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方位对比:各大云服务提供商的收费标准及性价比分析(中美实力全方位对比)
一、引言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云计算服务已成为企业、个人用户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全球各大云服务提供商,如亚马逊AWS、微软Azure、谷歌云、阿里云等,都在努力拓展市场份额。
本文将从收费标准及性价比的角度出发,全方位对比中美云服务提供商的实力,帮助用户选择合适的云服务。
二、云服务市场概况
1. 市场规模:近年来,全球云服务市场规模持续扩大,其中美国和中国的云服务市场尤为活跃。
2. 竞争格局:在云服务市场,亚马逊AWS、微软Azure、谷歌云等全球巨头占据主导地位。在中国市场,阿里云、腾讯云、华为云等本土企业表现强劲。
三、收费标准对比
1. 亚马逊AWS:作为全球云服务市场的领导者,AWS的收费标准相对透明,提供多种计费方式,如按需计费、保留实例等。其价格根据所选服务类型、使用量等因素而定,整体而言,价格较为合理。
2. 微软Azure:Azure的收费标准也较为灵活,提供多种预付费选项和折扣方式。相较于AWS,Azure在某些特定服务上价格更具优势。
3. 谷歌云:谷歌云的收费标准较为全面,涵盖各种云服务和产品。其价格与AWS和Azure相比,整体较为接近,但在某些特定场景下可能更具竞争力。
4. 阿里云:作为中国领先的云服务提供商,阿里云提供多种计费方式,如包年包月、按量付费等。其价格相对较为亲民,适合中小企业和个人用户。
5. 腾讯云:腾讯云的收费标准较为灵活,提供多种优惠活动和套餐选择。相较于其他国内云服务提供商,其价格具有一定竞争力。
6. 华为云:华为云的收费标准较为透明,提供多种云服务和产品。其价格在市场上相对较为合理,且针对特定行业和场景提供优惠策略。
四、性价比分析
1. 亚马逊AWS:AWS在性价比方面表现优秀,其服务稳定可靠,功能丰富多样,适合各类用户群体。AWS的生态系统完善,与其他服务集成度高,有助于提高整体性价比。
2. 微软Azure:Azure在某些特定服务上价格具有优势,且提供丰富的功能和工具。其生态系统相对独立,与其他服务的集成度有待提高。
3. 谷歌云:谷歌云在性价比方面表现不俗,其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领域具有明显优势。谷歌云的全球网络覆盖广泛,适合跨国企业使用。
4. 阿里云:阿里云作为本土领先企业,在性价比方面具有较大优势。其服务稳定可靠,且针对国内用户群体进行优化,提供良好的本土化支持。
5. 腾讯云:腾讯云在性价比方面表现良好,尤其在游戏、社交等领域具有明显优势。其提供丰富的产品和服务,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
6. 华为云:华为云的性价比相对较高,尤其在数据中心、企业应用等领域具有竞争优势。华为云的全球拓展策略有助于提高其全球市场份额。
五、中美实力全方位对比
1. 技术实力:美国在云服务领域的技术实力全球领先,拥有多家世界顶尖的云服务提供商。中国的云服务提供商在近年来发展迅速,尤其是在本土市场上表现出色。
2. 服务质量:美国的云服务提供商在服务质量方面具有较高的水平,而中国企业在本土化服务、客户支持等方面具有优势。
3. 市场占有率:美国的云服务提供商在全球市场上占据较大份额,而中国企业在本土市场具有较大的市场占有率。
六、结论
综合来看,各大云服务提供商在收费标准、性价比等方面各有优势。
用户在选择云服务时,应根据自身需求、预算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
同时,中美云服务提供商在技术和市场占有率方面存在竞争,但各自具有独特的优势。
随着中国云计算市场的不断发展,本土企业有望在全球范围内提升竞争力。
除甲醛公司排行榜前十名
除甲醛公司前十名有(排名不分先后):浙大冰虫、森家环保、创绿家、奥因、荃芬、叶子环保、树派环保、乾祥环保、东方神盾、心呼吸。
1、浙大冰虫
浙大冰虫是一家全国连锁除醛企业,主要业务有甲醛治理、除甲醛产品、除甲醛加盟等。
其除甲醛服务覆盖全国31个省,拥有900多个服务网点,为17万多个企业及家庭客户提供服务。
浙大冰虫致力于为客户提供优质的室内空气检测、空气治理服务和各类空净产品,同时保障了其除甲醛服务体系。
2、森家环保
森家环保是一家室内空气净化的环保企业,提供甲醛检测、甲醛治理等服务。
作为一家专业从事室内空气污染治理的企业,森家环保致力于解决室内、企业、学校、商场等甲醛或其他有害气体引起的空气污染问题。
他们拥有一支高素质的团队,具备专业的技术和设备,能够高效、安全、绿色地去除室内的有害气体。
3、创绿家
创绿家是一家专注于甲醛治理的环保企业,具有多种环保治理产品,并具备现场治理甲醛的能力。
他们还提供技术支持,并设有丰富的产品支持。
创绿家在除甲醛十大品牌排行榜中,与其他类似的榜单成员不同,专注甲醛业务,并提供现场治理甲醛的产品。
此外,创绿家还有一项获得空气净化领域相关专利的成就。
4、奥因
奥因是一家从事室内空气净化行业的公司,拥有独家的纳米光催化材料自动化生产线。
他们为室内空气治理提供了光催化技术解决方案,服务过的用户群体广。
奥因是国内率先引进日本光触媒净化技术并实现自主研发的环保高新技术企业,是国内业务研发能力比较强的除甲醛品牌之一。
5、荃芬
荃芬是一家西安环保公司旗下的品牌,由于与日本GRAFTON株式会社签订了战略协议,有了日本先进品牌的扶持。
荃芬与GRAFTON株式会社共同研发了除醛、除味系列产品,采用了先进的日本技术,获得了很好的口碑。
6、叶子环保
叶子环保是一家专业从事室内空气质量的检测与治理的环保企业,他们拥有室内装修污染治理甲级资质,并成功推出了一些室内甲醛治理产品。
他们的工装能力也很强,与碧桂园、希尔顿酒店等公司有合作经验。
叶子环保是一家专注于室内甲醛业务的公司,他们的工装能力和产品都是由自己研发并获得的。
7、树派环保
树派环保是一家专注于室内空气健康和污染治理的高新技术环保企业,通过引进日本先进的光触媒产品和技术,提供室内空气污染净化解决方案。
目前,树派已在全国拥有900多个服务网点,建立了完善的服务体系,并引进了日本先进的光触媒产品,成为除甲醛公司排行榜前十名之一。
8、乾祥环保
乾祥环保是一家致力于除甲醛产品的研发和生产的公司,其产品具有官方机构认定的高效除甲醛效果。
乾祥环保在市场上拥有数百家专业服务网点,并获得了多项专利技术。
公司一直致力于室内环保领域的研究和开发,并不断超越自我。
9、东方神盾
东方神盾是一家专注于室内空气治理的品牌,其治理项目累计数量庞大。
公司自主研发环保产品,并邀请唐国强作为形象代言人。
目前,东方神盾已经成为一个国际品牌。
10、心呼吸
心呼吸是天津箐润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旗下的品牌,主要从事室内环保产品的研发和生产。
心呼吸除甲醛系列产品采用纯植物萃取技术,拥有高效、持久、渗透的优质性能。
心呼吸品牌在市场上的知名度较高,并且拥有多个加盟店,产品已广泛应用于国家大型治理项目。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百科-浙江冰虫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甲醛治理公司排名
甲醛治理公司排名?
甲醛治理公司排名推荐:绿色家缘,优洁士,奥德尔,净空大师,空气博士,优吸环保,森技,贝谷,黛龙,绿叶草
很多用户在寻求除甲醛公司哪家好的时候,实际上有些过于笼统,并没有细分自己的需求和目标。
也可能是基于对这个行业的不熟悉,因此很难对各大除甲醛品牌进行合理的判断。
从这个行业的主营业务分类来看,其实分为两大类别,一个是招商加盟类,另一个则是本地服务类。
分别对应则不同的目标客户群体。
即想加盟创业的人群以及想要为自己的室内环境净化甲醛的人群。
.为此,小编则根据市面上各大除甲醛品牌的主营方向,为大家分类整理以下十家业内较为知名的品牌公司,以供对比!.《本地服务类》(排名不分先后).1、绿色家缘:是国内较为知名的甲醛治理本地服务品牌,国内已开通多个城市的直营服务网点,同时拥有行业甲级资质,是以集成中外多国技术产品为核心,打造了5C服务闭环、P10产品组合、G32作业标准等流程体系,采用科学、深度、精细化除醛方案,多年来用户口碑一直不错,值得推荐。
2、优洁士:优洁空气总部设在杭州,公司业务主要针对室内空气净化、除味除虫、控污减排。
公司室内检测资质齐全,数据精确,支持第三方权威机构检验,同时治理服务具有长时间质保。
此外公司拥有完整的培训体系和强大的后期策划团队。
3、奥德尔:奥德尔隶属于大连晟辉集团,是一家集装饰工程,建筑工程等的综合性环保企业。
公司设有研发部、生产部和运营部,公司内部结构明晰,分工明确。
公司曾与中科院光催化国家重点实验室等研究所共同研发出特色光触媒系列核心产品。
4、净空大师:它和复旦大学、华东师范等科研人员合作,推出钛能系列产品,只需要有空气和水分就能发生净化作用,提高室内空气品质长效安全方便。
并且随着该品牌的不断发展,能够为更多有需要的人们提供健康安全的生存环境。
5、空气博士:空气博士的除醛产品均以环保出名,采用天然植物成分,在无毒无污染的情况下又可以有效去除甲醛等有害气体。
公司环保科技技术在国内算领先水平。
公司经过ISO管理体系认证,产品经过长达十余年的质量检测,其专业性和环保性都有很大的保障。
《招商加盟类》(排名不分先后).1、优吸环保:优吸环保是双甲级施工资质企业,成立以来获多项荣誉,产品通过欧盟CE认证和欧盟SVHC认证双认证,实力雄厚,凭借专业的技术和社会反响在环保行业立有一席之地。
公司在全国的分支机构多达500+,销售运营体系强大,使用的主要工艺为光触媒技术。
2、森技:森技除醛隶属于广东森技智能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对于空气污染、土壤污染、水污染等有对应的专业产品,一直致力于环保行业,帮助更多的社区和企业脱离有害环境,公司采用先进的第三代分解技术、纳米渗透技术、最新光触媒基材,达到净化空气的效果。
3、贝谷:贝谷总部位于南昌国家新开发区,是一家从事环保产品、设备研发、生产和销售的专业化综合化公司。
公司拥有多项环保机构认证的顶级资质,多次成为国家重点发展企业,企业发展势头好,市场前景广阔,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均位列前茅。
4、黛龙:黛龙的技术团队由一批经过培训和资质认证的专业人士组成,他们了通过科学的测试手段和先进的治理设备,使用核心产品采取相应的治理措施。
黛龙的产品包括高效治理液、除味缓释剂、催化液等。
公司专业性强,早在2004年就获得权威机构的认证。
5、绿叶草:早期公司和诸多大学实验室进行战略合作,由留学德国多年的材料学博士带队研发,经过多年的研发投入和不懈努力,终于研制出了业内技术领先绿叶草系列的室内空气治理产品,从技术不成熟到完全成熟的完整发展过程决定了他们不凡的实力。
未来几年哪些行业比较有前景
未来几年行业比较有前景:一、云计算企业向云端迁移是大势所趋。
可以看到:1)公有云和私有云市场增长依然齐头并进,不是零和博弈;2)IaaS层面:拥有多元化的商业应用生态圈越来越重要,如亚马逊、谷歌、微软等;3)SaaS层面:主要集中在人力资源、OA、CRM、市场营销、B2B 大宗商品采购等领域,如SalesForce、Sap、Oracle等;4)PaaS层面:没有出现独立巨头,未来更可能由IaaS巨头向上或SaaS巨头向下延伸。
国内云计算市场还处在萌芽期,市场蛋糕正变得越来越诱人。
我们预测:1)虽然阿里、腾讯、华为等IT巨头等纷纷进入,但中国企业级市场的复杂性使得IaaS层面依然存在机会;2)SaaS层面:除重点关注以上几个细分领域,还应重点分析具体的产品和服务是否符合国内客户的实际市场需求。
二、大数据大数据行业的融资总额2013-2015年分别为8亿美金、15.4亿美金及20亿美金;2013-2015年融资事件分别为10起、42起及超过50起。
“大数据+”已经渗透到几乎所有行业,如以阿里巴巴为代表的“大数据+零售”、以丁香园为代表的“大数据+医疗”、以搜房网为代表的“大数据+房地产”等等。
该领域我们的投资策略为:1)对于资源型大数据公司:数据资源足够庞大完整,数据价值足够有想象空间,数据挖掘整合能力足够强;2)对于技术型大数据公司:技术门槛够高,并足以让公司快速形成规模效应、网络效应,从而快速占领足够市场份额;3)对于应用型大数据公司:应用市场足够大,公司成长性好且可实现性强。
三、虚拟现实我们认为虚拟现实行业已经处在爆发前夜,从一个简单的逻辑来看,人们已经无法满足于2D画面和3D影像的服务。
虚拟现实其实是借助计算机系统及传感器技术生成一个全景环境,让用户在这个崭新的环境下调动起所有的感官去产生人机互动,给用户带来完美的沉浸感,同时用户可以在该环境里发挥无穷的想象力去进行创造。
目前全球虚拟现实行业经过近百年的发展仍处于早期起步阶段,供应链及各类配套设施还在摸索。
然而虚拟现实的发展前景引人想象,具备广泛的应用空间,如游戏、影视、教育、体育、星际探索、医疗等等。
当前各大咨询机构均看好虚拟现实在未来5年将实现超高速增长,爆发近在咫尺。
我们认为:1)短期内,能够布局虚拟现实产业链的厂商,从硬件设备、内容生产到平台分发,均具备投资价值;2)从长远来看,虚拟现实的内容将是行业灵魂存在,投资成熟内容产业厂商将充满机会。
四、人工智能根据Tractica预测,2024年人工智能市场规模将增长至111亿美元。
初步的技术积累和数据积累已经在过去有了比较显著的规模效应,因而人工智能重塑各行各业的大潮即将来袭,并引发新一轮IT设备投资。
未来3-5年智能化大潮将带来万亿级市场。
在人工智能领域内,2016年我们主要关注的方向包括:1)计算机视觉识别(以人脸识别为典型);2)计算机自适应(以各类机器人为例);3)各项细分底层技术领域(比如自然语言处理、机器学习和知识图谱)。
五、3D技术经过过去几年3D打印的投资热,3D打印技术步入到了一个新的阶段,但应用市场仍有待突破。
专家预测2016年,中国3D打印机市场规模预测将扩大到100亿元;与此同时,Wohlers报告显示2016年全球市场规模可达70亿美金。
如果应用市场能够打开,到2020年该市场有可能突破一千亿元甚至达到二千亿元,仅以医疗行业为例,预计到2015年仅该市场规模可达19亿美元。
接下来新一轮的3D技术的投资热点,包括:1)3D打印专用材料及其工艺技术;2)3D建模和个性化定制设计软件;3)围绕3D打印技术出现的行业模式创新企业(即3D打印与教育、医疗和工业4.0等行业的结合)。
六、无人技术无人技术目前主要应用在无人机、无人驾驶汽车等领域。
美国蒂尔集团预测全球无人机市场规模会从2015年的64亿美元增至2024年的115亿美元,发展态势迅猛。
无人驾驶汽车至今仍未揭面纱,但麦肯锡预测到2025年该领域将会有2000亿美元到1.9万亿美元产值,届时中国无人驾驶汽车产值空间至少也在万亿规模,潜力无限。
该领域我们已经布局工业级无人机第一品牌易瓦特,亦会长期持续关注如下标的:1)随着政策逐渐放开,网络、谷歌、宝马、奥迪等巨头加紧布局无人驾驶汽车,我们重点侧重汽车电子相关硬件、车联网相关软件、整车等各个领域领导企业;2)无人机领域,我们将重点挖掘部件制造与总体设计细分领域及无人机解决方案提供商中非常有潜力的优质企业。
七、机器人中国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突出、人工成本急剧上升以及整体经济结构面临转型,机器人未来的崛起及其巨大的市场规模已经被各大机构认可。
我们认为未来无论短期或是长期,机器人行业的投资机遇巨大,从工业机器人、协作机器人到服务机器人均有十分可观的市场规模:1)未来的工业机器人将具备强大的自我学习能力和专业化能力,向更细分的领域和结构进行创新延伸;2)协作机器人可以与人协同工作并且广泛应用在生活中各种领域,属于“跨界”的产物;3)服务机器人则没有上限,具有远超工业机器人和协作机器人的市场规模潜力,我们认为助老和医用的服务型机器人将领先发展。
八、新能源中国是最大的新能源市场,发展新能源产业是改变我国的能源结构,降低对化石能源的依赖度,同事减少环境污染的必然选择。
大力度的财政补贴推动新能源产业快速走向成熟,蕴含丰富投资机会:1)锂电池在中国已经形成完整的产业链,下游动力和储能电池需求巨大;2)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在2015年实现井喷式发展,产销量均超过30万辆,同比增长超过300%,是全球第一大新能源汽车市场;3)超级电容在快速充放电、高循环寿命、高功率密度方面相比较锂电池有明显优势,能够广泛用于城市公交、轨道交通、风力发电、石油钻探、港口机械等领域。
九、新材料新材料是新经济的基石,我国在军工、高铁、核电、航天航空等尖端制造领域的快速发展均离不开基础材料领域的突破。
随着基础化学、基础材料、纳米技术等方面的科研实力的不断积累,新材料领域的创新点将不断涌现,新材料将成为数万亿产值的市场:1)石墨烯的柔性、力学、光学、电学和微观量子特性与目前现有材料相比整体有明显优势,未来应用行业横跨电子、生物医疗、军工、精密制造业、化工等;2)碳纤维是应用相对成熟的新兴材料,相对于传统材料品质好,重量轻,未来需要在降低成本、突破国外技术封锁方面继续努力;3)新型膜材料,可广泛应用于水处理、废气治理、锂电池等多个领域;4)生物基材料,用于齿科、骨科等,可取代、修复人体组织器官功能。
十、医疗服务2016年医疗服务行业的驱动因素来自于药品行业景气度持续下滑,以及药品价格形成机制的变化。
分级诊疗和医生多点执业的推动下,公立医院借助民营资本盘活存量资产创造增量价。
医疗服务业务为新技术提供了商业化的出口,而新技术给医疗服务业务提供了高附加值的项目。
我们投资逻辑是:1)符合医院利益诉求、以医为本的商业模式,比如康复医疗、检验领域,以及高端医学影像领域;2)具有一定门槛的连锁专科医院如妇儿、辅助生殖、眼科、骨科、医疗美容等;3)连锁第三方服务如健康管理、第三方诊断等;4)一线城市的具有核心技术和专家资源的高端医院。
十一、生命技术与生命科学随着基因组学、分子生物学等基础学科的发展,生物制剂与生命科学技术正在治疗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生物制剂方面,越来越多的单抗药物对肿瘤、糖尿病等疑难杂症产生突破性疗效,“重磅炸弹”级新药频出。
2014年全球销量前十大药物中,有7个为生物制剂,其中阿达木单抗位居全球销量首位,年销售额达110亿美元;生命科学方面,全球范围内,基因测序市场从2007年的794.1万美元增长到2013年的45亿美元,复合增长率为33.5%,预计未来几年依旧会保持快速增长;细胞免疫疗法等新兴技术也日渐成为重要的治疗方法。
基于以上背景,我们认为生物技术与生命科学无疑是大健康领域极为重要的投资方向,重点关注的细分领域包括:1)先进的基因测序及数据分析公司;2)技术驱动型生物制剂公司;3)与基因测序解读、个体化给药相结合的精准医疗公司;4)技术上取得突破的新型生物治疗方式,如CAR-T细胞免疫疗法等。
十二、医疗器械医疗器械市场在国内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2001年至2014年,我国医疗器械市场规模从173亿元增长至2556亿元,增长了近15倍,复合增速达到23%。
但从医疗器械市场规模与药品市场规模的对比来看,全球医疗器械市场规模大致为全球药品市场规模的40%,而我国这一比例低于15%,随着经济的发展以及国内老龄化程度的提高,医疗器械市场发展潜力巨大。
同时,《创新医疗器械特别审批程序(试行)》等一批政策的出台,为国产创新医疗器械的快速成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重点关注的细分领域包括:1)与机器人、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相结合的高端医疗器械;2)国产创新型医疗器械;3)智能家用医疗器械;4)现有成熟医疗器械的进口替代产品。
十三、互联网医疗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引发各个行业的巨大变革,也为医疗行业带来巨大机遇。
随着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多领域技术与互联网的跨界融合,新技术与新商业模式快速渗透到医疗各个细分领域,从预防、诊断、治疗、购药都将全面开启一个智能化时代。
同时,中国医疗行业特有的资源配置不合理、服务质量低、医患关系紧张等问题,都有赖于凭借互联网技术加以改善。
同时也应看到,互联网医疗在国内仍然处于起步阶段,对传统医疗的改革必然是漫长而艰巨的过程,因此我们认为对该领域的投资应保持乐观但谨慎的态度。
重点关注的细分领域包括:1)医药类电商平台;2)医疗大数据分析公司;3)慢病管理/健康管理在线平台;4)智能及可穿戴式医疗设备。
十四、健康养老健康养老产业受需求迫切和政策鼓励双向驱动,将迎来十分确定的发展机会。
未来我国政府和个人将面对很大的养老压力,截止2014年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1.4亿,占总人口比重10.1%,到2020年老年人口将增至2.6亿。
同时,养老作为健康中国的一部分已被提升到国家战略性高度。
我们将沿着国家提出的建设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的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挖掘投资机会:1)涉足养老核心产业—康复医疗,并已具备可行性和连锁化潜力发展模式的企业;2)积极探索创新养老模式的企业。
十五、体育在过去的一年,中国各路巨头开始瞄准海外优质体育标的资产(尤其是赛事转播权和体育运营公司),渐渐向成熟体育盈利模式靠拢– 门票、媒体转播权、赞助和体育衍生品,如乐视购得香港英超和MLB三个赛季转播独家权益;万达购得盈方体育传媒和世界铁人三项公司(WTC)成为万达体育;阿里体育获得 NFL 在中国大陆地区的转播权等等。
因此,拥有优质赛事资源和广大受众的体育行业标的将会持续收到资本的追捧。
信中利作为中国最早最广布局体育行业的投资机构,会继续关注如下领域:1)体育各个细分领域拥有优质体育赛事IP的运营公司;2)冲击传统体育的电竞行业,包括内容方和直播平台;3)体育运动相关的智能硬件+数据分析软件+可以导流到健康医疗领域的创业公司;4)聚焦大众健身的互联网健身上下游公司。
十六、娱乐中国的2015年是投资圈和BAT们在文化娱乐领域进击的一年。
消费升级使得国人的消费习惯逐渐向文化娱乐进行倾斜,消费人群和消费金额也越来越低龄化和增长化。
2015年也是独立IP火热的一年,花千骨、琅琊榜、盗墓笔记等一大波影视剧热播,夏洛特烦恼、捉妖记、“囧”系列、鬼吹灯等不断刷新国内电影票房记录。
此外,伴随游戏、动漫衍生而来的二次元文化兴起,生产数字化、碎片化、娱乐化内容的自媒体大爆发,都将聚集大量新一代年轻用户,引发新的商业模式和机会。
我们将关注以下细分领域:1)拥有优质IP内容(生产或购买)和强大IP运营能力的公司;2)有海量用户及盈利能力的自媒体和新媒体;3)文化娱乐行业的大数据分析公司;4)二次元内容聚合社区;5)泛娱乐直播平台等。
十七、教育国内的民办教育市场规模超过6000亿元,而在线教育五分之一的市场份额吸引了无数资本和创业者竞折腰。
经过过去一两年的洗礼,教育O2O(Online to Offline)举步维艰,不仅没有革了传统教育的命,还在盈利模式的探索上不知所措。
而传统线下教育培训机构除了拥有稳定的线下资源和师资以外,也在互联网+ 的攻势下顺应时代发展做出了很多改革。
此外,新一轮的高考改革也将带来新的商业模式和创业机会。
教育行业对于投资机构来说仍是一座金矿,但随着我们会重点关注如下领域:1)顺应高考改革而生的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的优质线下培训机构;2)职业教育培训机构与职业经验分享平台;3)(性价比高的)可以帮助学生提升课堂体验的虚拟现实技术公司(硬件+软件+内容);4)专注在儿童教育领域的优质IP内容生产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