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器电脑市场深度解析:价格背后的秘密大揭秘
一、引言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服务器电脑在各行各业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从云计算、大数据到人工智能,都离不开高性能的服务器来支撑。
在服务器电脑市场日益繁荣的背后,其价格差异巨大,令人不禁好奇。
本文将深度解析服务器电脑市场,揭秘价格背后的秘密。
二、服务器电脑市场概述
服务器电脑作为专门用于处理网络请求和数据传输的设备,其性能要求较高。
近年来,随着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的快速发展,服务器电脑市场需求不断增长。
目前,市场上主要的服务器电脑品牌有惠普、戴尔、联想、华为等,它们在不同领域、不同规模的市场中都占据一定的市场份额。
三、服务器电脑价格差异原因
1. 硬件配置
服务器电脑的硬件配置是影响价格的重要因素之一。
高性能的处理器、大容量内存、高速硬盘和丰富的接口等都会提高服务器的性能,从而增加成本。
服务器的硬件配置还需满足特定的应用场景,如云计算、虚拟化等,这些特殊需求也会增加成本。
2. 品牌溢价
品牌溢价也是影响服务器电脑价格的重要因素。
知名品牌在产品研发、生产、销售等方面投入大量成本,其产品质量、售后服务等相对有保障,因此产品价格较高。
而一些新兴品牌或非主流品牌,为了争夺市场份额,可能会采取降价策略,其产品价格相对较低。
3. 市场供需关系
市场供需关系也是影响服务器电脑价格的重要因素。
当市场需求大于供应时,服务器电脑价格往往会上涨;反之,当市场供应大于需求时,价格则会下降。
不同地区的供需关系也会影响服务器电脑的价格。
4. 生产成本
生产成本包括材料成本、人工成本、研发成本等。
高性能的服务器电脑需要采用更先进的工艺和材料,其生产成本相对较高。
不同品牌的研发成本也有所差异,这些成本差异也会导致服务器电脑的价格差异。
四、服务器电脑市场价格分析
1. 高端市场
在高端市场,服务器电脑的价格较高,主要因为这些服务器具备高性能、高可靠性、高扩展性等特点,能满足大型企业和云计算等领域的需求。
高端市场的服务器品牌知名度较高,品牌溢价也相对较高。
2. 中端市场
中端市场的服务器电脑价格相对较为适中,这些服务器能够满足中小企业和数据中心等需求。
中端市场的服务器品牌众多,竞争激烈,价格差异较大。
3. 低端市场
在低端市场,服务器电脑的价格相对较低,主要满足一些个人或小型企业的基本需求。
这些服务器的性能相对较低,但价格亲民,受到一些预算有限的用户的青睐。
五、市场发展趋势与建议
1. 发展趋势
随着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不断发展,服务器电脑市场将继续保持增长态势。
未来,服务器电脑将更加注重性能、可靠性和扩展性,同时还将更加注重节能减排和绿色环保。
2. 建议
(1)对于普通用户而言,购买服务器电脑时需根据自己的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配置和品牌,避免过度追求高性能而产生不必要的浪费。
(2)对于企业用户而言,在选择服务器电脑时,需充分考虑企业的长期需求和发展规划,选择合适的品牌和型号,并注重售后服务和技术支持。
(3)对于服务器电脑厂商而言,应不断提高产品质量和技术水平,满足用户的需求,同时加强品牌推广和市场营销,提高市场竞争力。
六、结语
服务器电脑市场的价格差异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包括硬件配置、品牌溢价、市场供需关系和生产成本等。
了解这些因素,有助于我们更好地选择适合自己的服务器电脑。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服务器电脑市场将继续保持增长态势,我们拭目以待。
x79主板无法设置u盘启动
x79主板无法设置u盘启动(x79主板无法设置u盘启动)DIY整机的水很深,很多低价主机大行其道出现在各路网上商城,让不少萌新吃了亏,本次3·15我们就策划了“硬战:低价主机中不为人知的秘密”专题,通过购买高关注高销量的主机,从实测和专业等不同角度来揭秘低价背后的秘密,并对产品进行分析评分。
本次带来的是拼多多上一款1千元的主机和3千元主机里的主板和CPU揭秘,让我们看看这些号称畅玩吃鸡的配置到底水分有多大。
一千元主机里是一款X58的主板和一个X5550的CPU,这是一块4核心八线程的CPU,X5550是1366插槽的产品,只能使用X58才能兼容。
咦?这搭配,看起来好像没什么问题,也许能像商家说的流畅吃鸡。
可惜,这里面的水比你们想象的还要深。
首先介绍一下X58平台,X58其实是是非常有名的性价比产品,即使是在当下有一些老玩家仍然对这平台有兴趣,因为X58主板和志强服务器CPU确实非常便宜。
问题也就出在这里,X58的平台对主板要求很高,因为发热量巨大,还存在这北桥,X58主板已经没有新品,市面上只有二手翻新和山寨,而笔者手里这款就是一个山寨货。
首先看一眼这款X58主板的供电,能看出来这款主板的PWN芯片是UP1608PK ,支持4相,而这款主板的供电也是四相,但是却是缩水的产物,上下桥各少了一个MOS。
MOS的旁边明显的能看出PCB板上有拆卸的痕迹,不得不怀疑这款主板之前到底经历了什么?在供电接口方面,这款主板有8pin,但是问题是这个接口离原件太近了,位置相当的不合理。
供电接口后面是网络滤波器,名字是EH16AO002P,是一款相当低端的百兆网络滤波器,防静电能力极差。
PCIE插槽部分,有一条PCIE和一条PCI插槽,两个插槽中间是一个已经被淘汰的mSATA接口,没有保护,速度与SATA一样,当时推出没多久就淡出了市场,现在能见到真是感动。
这个古老的插针已经无力吐槽了,这种很早的插针很容易弯或者直接脱焊,这山寨产品确实是能省就省啊。
单从肉眼上看,这款主板问题多多,总结三个最主要的问题:第一是做工问题,非常粗糙,第二个就是材质问题,每个硬件选择都是能缩水就缩水,很多硬件都容易脱焊,第三个就是布局问题,插口离元件太近不合理问题严重。
以上问题虽然很严重,但是在这么便宜的价格面前似乎可以解释,那么咱们实际测试一下吧,在性能上没准能。
。
。
。
电脑BOOMWhat?????出人意料的是笔者的测试还没开始就结束了,因为不知名原因,这款主板的PCIE插槽在点亮时直接被烧毁。
至强系列的U是没有核显的,因此这款X58主板出师未捷身先死,此次测试宣告结束。
笔者只能含泪做出了这次评价:辣子鸡,一分钱一分货,可以,这次连一份都不值。
总结:笔者可能想到这次测试会惨点,但没想到还没测就废了,看来贪图便宜的还是少做。
其实大多用户很容易被这种商家骗上道 ,即奸商们会尽可能放大利益,这次主机带的X5550处理器,你能想到电商只卖10元左右,是整机中最便宜的硬件么?因此,当你以为占了便宜时,却不知在心动的那一瞬间就输了。
由于前面千元机的震撼是在太大,笔者用颤抖的双手打开了这三千元主机的主板拿出来看,希望能给点温暖。
一看是X79主板笔者稍微放下点心,比起前面的X58平台,X79一直很火,因此带动了这个平台的CPU的出货,这个三千元主机里的是英特尔的E5-2660,一款八核心十六线程的CPU ,主频是2.20HZ,光看这参数,似乎能理解为何很多人痴迷于这些“洋垃圾”产品。
电脑接下来仔细看一下这款主板,意料之中的还是一款山寨品,没有品牌的保证,毕竟一二线大厂已经不做X79主板了,与X58一样都是一些二手山寨的产品先看一下这款主板的供电,主控采用的是uP1618A PWM,是一款想当古老的控制器,这款主板的供电是应该是6+2倍相供电,电容是固态电容,但是无法分别是什么样的电容。
供电接口是8PIN,令人欣慰的是供电上这款主板的布局还算合理。
这款主板音频芯片采用了Realtek ALC 887音频芯片,出电脑乎意料的不错,但在网卡上选用了Realtek RTL 8111G千兆网卡是一款廉价低端的网卡。
在接口方面,这款主板的I/O区域只有6个USB2.0接口,PS/2键鼠接口各一个,3个音频接口,相当贫瘠。
这款主板没有M.2接口,只有4个SATA 接口,而且内存插槽只有两个,PCIE也只有一个,在拓展方面缩水严重。
接下来咱们实际测试一下这款主机的能力首先进行理论测试,看看在这款主板上E5-2660有多厉害,这次倒是没什么问题可以直接开始测试了。
E5-2660在CPU的跑分上多核心表现中规中矩,因为其有8核心16线程,而单核心跑分就不尽如人意,这是因为其主频过低的缘故。
E5-2660在国际象棋测试中达到了分,与目前低端的桌面级主流处理器性能差不多。
接下来测试一下游戏水平,这里选择了《孤岛惊魂5》进行测试,显卡是1050Ti,画质选择为1080p。
可以看到E5-2660的分数在游戏上并不理想,平均只有只有13帧,因为目前游戏都比较吃单核,而E5-2660单核频率只有2.2GHZ,的来说X79主板与E5-2660的搭配不适合游戏玩家来购买,倒是办公上可以考虑一下。
这次的3千元的主板和CPU能看,但是不值这个价格,能看到在主板上仍有缩水严重的现象发生,而且这类的产品没有保修,没有售后,风险太大,可怕的是,这类产品通常短时间内一两周看不到什么问题,但是长时间使用就会出问题,那是后已经来不及了。
总结:类似X58和X79这些曾经被称为神品的产品都已经淡出了市场,现在却被被少部分人重新包装,做成骗人的把戏,实属可惜。
很多用户在选择硬件产品时更看重性价比,从而经常游走在这些二手和奸商之间,遇到翻车的情况是经常的事,而有些用户也会淘到一些不错的产品,买东西全靠经验和运气,老油条用户适合这样的市场。
但是小白和萌新并不建议加入,没有足够的经验十有八九只会带来一次不美好的购物体验,因此看重性价比还是建议去正规的电商去选择一些廉价低端的商品。
最后笔者再给大家提供延伸阅读,是ZOl硬件部门其他315产品的揭秘。
APP商店搜索中关村在线,看2018年最新手机、笔记本评价排行电脑 电脑
微软电脑系统业务营收微软系统是怎么赚钱的
‘壹’ 时隔16年 微软靠什么重回全球市值榜首
2018年对于微软来说无疑是风光无限的一年,微软取代苹果成为全球市值最高的公司已经一个多月了,这是微软自2002年以来首次重回榜首。
尽管在史蒂夫·鲍尔默时代的微软让苹果和谷歌占据了移动市场主导地位,但纳德拉通过其他很多渠道来驱动微软高速发展。
数据显示,截至周五收盘,微软报101.93美元,涨幅达4.65%,市值达7831.49亿美元,在2019年第一周交易日结束后继续保持全球市值最高公司头衔。
Evercore ISI分析师Kirk Materne表示,经过了又一年相对强劲的表现之后,鉴于其云产品组合的广度、不断增长的年金基数以及强劲的资产负债表,我们相信未来3-5年微软营收和利润料将继续稳步增长。
有部分分析师预计,2019年底之前,微软市值料将超过1万亿美元大关。
尽管微软在2018年可谓是出尽风头,但也存在很多不足。
下文将尽可能全面、客观地盘点微软在2018年的表现,或许我们能从中找到其超越苹果,重回巅峰的秘密。
优异之处
云和企业服务
不出所料,Azure和Office 365业务在2018年快速增长,并且预计在2019年继续保持高速增长。
不过,尽管Azure正在蓬勃发展,与行业领头羊AWS相比,仍存在一定差距。
微软当然很清楚这一点,因此公司在2018年完成的第一笔收购就是Avere Systems,后者是一家专注于混合云基础架构的创企。
Office 365一直是微软非常重要的业务,但是自2018年开始,微软就着重推广Microsoft 365产品。
Microsoft 365是一个完整的企业软件包,包括Windows 10、Office 365和Enterprise Mobility + Security。
作为Slack的竞争产品,Microsoft Teams在2018年同样达成了新的里程碑。
全球有超过32.9万家机构使用Teams,全球财富100强公司中有87家正在使用Teams。
SpiceWorks的一项研究显示,Microsoft Teams有望在未来两年内成为增长最大的协作聊天应用程序。
微软今年发布了几款Surface机型,包括经济实惠的Surface Go、Surface Pro 6和Surface Laptop 2。
自今年8月份发布以来,10英寸Surface已经成为AdDuplex第四大最受欢迎的Surface设备,超过Surface Pro 6。
据统计,Surface已经为微软带去了数十亿美元的收益,微软今年也成为美国市场五大PC制造商之一。
随着Surface Headphones等新配件的推出,Surface正逐渐成为一个可媲美苹果的优质 时尚 生活品牌。
而距离第一台Surface设备推出仅仅相隔六年时间,这是一项相当大的成就。
尽管Surface设备有很多可取之处,但它们也因难以修复而受到批评,而且Surface Pro 6和Surface Laptop 2上缺少USB-C端口也被广泛诟病。
优秀App
Windows Phone在2018年也是一言难尽,但问题不大,因为微软现在完全支持iOS和Android设备。
Android现在显然已成为微软移动操作系统的首选,并且推出了诸如Your Phone和Microsoft Launcher这样的优质应用程序,增强了Android手机和Windows 10 PC之间的互动。
Microsoft Edge是另一款经常在iOS和Android上更新的应用,由于时间轴集成等新功能,它已经成为微软生态系统的关键组成部分。
微软可能需要数年时间来解决Xbox独占 游戏 问题,但该公司去年证明,他们终于准备好解决这个问题。
微软今年收购了数家 游戏 工作室,包括Undead Labs(制作《腐烂国度》)、Playground Games (制作《极限竞速:地平线》)、Ninja Theory (制作《地狱之刃:塞娜的献祭》)、和 Compulsion Games (制作《少数幸运儿》),此外还有The Initiative,这是由前 Crystal Dynamics 的 CEO Darrell Gallagher 成立,《古墓丽影》的重制就是由他带领,并在 4 月时加入微软。
许多新的独立 游戏 有望面世,与此同时,Xbox继续在服务领域处于领先地位。
所有官方Microsoft Studios 游戏 都会第一时间上线Xbox Game Pass,而且订阅服务已经得到了Bethesda、Square Enix和Capcom的支持。
从Xbox Adaptive手柄开始,微软还在2018年增强了 游戏 的包容性。
该手柄受内部黑客马拉松启发,被评为2018年最伟大发明之一。
多亏了微软,跨平台 游戏 也不再是一个禁忌话题。
在几个月的挣扎之后,索尼终于允许PS4和Xbox One玩家跨平台玩《堡垒之夜》。
目前尚不清楚其他 游戏 是否也可以跨平台进行,但暴雪和EA等 游戏 开发商表示有兴趣在其 游戏 中引入交叉 游戏 支持。
不足之处
这里不得不吐槽一下Windows 10四月和十月的更新。
由于误删文件bug,Windows 10十月更新在上线四天之后就暂停发布,这对公司来说是一场公关灾难,当然也值得深刻反思。
尽管其背后有数百万测试人员,但人们还是觉得Windows 10功能更新的质量近年来正在逐步下降。
这也迫使微软在新版本更新时更加谨慎。
但即便如此用户更新医院不强,AdDuplex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该更新可能只有不到10%的Windows 10 PC。
或许Windows 10像iOS 12一样:新功能少一些,但更注重稳定性和一致性设计。
Microsoft Edge
Microsoft Edge是该公司重点打造的轻量级浏览器,并试图最终取代IE浏览器,但到目前为止,Windows 10用户仍然更喜欢谷歌Chrome、Firefox和其他浏览器。
更新速度缓慢一直是一个大问题,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并未针对EdgeHTML引擎进行优化,不过有消息称微软最终放弃了EdgeHTML,该公司计划今年推出基于Chromium的Edge版本,该版本也将在macOS和旧版Windows上运行。
这对Edge用户来说应该是个好消息,因为他们将获得一个更好的浏览器,能够兼容所有Chrome扩展,但这对整个网络来说绝对不是好消息。
当所有网站都针对IE浏览器进行优化时,就该另当别论了。
Microsoft Store以及UWP/PWA App
这么多年过去了,Microsoft Store仍然很糟糕。
高质量的应用程序和 游戏 仍然很难找到,总体体验自2015年以来并没有得到真正改善。
到目前为止,微软商店应用程序常常难以下载大型应用程序和 游戏 ,就像许多其他UWP应用程序一样,使用起来可能会感觉相当卡。
由于应用程序开发人员不太喜欢微软的UWP平台,微软希望通过使用必应爬虫工具(Bing crawler)自动添加渐进式Web应用程序(PWAs),来填补微软商店上的应用程序空白。
然而,Twitter似乎是唯一关心PWAs的大型公司,而且Twitter 的PWA应用可能还不如其他第三方客户端来的好用。
讽刺的是,你能在Microsoft Store上找到的最好的App是iTunes、Spotify以及微软自家的Office桌面应用。
2018年早些时候,公司宣布中止Office Mobile UWP应用的开发,这可能说明了开发者对UWP平台不太感冒。
Cortana可能马上就要变成下一个Windows Phone。
这款数字语音助手拥有一些忠实粉丝,但是被大部分消费者、开发者甚至是微软所忽略。
尽管Cortana早在2014年就上线了,但目前只在全球13个地区可用,而且Cortana移动应用程序目前仅限于美国和英国可用。
对微软来说,这是一个错失的良机。
从消费者的角度来看,Windows 10、Cortana等产品可能正在淡出人们的视线,但微软今年总体上确实取得了很大的成就。
的确,Windows已经不像10年前那么重要了,但其仍是微软的重心之一。
今年微软应该会把重点放在硬件设备上,比如新款Surface、Xbox硬件产品、Hololens头显以及可折叠手机Surface Phone,在服务上今年将会推出Project xCloud,这是该公司的新 游戏 流服务,可在手机和平板电脑等大部分设备上运行。
‘贰’ 微软系统是怎么赚钱的
微软主要的收入是通过操作系统、office应用套件与其它软件获得的。
根据微软对外公布的数据,Windows在三大重要产品的收入中占25%,Office占据高达32%的收入。
服务器和相关工具共占26%。
鉴于微软收购了诺基亚的设备部门,发展硬件是必然,因此除了Office外,微软或许应该将更多的精力放到硬件产品上。
(2)微软电脑系统业务营收:
微软系统特点有以下三点:
1、windows操作系统的人机操作性优异。
操作系统是人使用计算机硬件沟通的平台,没有良好的人机操作性,就难以吸引广大用户使用。
手机领域,诺基亚手机能够占据手机市场半壁江山,手机操作系统互动性良好是其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而其迅速的衰败也是因为操作系统的落伍。
Windows操作系统能够作为个人计算机的主流操作系统,其优异的人机操作性是重要因素。
Windows操作系统界面友好,窗口制作优美,操作动作易学,多代系统之间有良好的传承,计算机资源管理效率较高,效果较好。
2、windows操作系统支持的应用软件较多。
Windows操作系统作为优秀的操作系统,由开发操作系统的微软公司控制接口和设计,公开标准,因此,有大量商业公司在该操作系统上开发商业软件。
Windows操作系统的大量应用软件为客户提供了方便。
这些应用软件门类全,功能完善,用户体验性好。
3、windows操作系统对硬件支持良好。
硬件的良好适应性是windows操作系统的有一个重要特点。
Windows操作系统支持多种硬件平台对于硬件生产厂商宽泛、自由的开发环境,激励了这些硬件公司选择与windows操作系统相匹配,也激励了windows操作系统不断完善和改进,同时,硬件技术的提升,也为操作系统功能拓展提供了支撑。
‘叁’ 微软以2.49万亿美元市值超越苹果,公司是靠什么营收的
在苹果公司业绩低于预期后,微软周五成为全球市值最高的上市公司,市值超过苹果公司。
收盘时苹果市值约为 2.46 万亿美元,而微软市值接近 2.49 万亿美元。
由于供应链受限,苹果第四财季营收不及华尔街预期。
尽管苹果首席执行官蒂姆库克估计收入缺口为 60 亿美元,但该公司预计 12 月季度的供应链问题会更糟。
微软从 06 年到 21 年的年度或季度收入历史和增长率是非常可观的,收入可以定义为公司从客户那里获得的以销售商品或服务换取的金额,收入是损益表中的第一行项目,从中减去所有成本和费用以得出净收入。
‘肆’ 重返全球第一,微软凭什么
43岁的巨人,正在重新起舞。
文 / 华商韬略 贾澎
此次逆袭,对了解 科技 股的人而言,既在意料之内,也在情理之中。
【逆袭封王】
2018年,美股长达10年的牛市终结了。
三大股指创下自2008年来的最大年度跌幅:标普500指数下跌6.24%,道指下跌5.63%,纳斯达克指数下跌3.88%。
在苹果领跌之下, 科技 5巨头“FAANG””(脸书、苹果、亚马逊、Netflix和谷歌母公司Alphabet的首字母缩写)股票市值总计缩水逾1400亿美元。
凄风冷雨中,微软却一枝独秀。
2018年最后一个交易日,微软股价报收101.57美元,全年累计上涨19%。
更引人瞩目的是, 微软市值达到7798亿美元,自2002年来,首次成为年终全球市值总冠军。
排名第二的苹果市值7491亿美元、第三名亚马逊7344亿美元。
微软市值超越苹果是在1个多月前。
2018年11月30日,微软以不到50亿美元的微弱优势领先老对手。
自从2010年苹果市值首超微软后,微软就一直生存在苹果的光芒之下。
不过,微软此次逆袭,对了解 科技 股的人而言,既在意料之内,也在情理之中。
去年三季度时的持仓报告显示,当期对冲基金净买入微软逾420万股,卖出苹果约400万股。
而原因,不难理解。
在已公布的2019财年一季报中,微软业务部门营收增长普遍达10-20%,智慧云端业务事业部的营收同比增长更是高达24%,其中Azure云营收同比猛增76%。
截至目前,苹果的TTM市盈率不到13倍,微软则超过41倍。
偏爱未来现金流的投资者,似乎正把微软重新定义为成长型公司。
有分析师也预计,到2019年年底,微软市值或将超过1万亿美元。
然而,如今气势如虹的微软,在不远的4年前,还被认为行将没落。
【失落的年代】
年轻时的乔布斯,曾经这样评价微软:“虽然比尔听我这么说会很生气,但微软起家全靠IBM。
他们的优势,第一是善于抓住机会,第二是像日本人一样锲而不舍。
”
当微软不再能抓住机会时,人们认定,微软完了。
1999年12月,微软市值突破6000亿美元,这是有史以来全球所有公司市值的最高点。
此后,互联网时代来临, 科技 巨头群雄并起,微软市值一路滑落,到2013年时市值仅剩不到一半。
市值再次超过6000亿美元时,已是2017年10月。
探底,微软用了18年。
带领微软走过25年之后,比尔·盖茨在2000年1月,将衣钵交给了史蒂夫·鲍尔默。
彼时,距离微软市值首次突破6000亿美元刚刚过去一个月,微软正在巅峰时。
鲍尔默是数学高手,有过目不忘的能力和无穷无尽的激情,极具感染力和执行力。
在他执掌微软13年间,微软员工数增加3倍,年营收增长4倍,年利润增长10倍。
从创造利润的角度看,鲍尔默做得不错。但在把握方向上,他却犯了太多战略错误——
他把很多部门总裁换成销售,与研发脱节;在必应上不断烧钱,却依然在搜索上输给了谷歌;在智能手机领域,败给苹果;在移动操作系统上,给了安卓崛起的机会;在媒体领域,则被Netflix抛下;云计算成为亚马逊的天下;期间推出的Windows 8也成为微软史上被诟病最多的操作系统之一。
那时的微软,仿佛一尊被诅咒的巨石像,凝固在了PC时代。
对总也摸不到脉的微软,投资者丧失耐心。
2000年至2014年间,微软股票价格一直2、30美元的区间徘徊不前。
这让鲍尔默成为众矢之的。
在受到董事会施压后,2013年夏,他卸任微软CEO。
当天,微软股价大涨7%。
【大手术】
在一片悲观气氛中,2014年2月,46岁印度人萨提亚·纳德拉正式接任微软第三任CEO。
此前,他在微软已经工作了22年,曾在Windows、Office等多个业务部门工作,先后领导了微软的必应搜索引擎、SQL Server数据库和Azure云计算业务。
上任后,他给所有员工发送的邮件中提到:
我买很多的书,虽然不一定能看完。
我注册了很多在线课程,虽然我不一定能学完。
但我坚信,如果停止学习新东西,你将停止创造有价值的事物。
带着这种开放心态,纳德拉上任后首次公开讲话时,就举着一台iPhone,展示了里面安装的邮件应用。
而在过去的微软,使用竞争对手的产品是犯忌的。
在纳德拉的蓝图中,微软将成为一家跨平台、跨设备的软件与云服务提供商。
用户使用什么样的设备,都不应也不会影响使用微软的服务。
上任不久,纳德拉即公布了“移动为先、云为先”的新战略。
这在当时引发内部大量质疑声。
对此,纳德拉说:“给我一年时间,错了的话我们再回去就好了。
”
为了推进全新战略,纳德拉开始对微软展开全面“大手术”。
持续了多年、在微软内部被称为“狗咬狗”的竞争性考核制度,被更强调协作的新制度所取代。
上任后,纳德拉即裁去了2.6万人,包括收购来的诺基亚设备与服务部门。
对于鲍尔默时代巨资投入的移动系统战略,纳德拉则很快宣布“Windows Phone手机业务会转向企业市场”。
但这更像外交辞令,实际上则是放任其下滑,并最终彻底放弃。
这种对业务和人员的调整,从未停止。
为了进一步强化其云计算业务,2017年7月,微软对外宣布将裁减3000名员工,主要为销售人员。
在这些大动作中,倍受争议的是对Windows战略地位的调整。
毕竟,这一操作系统PC装机量高达15亿台,仍然是微软一大现金牛。
但在纳德拉看来,微软新战略生态立足于云上,而不在终端的操作系统中。
所以,虽然依旧强调微软是一家Windows公司,但纳德拉把Windows的战略地位大幅削弱了。
2015年发布的Win 10,微软称这将是最后一个Windows版本,此后新特性将通过随时推送实现。
到2018年4月,纳德拉更是干脆解散了微软Windows部门。
上任一年半后,“大手术”初步完成。
在新财报的统计中,微软主业变成了:Office、云计算、生产力应用、Surface系列电脑。
微软的“Windows为王”时代正式终结。
【重塑世界观】
其实在鲍尔默时代,微软就已经意识到了“云”的重要性。
早在2010年,鲍尔默就曾表示,要将公司的未来投注在云技术上。
Office 2010、Windows Phone 7等产品,都将与云紧密结合。
2011年,被鲍尔默选定推进云平台Azure的人,正是纳德拉。
不过, 对于鲍尔默来说,云是下注的方向。
但对纳德拉,云则是微软的世界观。
与鲍尔默将微软打造成“设备与服务提供商”的理念不同,纳德拉计划将微软塑造成生产力与平台提供商。
随着技术进步,想要提升竞争力,数字化转型是所有企业都将面临的问题。
以云为基础,可以打造无限应用、重构生产力和业务流程、构建智能化的云平台。
“云为先”的战略,将让微软占领企业级服务市场的制高点。
在公开信中,纳德拉表示: “我们必须理解并拥抱只有微软才能带给世界的东西,微软是‘移动为先,云为先’世界里提供生产力和平台的专家,我们将重塑生产力,予力全球每一个组织、每一个人成就不凡。”
在这一新战略指引下,微软不断强化云业务的“三驾马车”——Dynamics 365、Azure和Office 365业务。
其中,Office业务一直是微软的主要收入来源之一。
在“Office 365云赋能战略”下,Office被赋予很多云特性,再次焕发了新活力。
云平台Azure则是灵活并支持互操作,将开发者与同微软的全球数据中心网络托管服务紧密结合。
开发者可以用它创建应用,或者基于云的特性,来加强现有应用。
Dynamics 365主要面向中小企业,是植根云端的新一代智能企业应用平台,全面整合了CRM、ERP等众多功能模块,帮企业按业务流程进行智能化管理。
随着企业计算向云端转移的趋势不断加强,云服务市场快速崛起,2018年市场规模已近600亿美元,但依然不到高盛预计的潜在市场总值的十分之一。
“云为先”的战略,让微软虽然起步晚于亚马逊,但已经与亚马逊同在云服务市场第一集团领跑,谷歌、阿里、IBM等企业暂时处于跟跑的第二集团。
2015年时,纳德拉曾承诺,把云业务营收扩大3倍,到2018年达到200亿美元。
实际上到2017年底,这一目标就提前两个月完成了。
微软2019财年一财报显示,Dynamics 365业务收入达到51%的增长,Dynamics产品与云服务收入增长20%。
而智能云服务收入达86亿美元,增长24%。
其中得益于Azure收入76%的增长,服务器产品和云服务收入增长28%;企业级服务收入增长6%。
“云与移动是同为一体的。
”纳德拉曾这样解释“移动为先”,“云不与设备相连接的话,它仅仅只是一种潜在的可能性。
只有通过设备,一切才有可能。
”
如今,虽然“云为先”战略成果斐然,“移动为先”却没什么作为。
微软已经砍去手机业务,并停止对WP平台的支持。
不过,微软云发展迅猛,却未必通过自家设备实现。
移动端的得失只是战术性的,云的崛起才是战略性的。
【激情重燃】
瞄准刚刚开启的智能化浪潮,纳德拉再次更新了微软的战略,舍去“移动为先”的提法,转向“AI+云”。
在近期微软举办的两场大会上(Build 2018与微软人工智能大会AI Innovate),AI与云始终是贯穿全场的主线,AI甚至风头更劲。
其实,纳德拉在AI方面布局已久。
近年来,微软从外部收购了不少人工智能公司,例如Maluuba和Swiftkey。
在内部,在2016年9月成立了5000人的人工智能团队,进行前瞻性研究。
在去年3月解散Windows部门的同时,微软架构已被调整为三大事业部:体验及设备、云计算及人工智能平台、人工智能及研究。
AI被置于与“云”同等重要的战略地位。
“我们的战略愿景,是为智能云打造业内最棒的平台和生产力服务,并请智能AI来助力,而这就是微软未来的竞争力和增长点所在。
” 微软在年报中如此写道。
认准趋势,及时调整,微软正变得敏捷而灵活。
曾经,伴随着整个PC时代发展,微软从一家充满激情的 科技 公司,变成了靠垄断地位获利的巨无霸。
如今,在纳德拉的治下,微软重新找回了激情。这不仅体现在云计算上——
Surface系列硬件成为“情怀”加持的产品,正在大举侵蚀老对手苹果的地盘;
娱乐 人工智能小冰,能与人展开深层互动,演唱水平接近人类近乎以假乱真,微软甚至希望把小冰打造成虚拟偶像;
混合现实产品HoloLens模糊了数字世界和现实世界的边界,成为革命性的人机交互方式,前景无限;
从艰难转型,到重新起舞,纳德拉功不可没。
在《刷新》一书中,纳德拉描述了他的终极目标:“将微软打造成全球最大的平台提供商,激发创业活力,创造经济机会。”
前瞻性的战略眼光、清晰的愿景,是纳德拉成功的关键,也是每个领导者应当面对的首要问题。
图片均来自网络
欢迎关注【华商韬略】,识风云人物,读韬略传奇。
版权所有,禁止私自转载!
‘伍’ (高分)微软公司规模 市值 主营业务 每年收入
微软公司的市值达[四千七百亿]美元,平均年销售额达[二百亿]美元,2005年达到262亿美圆.目前微软手中拥有564亿美元巨额现金,是全球最大的电脑软件提供商,总部设在华盛顿州的雷德蒙市(Redmond,大西雅图的市郊)。
公司于1975年由比尔·盖茨和保罗·艾伦成立。
公司最初以“Micro-soft”的名称(意思为“微型软件”)发展和销售BASIC解释器。
最初的总部是新墨西哥州的阿尔伯克基。
史蒂夫·巴尔默(Steve Ballmer)是现在的首席执行官.微软生产的软件产品包括了很多的种类:Windows/Microsoft Office/MS-DOS /Internet Explorer /Microsoft FrontPage – 它是一款所见即所得的网页编辑软件/Windows Media Player – 它是一个用于播放音频和视频的程序/微软还开发用于应用系统开发的集成开发环境,命名为Microsoft Visual Studio。
目前已发布用于环境编程的相应开发工具Visual Studio /MSN Messenger是一个即时信息客户程序,由微软在1999年推出,是美国在线的AOL Instant Messager(AIM)及ICQ的主要竞争对手硬件产品虽然微软总体上是一家软件公司,它也生产一些电脑硬件产品,通常用来支援其特殊的软件商品策略:早期的一个例子是微软鼠标,用来鼓励更多用户使用微软操作系统的图形用户界面(GUI)。
由于使用GUI而不用到鼠标是很罕见的,因此鼠标的流行会帮助更多用户使用Windows。
微软确立了IntelliMouse(中键带滚轮的鼠标)鼠标标准,新增的滚轮方便了用户在浏览网页时上下翻页。
微软还售卖游戏杆等游戏硬件产品。
公司还购买了互联网设备公司WebTV,以支援其MSN互联网服务。
2001年公司推出的Xbox游戏机标志着公司开始进入价值上百亿美元的游戏终端市场,这个市场之前一直由索尼公司(Sony)和任天堂(Nintendo)两家公司主导
DNS的作用与原理剖析揭开DNS背后的秘密解析互联网的核心技术
它扮演着将域名解析为IP地址的关键角色、DNS(DomainNameSystem)是互联网中一个重要的基础设施。
带领读者揭开DNS背后的秘密、了解互联网运行的基本原理,本文将深入探讨DNS的作用、原理和应用场景。
DNS的起源与发展
从域名解析协议到分布式数据库,追溯DNS的发展历程
DNS的基本工作原理
详解递归查询与迭代查询,揭示域名解析的过程
DNS服务器的分类与功能
主DNS服务器、从属DNS服务器和缓存DNS服务器之间的关系及其功能区别
DNS解析过程详解
域名解析过程的具体步骤,包括请求发送、查询命中、资源记录获取等
DNS缓存的作用与管理
探究DNS缓存的作用,以及如何进行缓存管理以提高解析速度
DNS安全性问题与解决方法
介绍DNS攻击形式,以及如何通过安全策略来保护DNS服务器和用户
DNS重定向与负载均衡
解析过程中的重定向机制以及如何使用DNS实现负载均衡技术
DNS的其他应用场景
DNS在CDN加速、反向代理、SPF验证等领域的广泛应用
IPv6对DNS的影响
探讨IPv6对DNS协议和系统的改变,以及相关的挑战和应对方案
DNS的性能优化与调优
介绍如何通过合理的配置和策略来提高DNS的性能和可靠性
云计算与DNS的融合
探讨云计算时代下,DNS服务的变革与发展
国内外著名DNS服务器介绍
概述国内外著名的DNS服务器,分析其特点和性能
DNS监控与故障排除
介绍如何通过监控和排查故障来保证DNS服务的稳定运行
未来DNS的发展趋势
展望未来DNS技术的发展方向,预测对互联网的影响
DNS——互联网世界的“地址簿”
并展望其未来发展的前景,DNS的重要性、强调其在互联网运行中的关键作用。
注:实际写作时应根据需要进行适当调整和完善、本文仅为标题和段落内容的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