究竟有多少内存够用?——关于计算机内存容量的探讨
一、引言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计算机已经成为我们日常生活和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而在计算机硬件中,内存作为衡量计算机性能的重要指标之一,其容量大小直接影响着计算机的运行速度和处理能力。
那么,究竟有多少内存够用呢?本文将围绕这一问题展开讨论,带领大家深入了解计算机内存的相关知识。
二、计算机内存概述
计算机内存,也称为主存或RAM(Random AccessMemory),是计算机系统中用于存储正在运行的应用程序和数据的重要部分。
RAM的特点是访问速度快,可以实时地读取和写入数据。
RAM中的信息在断电后会丢失。
因此,我们需要了解不同类型的内存及其作用,以便更好地评估需要多少内存才能满足我们的需求。
三、内存需求的影响因素
计算机内存需求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操作系统:不同的操作系统对内存的需求不同。例如,Windows、Linux、macOS等操作系统在内存管理、系统服务等方面存在差异,因此需要的内存容量也有所不同。
2. 应用程序:运行的应用程序数量及其大小直接影响内存需求。一些大型软件、游戏或多媒体应用程序可能需要更多的内存来支持其运行。
3. 数据处理量:处理大量数据、进行复杂计算或分析时,需要更多的内存来存储临时数据。
4. 多任务处理:同时执行多个任务时,需要更多的内存来支持系统的稳定运行。
四、内存容量评估
为了确定多少内存够用,我们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1.常规使用:对于一般办公、上网、文档编辑等常规使用场景,8GB或16GB内存通常足够。
2. 游戏:游戏玩家需要更多的内存以支持高清游戏画面和流畅的游戏体验。一般来说,16GB或32GB内存适合游戏玩家。
3. 专业应用:对于设计师、视频编辑、开发者等专业用户,需要更大的内存来处理大型文件、运行多个应用程序和进行复杂计算。32GB或更高容量的内存可能更为合适。
4. 未来发展:购买内存时,还需要考虑未来一段时间内的需求。随着软件的不断升级和新一代应用程序的出现,未来可能需要更大的内存容量。因此,适当预留一些内存空间是一个明智的选择。
五、如何提高内存使用效率
除了增加内存容量外,我们还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提高内存使用效率:
1. 关闭不必要的程序和服务:定期清理后台运行的程序和服务,释放不必要的内存占用。
2. 使用虚拟内存:通过设置在硬盘上划分出的虚拟内存区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物理内存的不足。
3. 优化软件设置:部分软件允许用户调整其内存使用设置,优化其性能表现。
六、结论
究竟有多少内存够用取决于你的具体需求和使用场景。
在选择内存容量时,需要综合考虑操作系统、应用程序、数据处理量以及多任务处理等因素。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未来可能需要更大的内存容量来满足更高的需求。
因此,适当预留一些内存空间是一个明智的选择。
同时,我们还可以通过提高内存使用效率来充分利用现有资源。
希望本文能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计算机内存的相关知识,为自己的电脑选择合适的内存容量。
买手机时,64GB和128GB相差500元,到底怎么选更划算?
其实众多消费者在选择手机内存的时候,都会认为越大的内存空间越好,所以普遍都会选择内存更大的机型。
确实128GB的内存能够保证在使用过程中,可以随意下载文件或者软件,不需要担心手机内存不足的情况,但是64GB储存空间同样也完全够消费者的使用,只要不是经常下载流量过大的文件便可以。
众所周知,每一个消费者对于手机的需求不同,大家在纠结不知选怎样的内存时,只需根据自己的需要来定便可以。
可能很多消费者对手机的使用并不是很多,只是平时聊天、打电话的一个工具而已,这样完全可以选择64GB内存的手机。
如果平时喜欢玩游戏、拍照、追剧等等,那最好选择内存空间更大的128GB。
还有可以根据手机的配置来选择,有部分机型支持外置储存功能,如果64GB与128GB的差价在500元,那这样的价格完全可以在购买一张同样容量的储蓄卡,不仅在价格上便宜,而且还拥有同样的储存空间。
不过也有部分手机并不支持外置储存,那就需要根据自己的需求来决定选择多大容量的手机。
其实,目前根据消费者的使用情况来看,只要平时经常对手机的垃圾进行处理,64GB的存储空间完全够用。
而128GB的内存,对于普通用户来说,根本用不完,完全就是浪费。
不过平时如今喜欢玩大型游戏,最好还是购买内存更大的机型,毕竟内存一旦不足会直接影响手机的流畅度。
内存有必要装8G么?
这个要看怎么用了。
如果用的是32位操作系统的话,系统最多就能识别3.75G的内存,多了没用。
如果使用的是64位操作系统的话,系统可以识别128G的内存,这8G都可以用上。
现在新买的电脑预装的系统一般都是64位系统,64位系统配合8G内存,将体会到打内存的好处:浏览器开再多的网页也不卡了,可以同时进行多项任务,软件启动时候的卡滞也没有了!
如何挑选笔记本电脑
CPU:笔记本电脑的处理器,目前主流的为P4,性能好,在速度上占优势,对需要安装较复杂的应用软件的用户来说,虽然价格高也值得考虑;目前不少厂商使用台式机的P4处理器代替P4—M以减轻成本,P3处理器的笔记本已处于清理存货阶段,价格较低,对于处理普通文档,编辑报表等已足够;另外在低端市场里较便宜的则是Celeron处理器。
挑选笔记本电脑的五大策略和几条经验目前,国内笔记本电脑市场进入了市场容量、产品销量双高增长的阶段。
据赛迪顾问的统计显示,今年上半年,笔记本电脑市场容量达到了36.5万台,同比增长44.3%,在整体电脑市场中所占比重首次超过9%;同时,笔记本电脑正在走向大众,显示出了可以替代台式电脑成为IT产业“龙头股”的势头。
转眼又到年底,面对各大厂商的诱人促销,那些一直持币观望要买台好笔记本的消费者又开始活动心思了。
但面对“战事不断”的笔记本市场,又该如何在“大浪中淘金”呢?这里为您介绍几条经验,希望对您的选购有所帮助。
CPU够用合理为原则选择自己中意的一款笔记本,和选购家电、日常用品有所不同。
正因为笔记本有它的特殊性,我们在选择时,不妨先问问自己买来是做什么用的。
如果你是一个普通员工,平时的工作只是上上网、做一些普通文档、演示幻灯片等工作。
那么你完全没必要去追求“G时代”的感觉。
一个普通赛扬外加足够的内存和一块大硬盘,足以让你“冲浪,打字”两不误。
如果你是一个“游戏发烧友”,或是做图形制作的工作。
那么你完全可以选择P3、P4的“G”时代。
外加大内存大硬盘大显示屏。
这在给你“风驰电掣”般速度的同时,还会给你一种很“酷”的感觉。
另外要提醒朋友们,在选购笔记本电脑的时候一定要搞清楚CPU是否为MoblieCPU,因为有一些厂商为了降低制造成本,在笔记本电脑中使用了发热量和功耗较高的台式机CPU,如果不经特殊处理,很难长时间稳定运行。
你可以使用Intel的专用程序“Intel processor Frequency ID Utility”测试一下CPU的类型,以及CPU是否支持“Speed Step”技术。
“超轻超薄”主流时尚不要认为价格和配置就是衡量笔记本的全部因素,其实还有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就是笔记本的移动性。
我们买笔记本的目的就是“舍重就轻”,一般而言,市面上的笔记本分为全外挂、光软互换和全内置三大类。
目前,笔记本不仅在配置性能上得到了普遍的提高,更是在产品的外观体积上讲求“轻薄”。
超轻超薄的笔记本已成为当前市场上的一种时尚,各种超薄笔记本产品也是层出不穷。
不过值得一提的是,京东方推出的T系列超薄型笔记本尽管内置光驱,但重量只有1.7KG。
显示效果要留意据观察,很多朋友在选购笔记本电脑的时候最关注的就是显示屏的大小。
TFT显示屏是目前的主流产品,它的优点就是亮度和对比度高、屏幕反应速度快、可视角度大、色彩丰富,但TFT显示屏的价格相对较贵。
现在市面上的笔记本电脑显示屏的大小主要有12.1、13.3、14.1、15英寸等几种尺寸大小,相对应价格上也存在较大的差距,朋友们可依据自己的经济能力选择合适的显示屏。
在选购笔记本电脑的时候应当注意观察一下显示屏的亮度和对比度是否合适,显示屏的响应时间是否正常播放VCD观察一下画面是否流畅,显示色彩是否丰富可在另外的CRT显示器上观看同一张图片,如果显示效果比较相近,则说明显示屏的显示效果良好。
硬盘和内存不能太小至于硬盘和内存的大小,应当视需要而定。
在现阶段入门级笔记本电脑的硬盘容量应当在10GB左右,内存应不小于128MB;而中高档笔记本电脑的硬盘容量应在2040GB左右,内存不小于256MB。
另外在选购笔记本电脑的时候应当了解一下笔记本电脑的升级和扩充能力如何,是否有富余的内存插槽、CPU是否可以升级等,为您将来升级或者扩充电脑的硬件做好准备。
电池选锂电为佳目前,笔记本电脑中使用的电池主要有镍氢电池和锂电池两种。
镍氢电池价格便宜,但存在记忆效应,而且在相同容量下重量比锂电池大,而锂电池拥有无记忆效应、重量轻、供电时间长等优点,已经成为笔记本电脑电池的标准配置。
但笔记本电脑使用的锂电池由于厂商的不同在供电时间上也存在一定的差距,朋友们在选购过程中应当注意不同品牌在电池上的区别,最好几个品牌之间对比一下。
2、显示屏幕:液晶显示器是笔记本电脑中最为昂贵的一个部件。
屏幕的大小主流为14.1英寸,也有15英寸的,如果用户经常出差的话,建议选择一些超薄、超轻型笔记本,屏幕在12寸~13寸,如果用户是坐办公室,不妨选择大一点,这样看起来比较舒适。
3、内存:虽然128MB已是很够用了,但是如果加装到256MB,跑WinXP就比较顺了,目前内存均以DDR为主流。
4、硬盘容量:目前笔记本的容量基本都在10GB以上,而主流机型则搭配20GB或是30GB不等。
但如果有多媒体档案要储存,就要选择尽量大容量的硬盘。
5、软驱:全内置型笔记本软驱在电脑里面;但在某些超薄型机种里,没有软驱或是外接式的,最好选择USB接口,即插即用,不用时就不连接,既可以节省空间,又不影响使用。
6、光盘驱动器:目前流行搭配DVD-ROM,甚至加CD-RW(可刻录)。
从使用和经济的角度,选择CD-ROM就可以了。
要注意光驱读盘的稳定性、读盘声音、读盘时的纠错能力、光驱速度等。
电池和电源适配器:尽可能选购锂电池,而对于电源适配器AC Adapter,在选购时要应该注意在长时间工作以后,如果温度太高就不正常。
8、网络功能:近来的新款笔记本电脑,把网络功能列为标配了:包括56K调制解调器(modem),以及10/100M的以太网网卡。
如果是选购的,建议加装,因为 modem上网对笔记本电脑来说还是很方便的,而网卡可以方便的连上局域网,或者是internet。
9、扩充性:应充分考虑产品的扩充性能和可升级性。
使用最频繁的USB接口,有多个较好用,可以很轻易地接上数字相机、扫描仪、鼠标等各种外设。
10、是否预装操作系统:没有预装操作系统,就是所说的“裸机”。
这样对系统的稳定性有一定影响。
11、品牌:买笔记本电脑最好不要只求便宜,或规格高。
品牌保证在购买笔记本电脑时是有意义的,因为一般品牌形象好的公司,通常会在技术及维修服务上有较大的投资,并反应在产品的价格上。
此外,在软件以及整体应用的搭配、说明文件、配件等也会较为用心。
在询问价格的同时,还应关注保修及日后升级服务的内容。
尤其是保修服务方面,有些公司提供一年,有些公司则是三年的保修服务;有些公司设有快速维修中心,有些则没有;而保修期间的维修、更换零件是否收费各品牌也不尽相同。
三、验货时的注意事项:1、检查外观:验货时一定要原包装,当面拆封、解包,注意包装箱的编号和机器上的编号是否相符,这样可以防止返修机器或展品当作新品出售。
2、检查屏幕:当电脑打开时,除了直接看屏幕的显示品质之外,也要检查看屏幕上有没有坏点,不良的显示器有伤眼睛。
3、检查散热:散热对一台笔记本电脑而言非常重要。
一台笔记本电脑散热的设计处理如果不好,轻则耗电、缩短电池持续力,重则系统不稳定、经常死机,甚至缩短笔记本电脑使用寿命。
现场检查散热好坏的要诀就是直接触摸:等到笔记本电脑开机大概至少十分钟之后,用你的手掌摸键盘表面,以及笔记本电脑的底盘,可以感觉到一个最热的地方,如果觉得烫手,表示这台笔记本电脑散热不佳。
此外,还有一些问题中如:鼠标、触控板不听使唤、光标拖不动,机器过热、程序跑不动,内部有不正常杂音,屏幕不正常的闪烁、响应时间太久(正常应在一分钟左右、甚至更短),甚至死机等,都是系统不稳定的征兆,而这些征兆也都会让你有用起来很不顺畅的感觉。
四、其它注意事项:如果打算升级,比如加大硬盘、内存等,要确定这样的升级会不会动到保修的密封贴纸,不能影响到产品的原厂保修。
此外,由于内存升级太容易,你也应该要注意店家是否偷换了原厂保修的零件。
五、与台式机的比较:单位在选择购买台式机或是笔记本时,应该按单位或使用者的工作实际决定。
一般说来,台式机的性能和稳定性优于同档次的笔记本,但是由于使用者经常需要移动办公,如报表会审、到外地查账或带回家加班等,笔记本就是比较好的选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