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引言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服务器在各个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服务器长度的考量,对于确保系统的稳定运行、提高管理效率以及降低成本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探讨不同应用场景下服务器长度的考量因素及选择方法,以期为读者提供有益的参考。
二、服务器长度的基本考量因素
1. 硬件配置:服务器的长度受硬件配置的影响,包括处理器、内存、存储、网络等。不同配置的服务器长度会有所差异,因此在选择服务器长度时需要考虑所需的硬件配置。
2. 空间限制:在实际应用中,服务器的放置空间可能受到限制。因此,需要根据实际空间情况选择合适的服务器长度,以确保服务器能够放置在预定位置并具备良好的散热性能。
3. 可靠性:服务器的可靠性是确保业务连续运行的关键因素。在选择服务器长度时,需要考虑服务器的品质、品牌、售后服务等因素,以确保服务器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4. 扩展性:随着业务的不断发展,服务器可能需要扩展以应对更大的数据量和处理需求。因此,在选择服务器长度时,需要考虑服务器的扩展能力,以便在需要时能够方便地增加硬件资源。
三、不同应用场景下的服务器长度选择方法
1. 企业内部数据中心:在企业内部数据中心,服务器通常需要承担各种业务应用。在选择服务器长度时,需要综合考虑业务规模、数据处理需求、空间限制等因素。对于大型企业,可能需要选择较长的服务器以满足高性能计算和高扩展性需求;而对于小型企业,较短的服务器可能更为合适,以满足有限的空space和预算要求。
2. 云计算环境:在云计算环境下,服务器通常作为虚拟机的物理载体。在选择服务器长度时,需要考虑虚拟机部署的数量、资源分配策略、网络带宽等因素。较长的服务器可能更适合承载大量虚拟机,提高资源利用率;而较短的服务器则更适合部署高性能的虚拟机,以满足特定应用的需求。
3. 物联网应用:物联网领域对服务器的需求日益增加,如智能家居、智能工厂等场景。在选择服务器长度时,需要考虑与传感器、设备的连接能力、数据处理能力以及与边缘计算的协同能力。针对物联网应用,可能需要选择具有较短长度的服务器,以便更好地部署在设备密集的区域,并实现高效的数据处理和传输。
4. 大数据处理:在大数据处理领域,服务器需要承担大量的数据存储和处理任务。在选择服务器长度时,需要考虑高性能的存储、计算和网络能力,以满足大数据处理的需求。较长的服务器可能更适合承载大规模的数据中心,提供更高的数据处理能力;而较短的服务器则更适合用于边缘计算场景,实现近源数据处理和实时分析。
四、实际应用中的考虑因素及案例分析
在实际应用中,不同行业和场景的需求可能存在差异。以下通过几个典型案例来分析服务器长度的选择方法:
案例一:某电商企业随着业务规模的扩大,需要升级数据中心。在选择服务器长度时,企业考虑了业务规模、数据处理需求和空间限制等因素。最终选择了较长的服务器以满足高性能计算和扩展性需求,同时确保服务器能够放置在现有的空间内并具备良好的散热性能。
案例二:某云计算服务提供商需要构建稳定的云计算环境。在选择服务器长度时,考虑了虚拟机部署的数量、资源分配策略和网络带宽等因素。选择了具有较好扩展性的较长服务器以满足大量虚拟机的部署需求,并提高资源利用率。案例三:某物联网应用企业需要在智能家居场景中部署服务器。在选择服务器长度时,重点考虑了与传感器、设备的连接能力以及与边缘计算的协同能力。选择了较短的服务器以便更好地部署在设备密集的区域并实现高效的数据处理和传输。五、结论不同应用场景下的服务器长度考量是一个综合性的问题需要根据硬件配置、空间限制、可靠性和扩展性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和选择。在实际应用中还需要结合行业和场景的需求进行具体分析并选择适合的服务器长度以满足业务需求并确保系统的稳定运行和提高管理效率。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能够给读者在选购或使用服务器时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帮助。
delphi 中dde的四个组件简单使用
一、 引言Windows支持三种基本的IPC(进程间通信)机制:动态链接库(DLL)中的共享数据段、Windows剪贴版(Clipboard)和动态数据交换DDE(Dynamic Data Exchange)。
许多著名的Windows应用程序如Microsoft Word等都宣布支持DDE技术,并在程序中嵌入了DDE消息处理函数。
而此类应用程序单在DDE技术上讲大多是作为一个DDE服务器形式存在的,这就允许用户通过自行编制的一些外围软件以DDE客户的身份对其进行连接,并通过向DDE服务器程序发送一些特定的宏命令来完成对服务器程序的动态控制,本文就以常用的Microsoft Word为例,讲述了在Delphi 编程环境下如何编制DDE客户程序,使其动态控制Microsoft Word的一般方法。
二、 DDE的工作原理DDE顾名思义,是提供对不同程序在运行期间实现对数据的动态交换的一种通用技术。
Windows消息虽然是在不同程序窗口间传送信息的最佳手段,但一条消息只能包含两个参数(wParam和lParam),不能传送较多的信息。
内存块是存放较多信息的重要手段,但不支持全局内存句柄的共享。
DDE正是建立在Windows内部消息系统、全局原子和共享全局内存基础上的一种协议,用来协调Windows应用程序之间的数据交换和命令调用。
DDE协议使用三级命名:服务(service)、主题(topic)和数据项(item)来标识DDE所传递的数据单元。
服务使应用程序具有了提供给其他程序的数据交换能力,一般服务就是应用程序的文件名,如Word的服务就是是Winword(可执行文件是);主题是对服务器有意义的信息单元,对于Word文档就是很好的主题,许多服务器都有默认的主题System,但无法知道服务器确切有那些主题,除非查阅应用程序的相关技术文档。
每次DDE客户与服务程序之间的对话都是先由客户启动的,所以在每次客户启动之前,DDE服务器必须先投入运行,下面是一个典型的DDE会话流程的事务组成:·客户程序自动会话,服务器程序响应。
·客户和服务器用下述方法交换数据:·服务器应客户的请求向客户发送数据;·客户主动想服务器发送数据;·客户要求服务器在数据修改时发送数据(热数据连接);·客户要求服务器在数据修改后发送通知(温数据连接);·在客户的要求下,服务器执行一个命令。
·由客户或服务器中止会话。
三、 设计思路首先,在开发工具的选择上,选择了提供有现成的DDE 系列组件的 Borland Delphi 5.0。
既然以Microsoft Word作为要连接的服务器,在与其建立连接之前要先设定好连接的服务与主题,由于本例只要求通过本程序控制Word的一些操作动作,如打开新文件、关闭文件、插入表格等等,所以可以分别设定这两项为:Winword和System,当设置好连接后就可以通过Delphi提供的DDEClientConv组件的OpenLink函数打开与这个服务的连接,剩下的工作就是向Word服务器发送宏命令,并通过组件向其发送执行宏的命令即可,用该组件的函数ExecuteMacro来实现之。
四、程序的实现(一) 加入DDE客户端组件新建一App工程WordDDE,然后在Component Palette组件条的System属性页里选择DdeClientConv组件,并把它拖放到窗体上。
修改其Name 属性为DDEClient。
(二) 添加同DDE服务进行交互的代码在工程上添加一个过程RunMacro,用于打开同Word服务器的链接,并通知服务器执行由Macro标识的宏命令,让Word按用户的意图完成响应的动作。
完成之后由客户方断开这次连接,完成一次会话。
下面是上述过程的实现代码:procedure (Macro:pChar);var pMacro:array[0..80] of Char;(Winword,System);{设置连接};{按设置打开连接}StrPCopy(pMacro,Macro);if Not (pMacro,false) then{执行宏命令}ShowMessage(Unable to Execute Macro);;{断开连接}end;(三) 宏命令的执行宏(Macro)是客户程序要服务器完成的一些操作指令,对与特定的Microsoft Word 而言无非是些打开文件、插入分割符、复制粘贴字符等一些字处理方面的宏命令,这些宏命令完成的功能大多在Word的菜单下都能找到与之相匹配的菜单。
如关闭文件菜单完成的功能就可以通过宏[FileClose]来完成。
可以向窗口添加一个按钮或是菜单然后在其处理函数中添加执行宏的代码如下:procedure TForm1.N2Click(Sender: TObject);beginRunMacro([FileNew]);{让Word创建一个新文件,宏[FileNew]由函数RunMacro通知Word}end;Word下有许多可供传送执行的宏命令,现将一些常用的宏罗列如下,以备实际编程时选用:[FileNew] …… 创建新文件[FileClose] …… 关闭文件[FileSave] …… 保存文件[FilePrint] …… 打印文件[FileExit] …… 退出Word[File1] …… 打开最近打开的文件,相应还有[File2]、[File3]等等[EditCut] …… 剪切操作[EditCopy] …… 复制操作[EditPaste] …… 粘贴操作[EditUndo] …… 恢复上一步[EditRedo] …… 重做上一步[EditClear] …… 清除操作[EditSelectAll] …… 全选操作[ViewNormal] …… 正常视图[ViewPage] …… 页面视图[ViewOutLine] …… 大纲视图[InsertBreak] …… 插入分割符[InsertIndex] …… 插入索引[FormatNumber] …… 格式化项目符号和编号[ToolsOptions] …… 工具的选项[TableInsertTable] …… 插入表格[TableInsertRow] …… 插入行[TableDeleteRow] …… 删除行[TableSplit] …… 拆分表格[TableSelectRow] …… 选择行[TableSelectColumn] …… 选择列[TableSelectTable] …… 选择表格[TableSort] …… 排序[WindowNewWindow] …… 新建窗口[Window1] …… 最近打开的窗口,响应还有[Window2]、[Window3]等等[HelpIndex] …… 帮助的索引[HelpAbout] …… 帮助的关于小结DDE技术向用户提供了一种更加集成的工作环境,最适合于不需要用户参与的动态数据交换。
通过上述这个例子,对DDE 的工作原理和编程思想有了一定的认识之后,可以用类似的方法实现同其他程序如Microsoft Execl的DDE动态交互。
ajax处于一个什么地位?
传统的web应用允许用户填写表单(form),当提交表单时就向web服务器发送一个请求。
服务器接收并处理传来的表单,然後返回一个新的网页。
这个做法浪费了许多带宽,因为在前後两个页面中的大部分HTML代码往往是相同的。
由于每次应用的交互都需要向服务器发送请求,应用的响应时间就依赖于服务器的响应时间。
这导致了用户界面的响应比本地应用慢得多。
与此不同,AJAX应用可以仅向服务器发送并取回必需的数据,它使用SOAP或其它一些基于XML的web service接口,并在客户端采用JavaScript处理来自服务器的响应。
因为在服务器和浏览器之间交换的数据大量减少,结果我们就能看到响应更快的应用。
同时很多的处理工作可以在发出请求的客户端机器上完成,所以Web服务器的处理时间也减少了。
Ajax应用程序的优势在于:1. 通过异步模式,提升了用户体验2. 优化了浏览器和服务器之间的传输,减少不必要的数据往返,减少了带宽占用3. Ajax引擎在客户端运行,承担了一部分本来由服务器承担的工作,从而减少了大用户量下的服务器负载。
梦幻跑商
工具: 跑商最关键的是时间,当然要精确到秒了,你可以打开windows的日期时间属性看秒表,也可以下载些工具软件,这里推荐Atomic Alarm Clock,可以在汉化新世纪找到汉化版,这个软件的好处就是在原来windows右下角显示时间的地方改为可以显示秒这个级别的时间,而且是数字时钟,看起来方便。
准备: 对时,即校正计算机时间,和internet时间服务器同步,因为梦幻这么多服务器,搞活动什么的要同步,也只能选择和internet时间服务器同步,同步之后你会发现,实际上半小时就是一个时辰周期,而变价的子,辰,申恰恰是0,10,20,30,40,50分,当然,刷价是正点延后10秒,跑商的都知道。
校正时间可以用windows日期时间属性里面的internet时间,也可以使用我推荐的软件的校时功能,不过我的网络似乎不能连接到那些服务器,目前是登录国家授时中心的网站,用他们提供的时间精灵校时的(一个activex控件),校正时间后对照秒表,梦幻的刷价时间就都在你的掌握之中。
跑商,一定要精确到秒。
基准价: 基准价格是指帮里的货物价格 CA基准价:佛珠7200,扇子4050,武器4500 CS基准价:面粉2700 鹿茸7200 符5400 AL基准价:蜡烛1800 酒4050 帽子3100 由于帮里不刷DF和BJ的只能根据经验估计 DF基准价:夜明珠8000 纸钱2700 首饰 4500 BJ基准价:人参8000 香油 3500 铃铛 4000 以上两地都是估计价,不敢保证绝对正确,只是用作高低价货物判断参考 二次刷价: 一个职业商人,必须明白二次刷价,二次刷价是跑好商的关键,掌握了二次刷价的规律就掌握了跑商的精髓。
不懂二刷一样可以跑,但是懂二刷可以让你更精确的判断买货,基本上可以做到只赚不亏。
二刷是指在每个10分钟的刷价周期中,还会有一次变价的时间,这个时间不刷买入价,光刷卖出价。
二次刷价前后的规律是低价货物二刷之后卖出价变高,高价货物二次刷后卖出价变低。
低价货物和高价货物的判断就在于和基准价的比较,比如佛珠7500,扇子3400,武器3500,那么佛珠属于高价,扇子和武器属于低价,其中最低价是武器,二刷之前,佛珠一般是赚钱的,二刷之后佛珠卖出价就会下跌,可能赚,也可能亏,但是扇子和武器卖出价会上升,尤其是武器,肯定能赚不少,这就是所谓低价货有时候赚多,有时候赚少的原因,如果你进了低价货,在二刷之前卖,那么赚不了多少,过了二刷,就可以赚很多,典型的如武器3500,二刷前可能只有4500的卖价,但是二刷后一般都会刷上5000甚至6000。
当几种货物有的高于基准价,有的低于基准价,那么是很好判断的,如果都高于或者都低于,那么就要比较相对价格的高低,如果高的离谱,甚至会出现任何货物都亏的情况(典型的跑CS-AL就有可能),这时候建议换路线跑。
二刷是一个变动的时间,每次维护都会更改,更改之后每天大概推迟10/7分,也就是一分多一点,实际上这个时间是每次刷价都在往后退,比如早上如果是相对时间(相对1次刷价)3分50秒,晚上可能就是4分多,第二天早上就是5分多了。
一般正常情况下一星期一次维护,只要有一天知道了,后面的都可以推,一直到下一次服务器重启维护。
二次刷价的查找: 最简单的是买个货物,傻乎乎的隔10秒看一次,一直看到变化为止,最多浪费10分钟,简单不浪费的时间的方法是利用AL-CS的短途来锁定2刷的大致范围,然后在某个时候确定一下。
比如在CS刷完后,看到低价货,买进,去AL,大概2分之前能到,记住价格,如果赚的很多,可以尝试判断2刷已经过了,然后回CS,这中间为了确保不会亏,暂时买低价货,下一次回AL,大概是5-6分了,如果这时候价格变了,就可以确定2刷在5分前,2分后,如果还没变,再跑一次,基本上可以断定2刷在哪个时间段里,基本上这个时间足够判断BJ-DF和CA-CS路线了,在某个时候适当停几分钟确定一下准确时间就够了,同时也可以跑完一票了 路线: 20级的不推荐,即使要跑,也只能跑DF-CA或者DF-AL,而这线路只有严格遵守2刷才有可能赚,DF的纸钱和夜明珠都有可能在CA卖出。
30级路线:DF-CA,DF-AL,CA-CS(走境外) 前面2条路线同上,CA-CS是目前唯一可以跑的顺的路线,就是时间长点,30级票不一定比40的好跑,有时候练小号没人带,就跑这个路线。
40以上:这时候增加从BJ走的两条路线DF-BJ,AL-CS。
DF-BJ属于时间中等,收益较大的路线,AL-CS属于收益中等,时间短的路线。
一般情况下40级的在人不多的时候跑2次DF-BJ基本上差不多了,而60以上的可以从DF到了BJ之后,或者从CA到CS之后选择CS-AL路线,跑2次积累点钱,最后跑会DF或者CA交帐。
各条路线时间: 不考虑DF-CA和DF-AL CA-CS 大概在5-6分。
AL-CS 大概1分半-2分 DF-BJ 大概4分-5分 实战指南: 跑商的根本不是在于固定路线或者固定时间,买卖货物唯一的根据就是你能否在2刷之前跑到目的地出货,然后以此来判断购买何种货物,只买对的,不买便宜的。
下面举一个场景例子:当日2刷是相对时间4分30秒,刚刷价时从CA出发,佛珠6500,扇子4200,武器4200,这时候佛珠实际上是最低价,如果钱够,买佛珠,否则买武器,因为从CA-CS需要5分以上时间,不可能在2刷之前赶到,到了CS,已经过了2刷,这时候卖出,应该是比较赚的,如果到CS之后,看到有相对便宜货,马上买了(但是一般情况下不太可能了)跑去AL卖出,如果没货,可以考虑空跑到BJ看货,如果BJ有低价货,那么进了,回DF,否则就去AL,AL的便宜货一般留的时间会比较长(跑的人不多)。
几次来回就可以回CA了。
假如当日2刷是在9分30,那么刚才的场景就应该买扇子,到CS之后扇子肯定还是高价,一般到CS之后大概是7分这样,还能在2刷前去一次AL,所以可以买个CS相对贵的货物到AL,如果AL卖价不高,直接回CA,一般都是能卖好价钱的(当然要赶在2刷之前)。
另外,如果鹿茸刷9000,符刷7000,那么属于危险价,虽然有可能赚,单也有可能亏,自己把握了,鹿茸最高可以卖到1w1+,符接近9000,大多数情况下只要2刷之前能卖出,还是可以考虑进。
以上2个例子就是根据2刷不同判断进货原则。
不要光图买便宜货等2刷之后,如果2刷在很后面,会等死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