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引言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服务器作为数据处理与存储的核心设备,其市场需求持续增长。
本报告旨在对当前公司服务器市场现状与价格趋势进行深入分析,以期为业界人士提供决策参考。
二、市场现状
1. 市场规模
公司服务器市场呈现出稳步增长的态势。
随着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普及,企业对服务器的需求不断增加。
尤其是在数字化、智能化转型的过程中,服务器作为数据处理的关键设备,其市场规模持续扩大。
2. 市场竞争格局
公司服务器市场存在激烈的竞争。
国内外众多厂商纷纷加大投入,推出各类服务器产品,以满足市场需求。
目前,市场上主要的服务器厂商包括HP、Dell、IBM、Cisco等国际知名品牌,以及华为、联想、浪潮等国内领军企业。
3. 市场发展趋势
(1)多元化需求:随着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的普及,市场对服务器的需求呈现出多元化趋势。
不同行业、不同规模的企业对服务器的需求各异,要求服务器具备更高的性能、更好的扩展性、更低的能耗等特点。
(2)技术创新:服务器厂商纷纷加大研发投入,推出新一代服务器产品。
例如,采用AI技术优化服务器性能,提高数据处理能力;采用新型散热技术,降低能耗;采用先进的存储技术,提高数据存储与传输效率等。
(3)云计算与边缘计算:云计算的普及推动了服务器市场的发展。
同时,随着边缘计算的兴起,服务器市场呈现出新的增长点。
边缘计算将计算资源推向网络边缘,降低延迟,提高响应速度,为物联网、自动驾驶等领域提供了有力支持。
三、价格趋势分析
1. 价格波动
公司服务器市场价格波动较大,受到市场需求、供应链、竞争状况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在市场需求旺盛时,服务器价格可能上涨;在市场需求疲软时,服务器价格可能下降。
2. 价格走势
(1)长期趋势:从长期来看,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市场规模的扩大,服务器价格呈现出下降趋势。
新一代服务器产品在性能提升的同时,成本逐渐降低,推动了服务器价格的下降。
(2)短期波动:在短期内,服务器价格可能受到供应链、竞争状况等因素的影响而波动。
例如,芯片供应紧张可能导致服务器价格上涨;厂商之间的竞争可能促使服务器价格下降。
四、影响价格的主要因素
1. 供求关系:市场需求与供应是决定服务器价格的重要因素。当市场需求旺盛时,服务器价格可能上涨;当市场供应紧张时,服务器价格也可能上涨。
2. 成本控制:服务器厂商的成本控制也是影响服务器价格的重要因素。厂商在研发、生产、销售等环节降低成本,可能降低服务器售价,以提高市场竞争力。
3. 技术创新:技术创新对服务器价格产生重要影响。新一代服务器产品在技术上的突破和升级,可能带动服务器价格的上涨。反之,技术的成熟和普及可能促使服务器价格下降。
4. 市场竞争:市场竞争状况对服务器价格产生直接影响。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厂商可能通过降价来争夺市场份额。同时,竞争对手的产品定价策略也可能影响本公司的服务器价格。
5. 宏观经济环境:宏观经济环境如经济增长、通货膨胀、政策调整等也会对服务器价格产生影响。例如,经济增长带动企业IT投资增加,可能推动服务器市场需求增长和价格上涨。
五、结论
总体来看,公司服务器市场呈现出稳步增长的趋势。
市场规模不断扩大,竞争格局激烈,市场发展趋势多元化。
在价格方面,长期趋势呈现下降,短期波动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为了应对市场竞争和满足客户需求,服务器厂商需加大研发投入,优化产品性能,降低成本,拓展市场份额。
同时,关注市场动态和宏观经济环境,制定合理的价格策略,以应对市场波动和竞争压力。
国内芯片产业发展现状
——2023年中国人工智能芯片行业主流产品分析 产品市场容量持续扩大【组图】行业主要上市公司:目前国内人工智能芯片产业的上市公司主要有寒武纪()、四维图新()、北京君正()、芯原股份()等。
GPU、FPGA、ASIC成为人工智能芯片行业主流当前,人工智能芯片根据其技术架构可以分为CPU、GPU、FPGA、ASIC、类脑芯片;按照其在网络中的位置可以分为云端AI芯片、边缘AI芯片、终端AI芯片;根据其在实践中的目标可以分为训练芯片和推理芯片。
人工智能芯片凭借强大的算法承载力和超高的处理速度,广泛应用于多种场景,比如智能人脸识别或智能语音识别,处理超高数据库的服务器大数据分析,随时处理变化的交通信息及各类传感器信息的自动驾驶领域,以及机器人的智能化等。
中国AI芯片市场持续火热,GPU市场占比最大中国人猜测人工智能芯片在未来几年将持续成为发展重点,GPU、FPGA、ASIC是中国人工智能芯片行业的发展主流。
其中,GPU最初设计用于加速3D图形的渲染,随着数字经济的不断发展,GPU变得更加灵活、可编程性更高,使得开发人员科研利用GPU强大的功能来显著加速高性能计算、深度学习等领域的额外工作负载。
根据IDC披露的数据,2021年上半年中国人工智能芯片行业中,GPU显著成为实现数据中心加速的首选,占有90%以上的市场份额,而ASIC、FPGA、NPU等非GPU芯片占有的市场份额相对较少,整体市场份额接近10%。
GPU市场规模持续上涨国内人工智能芯片市场需求持续扩大,其中GPU以科学计算型为主,其凭借计算能力强、产品性能成熟的优点,在人工智能芯片市场中占据优势。
根据测算,2021年中国GPU服务器市场规模为285.8亿元;预计未来2023-2025年中国GPU服务器市场规模将会持续上涨。
FPGA小规模大功能国内人工智能芯片市场需求持续扩大,FPGA是人工智能芯片的一类分支,与其他功能固定的芯片不同的是FPGA在制造完成后可根据用户需要,赋予其特定功能;FPGA主要涉及通信、工业、军工/航天、汽车和数据中心等多个领域。
根据测算,2021年中国人工智能芯片行业的FPGA市场规模约为0.9亿元,未来中国FPGA市场规模将会持续增长。
ASIC低功耗高性能国内人工智能芯片市场需求持续扩大,ASIC的特点是面向特定用户的需求,ASIC在批量生产时与通用集成电路相比具有体积更小、功耗更低、可靠性提高、性能提高、保密性增强、成本降低等优点。
根据测算,2021年中国人工智能芯片行业的ASIC市场规模约为4.7亿元,未来中国ASIC市场规模将会持续增长。
注:GPU规模数据根据人工智能芯片行业整体市场规模与GPU占比情况进行测算;FPGA规模数据根据人工智能芯片行业整体市场规模与FPGA占比情况进行测算;ASIC规模数据根据人工智能芯片行业整体市场规模与ASIC占比情况进行测算。
更多本行业研究分析详见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人工智能芯片(AI芯片)行业发展前景预测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国内的云计算市场现状如何?
1. 中国云计算市场自2007年以来,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市场引入、成长、成熟以及当前的高速增长阶段。
在高速增长阶段,中国云计算市场虽相对较小,但正迅速追赶全球市场,其中SaaS领域尚在培育领军企业。
2. 2020年,中国云计算市场规模超过1800亿元人民币。
物联网等新兴产业的快速发展,尤其是在电网、交通等多个领域的试点项目,已催生出巨大的应用市场。
赛迪顾问的报告显示,2020年我国云计算市场规模达1922.5亿元,增长34%。
3. 在私有云市场,2020年中国市场规模达874.8亿元,同比增长35.59%。
华为云、紫光云等企业在安全性、可控性方面表现突出。
4. 公有云市场方面,阿里云、天翼云、腾讯云占据IaaS市场份额前三,华为云等位于第二集团。
在PaaS市场,阿里云、腾讯云等同样占据前列。
5. 国内的云计算应用主要集中在企业计算市场,包括大企业客户和中小企业客户。
大企业客户主要进行服务器系统升级,中小企业客户则寻求IaaS、PaaS和SaaS服务以降低成本。
6. 2020年,我国公有云IaaS市场规模达681亿元,占总市场的65%,占比较2019年提升3个百分点。
预计受政策影响,IaaS市场将持续增长。
公有云PaaS和SaaS市场规模分别为104.8亿元和261.9亿元,增速预计将持续保持较高水平。
以上数据来源于前瞻产业研究院的《中国云计算产业发展前景预测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你觉得我们服务器在市场上核心竞争力及劣势在哪
中国服务器行业发展现状分析 竞争优势日益凸显,国际地位不断提高
新兴行业带来大量需求,服务器市场规模保持增长
2015年各地政府相继推进大数据和智慧城市建设,促进大数据和智慧城市产业的落地,智慧政务、智慧交通、智慧医疗、智能电网等行业对利用大数据先进技术创新的产品和服务需求不断高涨。
此外,自建大数据平台也成为众多企业的选择之一,由此带动服务器产品市场的繁荣。
目前,我国的大数据产业上处于初级建设阶段,中国大数据细分市场规模占比中,硬件层规模最大达47%。
若服务器应用规模在大数据硬件层中以25%测算,则2018年,我国服务器在大数据领域的市场规模约为81.8亿元。
2014-2018年我国服务器在大数据领域的市场规模统计及增长情况预测
云计算催生行业技术变革
除大数据之外,云计算的广泛使用引发了传统服务器产业的技术变革,使得各企业对于提升服务器整合资源能力的需求大大增加。
一方面,云计算催生了规模化的数据中心的建设,给服务器企业带来了巨大的发展空间和市场机会。
另一方面,随着云在企业的广泛使用,企业目前都在进行私有云的建构,而包括服务器在内的硬件依然占据私有云市场的主要份额。
2018年中国服务器行业发展态势良好,市场规模保持增长
2012-2018年,我国服务器行业市场规模保持增长。
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中国服务器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统计数据显示,2012年我国服务器行业市场规模已达347.6亿元,2015年时我国服务器行业市场规模增长至512.2亿元,与上年相比增长19.91%。
不过2016年全球服务器行业整体出现下滑,行业增速显著下降。
截止至2017年我国服务器行业市场规模达到了619.5亿元。
2018年服务器行业发展态势良好,预计市场规模将达到731.1亿元。
2012-2018年我国服务器行业市场规模统计及增长情况预测
“国产化”热潮涌动,优势企业强势出海
2015年,国产服务器发展迅速,出货量远超国际品牌,巨大的市场推动了国产服务器厂商自主研发。
国产服务器厂商,如联想、浪潮、曙光等,纷纷投入大量人力与财力进行服务器自主技术创新,并取得一定成果。
2016年,随着这些技术不断成熟,产品竞争力显著增强,国产服务器竞争力优势日益凸显。
2017年,中国服务器市场中70%以上的市场份额来自中国企业,中国服务器市场的竞争格局正在被改变。
2017年我国服务器市场结构份额情况
国产服务器国际地位不断提高
随着国内厂商与服务器巨头合作的不断深入,以及在高端服务器中技术的不断提升,国内厂商近些年出现国际化的趋势。
联想收购IBM的X86服务器业务后,复制其早期收购IBM的PC业务之后的海外拓展成功经验,将其服务器业务迅速国际化,同时带动更多的国内服务器厂商投身于国际业务布局当中。
浪潮、华为等厂商目前随着“中国制造”和“一带一路”的推进,国际化进程已经取得了不错的业绩。
2018年第二季度,全球服务器出货量前五名中,国内厂商便占得三席。
尽管单个公司体量上而言距惠普、戴尔差距较大,但是就增长率而言,国内厂商遥遥领先,越来越多的国内服务器厂商开始走出国门,在全球服务器市场攻城拔寨。
随着国产服务器的技术日臻完善,中国服务器厂商全球领先将成为新常态,未来几年国产服务器厂商在国际市场上将具备越来越高的话语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