文化关联的一组信息,它由语言、国家/地区和文化传统共同定义了用户环境特征的集合。
避免硬编码,即在程序主体代码中直接嵌入本地化字符串,而应将其存储在易于本地化的外部资源文件中,以及避免假设长度的字符串常量和在代码中进行任何关于语言或文化方面的假设,是提高软件本地化能力的重要实践。
伪本地化是模拟本地化处理,通过将需要本地化的字符串转变为“伪字符串”,来测试国际化软件的本地化功能和外观,这有助于评估软件的本地化能力。
国际化的测试是验证软件全球可用性和本地化支持程度的过程,确保软件能够在不同语言环境中正常运行。
冻结用户界面和特征设计在软件进入最终本地化和测试之前进行,以确保在发布之前不再对需要本地化的内容进行更改,避免频繁的翻译和更新,从而节省项目成本和减少发布时间。
Unicode标准的采用是设计国际化软件的关键方法,它包含了世界上大多数文字的字符编码格式,解决全球文字计算机编码的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处理多语言文字的切实可行解决方案。
Unicode有UTF-8、UTF-16和UTF-32三种形式,UTF-8通常用于Web内容或通过Internet协议传输的程序。
软件镜像技术解决阿拉伯语、希伯来语等从右向左排列文字的本地化问题,通常在程序代码或资源中使用此技术,以确保所有用户界面元素、控件、菜单、标题栏和状态栏的双向显示。
对于使用“输入方法编辑器(IME)”以确保正确输入本地化文字的汉语、日语和朝鲜语等语言,应正确使用字体方式。
本地语言支持(NLS)包括多国语言资源文件、字符转换、本地语言服务驱动(字体或字体映射)以及特殊的中文语言显示支持文件,如台湾国家标准码编码文件。
这些文件在Windows等操作系统下提供有关特定区域性的信息,并确保系统正常加载和使用。
应用程序接口(API)提供访问一组例程的能力,无需访问原码或理解内部工作机制的细节,CAT中经常调用翻译API。
LCID(区域设置标识符)提供有关特定区域性的信息,如区域名称、书写系统和使用的日历,以及如何设置日期和排序字符串的格式。
User Interface(UI)指的是软件与用户交流的界面,本地化后的字符串可能变长,导致某些本地化的字符显示不完整,需要调整对话框中的控件位置和大小。
XML文件使用一系列简单的标记描述数据,虽然占用空间较多,但易于掌握和使用,常用于存储翻译本地化的文件或帮助文档。
这些文件格式简洁、易于管理和扩展,是国际化软件本地化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地化翻译
好的,我会尽力按照您的要求回答。
本地化翻译是指将文字内容从一种语言转换为另一种语言,同时考虑到目标语言的文化背景、语境和习惯用法,以确保翻译结果符合当地人的理解和表达习惯。
详细解释如下:
一、本地化翻译的概念
本地化翻译是一种跨国界的沟通方式,它将一种语言的文字内容转化为另一种语言,其核心在于适应目标语言的特定环境。
这不仅包括语言本身的转换,更涉及到文化背景的适应、语境的理解以及习惯用法的考虑。
二、文化背景的重要性
在本地化翻译中,文化背景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
不同的地区、国家和文化有着独特的表达方式和对语言的认知。
因此,翻译时需要充分理解并尊重目标文化的特点,确保翻译内容能够被当地人以自然、贴切的方式理解。
三、语境的理解与应用
语境在翻译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
同样的词语在不同的语境下可能有不同的含义和用法。
本地化翻译要求译者具备对目标语境的敏锐感知能力,以确保翻译结果的准确性和恰当性。
四、习惯用法的考虑
本地化翻译还需要考虑到目标语言的习惯用法。
这包括当地人的常用表达方式、语言习惯和俚语等。
只有充分考虑到这些因素,翻译结果才能真正符合当地人的理解和接受方式。
总之,本地化翻译是一种复杂而精细的工作,它要求译者不仅具备语言能力,还需要对目标语言的文化、语境和习惯用法有深入的了解和认识。
通过这样的翻译,才能够实现有效的跨文化沟通。
本地化与翻译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我曾经在Airbnb的本地化团队(Localization Team)担任语言经理,对于本地化和翻译的区别有比较深的理解。
简而言之,翻译只是本地化过程中的一个环节,二者之间的本质区别在于:翻译针对的是语言(language),而本地化则有狭义本地化和广义本地化,针对的分别是区域设置(locale)以及更加广泛的内容。
下面详细说一下:翻译(translation)词义:The process of translating words or text from one language into another.针对对象:语言,即社会约定俗成的音义结合的符号系统。
所以两种不同语言之间的意思转换就是翻译,它的目的在于传递意思。
这两种语言可以是两个国家的不同语言,也可以是同一国家内的不同方言,或者一种古代语言与一种现代语言。
例子:刻有古埃及象形文字、埃及草书和古希腊文的罗塞塔石碑。
Source: Wikimedia(狭义的)本地化(localization)词义:The process of making something local in character or restricting it to a particular place.针对对象:区域设置(locale),这是一个计算机术语,意思是根据计算机(设备)用户所使用的语言、所在国家、地区以及当地的文化传统所定义的一个软件运行时的语言环境——简单地说,区域设置代表了某个地域内人们的语言习惯、文化传统和生活习惯。
计算机产品的本地化不仅包括了语言符号的改变(也就是翻译),还包括了语言符号、数字格式、日期时间格式、货币格式、纸张尺寸等信息呈现方式的改变。
例子:MacOS系统的区域与语言设置界面(广义的)本地化(localization)词义:Provide a product or service with the look and feel of being created specifically for the target audience, and to minimize or completely eliminate issues with local predispositions.针对对象:与产品开发和企业运营相关的各个层面。
在进入全球化时代之后,随着跨国企业的出现和互联网的无国界特质,本地化的含义被进一步扩展,它不仅包括了狭义本地化技术层面的要求,还代表了在更多更细层面上的调整,涉及到产品开发、企业运营、法律合规等不同的层面。
例子:Airbnb设立中国办公室/创立中文品牌名/在中国支持支付宝和微信付款等真正意义上的全面本地化需求只有中大型跨国公司才会有,而且往往核心的部分(本地化团队、本地化开发/运营)只有自己才能做,其他公司是无法代劳的——能够外包给翻译公司/本地化公司的往往也只有内容翻译等整个流程中靠后的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