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引言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人工智能(AI)与边缘计算成为推动数字化转型的重要驱动力。
特别是在复杂、实时性要求高的应用场景中,边缘计算架构下的AI应用展现出巨大的潜力。
本文将探讨边缘计算架构下的AI应用发展,并重点分析边缘计算架构的三大层次。
二、边缘计算架构概述
边缘计算架构是一种分布式计算架构,其核心思想是在网络边缘侧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以减轻云端负担,降低数据传输延迟,提高数据处理效率。边缘计算架构通常分为以下三层:
1. 设备层:包括各种智能终端设备,如传感器、摄像头、智能终端等。这些设备具备数据采集、预处理和本地计算能力。
2. 边缘计算层:位于设备层之上,包括边缘计算节点和边缘管理平台。边缘计算节点负责数据的就近处理和存储,而边缘管理平台负责资源分配、任务调度和监控等。
3. 云计算层:提供强大的数据存储、处理和分析能力。云计算层与边缘计算层协同工作,共同实现数据的分布式处理和存储。
三、边缘计算架构下的AI应用发展
在边缘计算架构下,AI应用得以在设备端进行实时数据处理和分析,从而满足实时性要求高、数据处理量大的应用场景需求。以下是边缘计算架构下的AI应用发展概况:
1. 智能家居:通过智能设备采集家庭环境数据,在边缘计算节点进行实时处理,实现家庭环境的智能调控,提高生活舒适度。
2. 自动驾驶:通过车载传感器采集道路和环境信息,在边缘计算节点进行实时识别和决策,实现车辆的自主驾驶,提高行车安全。
3. 工业物联网:通过传感器采集生产设备数据,在边缘计算节点进行实时监控和预警,实现生产过程的智能化管理,提高生产效率。
4. 远程医疗:通过远程监控和诊断设备,采集患者健康数据,在边缘计算节点进行预处理和分析,实现远程医疗诊断,优化医疗资源分配。
四、边缘计算架构三层分析
1. 设备层:设备层的智能化是边缘计算的基础。各种智能终端设备具备数据采集、预处理和本地计算能力,能够实现数据的就近处理和分析。设备层的智能化程度直接影响到边缘计算的效率和性能。
2. 边缘计算层:边缘计算层是连接设备层和云计算层的桥梁。边缘计算节点负责数据的就近处理和存储,具备较低延迟和较高数据处理能力。同时,边缘管理平台负责资源分配、任务调度和监控等,确保边缘计算节点的稳定运行。
3. 云计算层:云计算层提供强大的数据存储、处理和分析能力。在边缘计算架构中,云计算层与边缘计算层协同工作,共同实现数据的分布式处理和存储。云计算层还能够提供人工智能算法的训练和优化环境,为AI应用提供强大的支持。
五、结语
边缘计算架构下的AI应用发展具有广阔的前景和巨大的潜力。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的不断拓展,边缘计算架构下的AI应用将在各个领域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未来,我们需要进一步推动设备层的智能化、优化边缘计算层的架构和功能、加强云计算层的支持和协同,以推动边缘计算架构下的AI应用发展取得更大的突破。
递延年金现值是按年末还是年初计算,公式分别为什么?
在现值计量下,资产按照预计从其持续使用和最终处置中所产生的未来净现金流入量的折现金额计量;负债按照预计期限内需要偿还的未来净现金流出量的折现金额计量。
现值的特点是从未来现金流量的角度,考虑货币时间价值。
主要适用于长期资产。
甲公司有辆货运汽车,2009年末账面价值为10万元,预计尚可使用3年。
三年中,预计每年在使用中能带来现金流量5万元,3年后处置时能带来现金流量1万元。
假设折现率为6%,则未来现金流量现值=5÷(1+6%)+5÷(1+6%)2+6÷(1+6%)3=4.72+4.45+5.04=14.21(万元),即该货运汽车的价值为其带来的现金流量现值14.21万元。
扩展资料:一、后付年金:(1)终值:(F/A,i,n)= [ (1+i)^n-1] / i ;(2)现值:(P/A,i,n)= [1- (1+i)^-n] / i 注:观察这两个公式,主要区别在于分子,只是终值里 n 的前后都是正的,现值里是负n次方,且前面还有个负号(虽然比较牵强,但好歹是一种记忆方式啊);二、先付年金:(1)终值F= A (F/A,i,n)X(1+ i) =A[(F/A,i,n+1)-1] ;(2)现值P = A (P/A,i,n)X(1+ i) =A[(P/A,i,n-1)+1]注意:仔细观察这两个公式和后付年金系数公式,就会发现(当然,用定义也可以直接推断出来哦):后付年金终值系数期数加1,系数减1变成先付年金;后付年金现值系数期数减1,系数加1变成先付年金。
三、延期年金是根据具体情况而定,是建立在前两种的基础上。
四、永续年金现值:比较简单,是期数无限值的推导,即:现值=1/ i .无终值。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百科 ——递延年金
数据访问层,用什么框架好一些
这个简单,这是三层中的一层,它依赖于数据库,DAL是数据访问层,主要是写一些数据库连接操作的代码!也就是操作数据库用的!你说的IDAL这主要是定义接口,它们的联系就是通过引用,使DAL去继承IDAL实现接口!明白了么?
三层结构主要包括哪些类的设计及各类的主要作用
一般的三层为 数据访问层,业务逻辑层,表示层。
另外还有一个实体层。
实体层主要对应数据库中的表,一般是一张表对应一个实体类。
实体类在项目中主要做数据载体。
数据访问层就是专门与数据库进行数据交互的层,常见做法就是写一个DBHelper类,这个类提供数据库连接,数据库命令操作,返回数据,是一个通用的类,然后里面也有很多实体数据库访问类。
都是调用DBHelper这个类来与数据库进行操作。
业务逻辑层主要调用数据访问层,从数据访问层获得基本的数据,然后跟据需求,做不同的逻辑操作,处理好的数据给表示层。
这个层得类主要是实体类的逻辑操作类。
表示层就是指WEB网站或者WINFORM窗体。
用来展示数据,与用户交互的界面。
这个里面看需求而定。
基本情况就是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