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服务器需求量的增长趋势与技术发展
一、引言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数字化时代的来临,人们对于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服务的需求日益增长。
服务器作为现代网络架构中的核心组成部分,承担着数据存储、处理、传输等重要任务。
本文旨在探讨未来服务器需求量的增长趋势以及技术进步对服务器发展的影响。
二、技术进步推动服务器发展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各种新技术和新应用不断涌现,对服务器的性能、稳定性和扩展性提出了更高要求。以下是一些关键的技术进步对服务器发展的影响:
1. 云计算的普及与发展:云计算作为一种新兴的信息技术架构,通过集中存储和共享资源,实现了按需访问和使用计算机资源。随着云计算技术的不断成熟和应用范围的扩大,对服务器的需求量将大幅度增加。
2. 大数据分析与应用:大数据技术正在改变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方式,大数据分析需要高性能的服务器来支持海量数据的存储和处理。因此,未来服务器市场将迎来更多的需求。
3. 人工智能和物联网技术的崛起:人工智能和物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对服务器的需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些技术需要高性能的服务器来支持复杂的计算任务和数据处理。
三、未来服务器需求量的增长趋势
基于技术进步的背景和未来技术的发展趋势,我们可以预测未来服务器需求量的增长趋势:
1. 移动互联网的发展推动了移动设备用户的增长,人们对于云服务的需求越来越大。因此,未来的服务器市场将会有更多的云服务需求,促使服务器需求量不断增加。
2. 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等技术的普及使得数据处理能力成为企业竞争的关键。企业需要更多的服务器来支持大数据处理和复杂的计算任务,以满足日益增长的业务需求。
3. 随着物联网技术的普及和应用领域的扩大,各种智能设备需要连接到服务器进行数据交互和处理。这将进一步推动服务器需求量的增长。
4. 企业对于业务连续性和数据安全的关注也在不断提高,这将促使企业加大对服务器的投入,提高服务器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四、技术进步对服务器市场的影响
技术进步对服务器市场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提高服务器的性能:随着技术的发展,服务器的性能不断提高,可以满足各种复杂应用的需求。例如,采用更先进的处理器、内存和存储技术,提高服务器的计算能力和数据处理速度。
2. 促进服务器的多样化发展:随着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普及,市场对于服务器的需求呈现多样化趋势。不同类型的服务器满足不同行业和领域的需求,如高性能计算、云计算、数据中心等。
3. 提高服务器的可靠性和安全性:随着业务连续性和数据安全性的关注度不断提高,服务器厂商需要不断提高服务器的可靠性和安全性。例如,采用更先进的散热技术、安全芯片等技术手段提高服务器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五、结论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用户需求日益增长的趋势下,未来的服务器需求量将会不断增加。
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进步将推动服务器市场的发展,促使服务器需求量持续增长。
同时,服务器厂商也需要不断提高服务器的性能、稳定性和安全性,以满足市场的多样化需求。
因此,未来的服务器市场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和巨大的市场潜力。
猫的用途,具体的原理
MODEM综述我们常说的Modem,其实是Modulator(调制器)与Demodulator(解调器)的简称,中文称为调制解调器。
也有人跟据Modem的谐音,亲昵地称之为“猫”。
我们知道,计算机内的信息是由“0”和“1”组成数字信号,而在电话线上传递的却只能是模拟电信号。
于是,当两台计算机要通过电话线进行数据传输时,就需要一个设备负责数模的转换。
这个数模转换器就是我们这里要讨论的Modem。
计算机在发送数据时,先由Modem把数字信号转换为相应的模拟信号,这个过程称为“调制”。
经过调制的信号通过电话载波传送到另一台计算机之前,也要经由接收方的Modem负责把模拟信号还原为计算机能识别的数字信号,这个过程我们称“解调”。
正是通过这样一个“调制”与“解调”的数模转换过程,从而实现了两台计算机之间的远程通讯。
一. Modem的类别一般来说,根据Modem的形态和安装方式,可以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四类:1、外置式Modem外置式Modem放置于机箱外,通过串行通讯口与主机连接。
这种Modem方便灵巧、易于安装,闪烁的指示灯便于监视Modem的工作状况。
但外置式Modem需要使用额外的电源与电缆。
2、内置式Modem内置式Modem在安装时需要拆开机箱,并且要对中断和COM口进行设置,安装较为繁琐。
这种Modem要占用主板上的扩展槽,但无需额外的电源与电缆,且价格比外置式Modem要便宜一些。
3、PCMCIA插卡式Modem插卡式Modem主要用于笔记本电脑,体积纤巧。
配合移动电话,可方便地实现移动办公。
4、机架式Modem机架式Modem相当于把一组Modem集中于一个箱体或外壳里,并由统一的电源进行供电。
机架式Modem主要用于Internet/Intranet、电信局、校园网、金融机构等网络的中心机房。
除以上四种常见的Modem外,现在还有ISDN调制解调器和一种称为Cable Modem的调制解调器,另外还有一种ADSL调制解调器。
Cable Modem利用有线电视的电缆进行信号传送,不但具有调制解调功能,还集路由器、集线器、桥接器于一身,理论传输速度更可达10Mbps以上。
通过Cable Modem上网,每个用户都有独立的IP地址,相当于拥有了一条个人专线。
目前,深圳有线电视台天威网络公司已推出这种基于有线电视网的Internet接入服务,接入速率为2Mbps-10Mbps!二. Modem的传输模式Modem最初只是用于数据传输。
然而,随着用户需求的不断增长以及厂商之间的激烈竞争,目前市场上越来越多的出现了一些“二合一”、“三合一”的Modem。
这些Modem除了可以进行数据传输以外,还具有传真和语音传输功能。
1、传真模式(Fax Modem)通过Modem进行传真,除省下一台专用传真的费用外,好处还有很多:可以直接把计算机内的文件传真到对方的计算机或传真机,而无需先把文件打印出来;可以对接收到的传真方便地进行保存或编辑;可以克服普通传真机由于使用热敏纸而造成字迹逐渐消退的问题;由于Modem使用了纠错的技术,传真质量比普通传真机要好,尤其是对于图形的传真更是如此。
目前的Fax Modem大多遵循V.29和V.17传真协议。
其中V.29支持9600bps传真速率,而V.17则可支持bps的传真速率。
2、语音模式(Voice Modem)语音模式主要提供了电话录音留言和全双工免提通话功能,真正使电话与电脑融为一体。
这里,我们主要讨论的是一种新的语音传输模式—DSVD(Digital Simultaneous Voice and Data)。
DSVD是由Hayes、Rockwell、、Intel等公司在1995年提出的一项语音传输标准,是现有的V.42纠错协议的扩充。
DSVD通过采用Digi Talk的数字式语音与数据同传技术,使Modem可以在普通电话线上一边进行数据传输一边进行通话。
DSVD Modem保留了8K的带宽(也有的Modem保留8.5K的带宽)用于语音传送,其余的带宽则用于数据传输。
语音在传输前会先进行压缩,然后与需要传送的数据综合在一起,通过电话载波传送到对方用户。
在接收端,Modem先把语音与数据分离开来,再把语音信号进行解压和数/模转换,从而实现的数据/语音的同传。
DSVD Modem在远程教学、协同工作、网络游戏等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但在目前,由于DSVD Modem的价格比普通的Voice Modem要贵,而且要实现数据/语音同传功能时,需要对方也使用DSVD Modem,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DSVD Modem的普及。
三. Modem的传输数率Modem的传输速率,指的是Modem每秒钟传送的数据量大小。
我们平常说的14.4K、28.8K、33.6K、56K等,指的就是Modem的传输速率。
传输速率以bps(比特/秒)为单位。
因此,一台33.6K的Modem每秒钟可以传输bit的数据。
由于目前的Modem在传输时都对数据进行了压缩,因此33.6K的Modem的数据吞吐量理论上可以达到bps,甚至bps。
Modem的传输速率,实际上是由Modem所支持的调制协议所决定的。
我们平时在Modem的包装盒或说明书上看到的V.32、V.32bis、V.34、V.34+、等等,指的就是Modem的所采用的调制协议。
其中V.32是非同步/同步4800/9600bps全双工标准协议;V.32bis是V.32的增强版,支持bps的传输速率;V.34是同步bps全双工标准协议;而V.34+则为同步全双工bps标准协议。
以上标准都是由ITU(国际通讯联盟)所制定,而则是由Rockwell提出的bps调制协议,但并未得到广泛支持。
提到Modem的传输速率,就不能不提时下被炒得为热的56K Modem。
其实,56K的标准已提出多年,但由于长期以来一直存在以Rockwell为首的K56flex和以为首X2的两种互不兼容的标准,使得56K Modem迟迟得不到普及。
值得庆幸的是,今年2月,在国际电信联盟的努力下,56K的标准终于统一为ITU V9.0,众多的Modem生产厂商亦已纷纷出台了升级措施,而真正支持V9.0的Modem亦已经遍地开花。
56K有望在一到两年内成为市场的主流。
在这里要顺便说一下的是,由于目前国内许多ISP并未提供56K的接入服务,因此在购买56K Modem前,最好先向你的服务商打听清楚,以免造成浪费。
以上我们所讲的传输速率,均是在理想状况的得出的。
而在实际使用过程中,Modem的速率往往不能达到标称值。
实际的传输速率主要取决于以下几个因素:1、电话线路的质量因为调制后的信号是经由电话线进行传送,如果电话线路质量不佳,Modem将会降低速率以保证准确率。
为此,我们在连接Modem时,要尽量减少连线长度,多余的连线要剪去,切勿绕成一圈堆放。
另外,最好不要使用分机,连线也应避免在电视机等干扰源上经过。
2、是否有足够的带宽如果在同一时间上网的人数很多,就会造成线路的拥挤和阻塞,Modem的传输速率自然也会随之下降。
因此,ISP是否能供足够的带宽非常关键。
另外,避免在繁忙时段上网也是一个解决方法。
尤其是在下载文件时,在繁忙时段与非繁忙时段下载所费的时间会相差几倍之多。
3、对方的Modem速率Modem所支持的调制协议是向下兼容的,实际的连接速率取决于速率较低的一方。
因此,如果对方的Modem是14.4K的,即使你用的是56K的Modem,也只能以bps的速率进行连接。
四. Modem的传输协议Modem的传输协议包括调制协议(Modulation Protocols)、差错控制协议(Error Control Protocols)、数据压缩协议(Data Compression Protocols)和文件传输协议。
调制协议我们在前面已经讨论过,现在着重谈一下其余的三种传输协议。
1、 差错控制协议随着Modem的传输速率不断提高,电话线路上的噪声、电流的异常突变等,都会造成数据传输的出错。
差错控制协议要解决的就是如何在高速传输中保证数据的准确率。
目前的差错控制协议存在着两个工业标准:MNP4和V4.2。
其中MNP(Microcom Network Protocols)是Microcom公司制定的传输协议,包括了MNP1—MNP10。
由于商业原因,Microcom目前只公布了MNP1—MNP5,其中MNP4是目前被广泛使用的差错控制协议之一。
而V4.2则是国际电信联盟制定的MNP4改良版,它包含了MNP4和LAP-M两种控制算法。
因此,一个使用V4.2协议的Modem可以和一个只支持MNP4协议的Modem建立无差错控制连接,而反之则不能。
所以我们在购买Modem时,最好选择支持V4.2协议的Modem。
另外,市面上某些廉价Modem卡为降低成本,并不具备硬纠错功能,而是使用使用了软件纠错方式。
大家在购买时要注意分清,不要为包装盒上的“带纠错功能”等字眼所迷惑。
2、数据压缩协议。
为了提高数据的传输量,缩短传输时间,现时大多数Modem在传输时都会先对数据进行压缩。
与差错控制协议相似,数据压缩协议也存在两个工业标准:MNP5和V4.2bis。
MNP5采用了Rnu-Length编码和Huffman编码两种压缩算法,最大压缩比为2:1。
而V4.2bis采用了Lempel-Ziv压缩技术,最大压缩比可达4:1。
这就是为什么说V4.2bis比MNP5要快的原因。
要注意的是,数据压缩协议是建立在差错控制协议的基础上,MNP5需要MNP4的支持,V4.2bis也需要V4.2的支持。
并且,虽然V4.2包含了MNP4,但V4.2bis却不包含MNP5。
3、文件传输协议文件传输是数据交换的主要形式。
在进行文件传输时,为使文件能被正确识别和传送,我们需要在两台计算机之间建立统一的传输协议。
这个协议包括了文件的识别、传送的起止时间、错误的判断与纠正等内容。
常见的传输协议有以下几种:ASCII:这是最快的传输协议,但只能传送文本文件。
Xmodem:这种古老的传输协议速度较慢,但由于使用了CRC错误侦测方法,传输的准确率可高达99.6%。
Ymodem:这是Xmodem的改良版,使用了1024位区段传送,速度比Xmodem要快。
Zmodem:Zmodem采用了串流式(streaming)传输方式,传输速度较快,而且还具有自动改变区段大小和断点续传、快速错误侦测等功能。
这是目前最流行的文件传输协议。
除以上几种外,还有Imodem、Jmodem、Bimodem、Kermit、Lynx等协议,由于没有多数厂商支持,这里就略去不讲。
IP地址设置方法
找到之后,鼠标左键双击.鼠标右键单击“网上邻居”,当然前提是这些ip都没有人正在使用,选择属性 2,你可以修改成0-255之间任意的数,找到网络连接后.在中间有“此连接使用下列项目”的框里,会弹出一个“本地连接属性”的框 4,则用户只需要使用金山卫士的漏洞修复就可以解决好这个问题.1,点击进入) 3, 5.然后弹出“网络连接”窗口,鼠标右键单击“本地连接”、网关等等.如果是病毒造成的ip地址异常,例如192.你只需要把你的IP地址最后面三个数字稍微修改一下就可以了。 6,很多都是arp病毒攻击造成的,找到internet协议(tcp/,里面有一个internet连接叫做“本地连接”(也可以到控制面板,然后确定 7;ip),选择属性.168.44 是你的IP地址.然后就弹出IP地址、子网掩码1
什么是 B/S结构软件 C/S结构软件 ??
C/S又称Client/Server或客户/服务器模式。
服务器通常采用高性能的PC、工作站或小型机,并采用大型数据库系统,如Oracle、Sybase、Informix或 SQL Server。
客户端需要安装专用的客户端软件。
B/S是Brower/Server的缩写,客户机上只要安装一个浏览器(Browser),如Netscape Navigator或Internet Explorer,服务器安装Oracle、Sybase、Informix或 SQL Server等数据库。
浏览器通过Web Server 同数据库进行数据交互。
C/S的优点是能充分发挥客户端PC的处理能力,很多工作可以在客户端处理后再提交给服务器。
对应的优点就是客户端响应速度快。
缺点主要有以下几个:只适用于局域网。
而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移动办公和分布式办公越来越普及,这需要我们的系统具有扩展性。
这种方式远程访问需要专门的技术,同时要对系统进行专门的设计来处理分布式的数据。
客户端需要安装专用的客户端软件。
首先涉及到安装的工作量,其次任何一台电脑出问题,如病毒、硬件损坏,都需要进行安装或维护。
特别是有很多分部或专卖店的情况,不是工作量的问题,而是路程的问题。
还有,系统软件升级时,每一台客户机需要重新安装,其维护和升级成本非常高。
对客户端的操作系统一般也会有限制。
可能适应于Win98, 但不能用于win2000或Windows XP。
或者不适用于微软新的操作系统等等,更不用说Linux、Unix等。
B/S最大的优点就是可以在任何地方进行操作而不用安装任何专门的软件。
只要有一台能上网的电脑就能使用,客户端零维护。
系统的扩展非常容易,只要能上网,再由系统管理员分配一个用户名和密码,就可以使用了。
甚至可以在线申请,通过公司内部的安全认证(如CA证书)后,不需要人的参与,系统可以自动分配给用户一个账号进入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