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IT架构转型之道:云服务器成本占比分析
一、引言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企业IT架构转型已成为提升竞争力的关键。
云计算作为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企业IT架构的转型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云服务器作为云计算的核心载体,其成本占比对于企业的IT架构转型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旨在分析企业IT架构中云服务器成本的占比,并探讨如何有效利用云计算资源,实现企业IT架构的转型。
二、企业IT架构转型背景
传统的企业IT架构存在着诸多不足,如硬件成本高、扩展性差、灵活性不足等。
随着云计算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寻求IT架构的转型,以实现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增强灵活性和创新能力的目标。
云计算通过虚拟化技术将硬件资源池化,实现按需分配,为企业提供了更加灵活、高效的IT资源。
三、云服务器成本占比分析
在云计算环境下,云服务器是企业IT架构中的核心组成部分。其成本占比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硬件成本:云服务器硬件成本主要包括服务器、存储设备、网络设备等物理设备的购置费用。虽然云计算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硬件成本,但硬件成本仍然是云服务器的主要成本之一。
2. 运营成本:云服务器的运营成本包括电力消耗、设备维护、人员管理等费用。随着云计算规模的不断扩大,运营成本也在逐渐增加。
3. 服务成本:企业在使用云服务器时,需要购买相应的云服务,如虚拟机、存储服务、数据库服务等。服务成本是企业使用云服务器的主要成本之一,但同时也是降低企业IT成本的重要途径。
在实际情况中,云服务器的成本占比会受到企业规模、业务需求、服务质量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一般来说,中小企业在初期使用云服务器时,硬件成本和运营成本的占比相对较高;而随着业务规模的扩大和云服务使用的小哥,服务成本的占比将逐渐增加。
四、企业IT架构转型中的挑战与对策
在IT架构转型过程中,企业面临着诸多挑战,如如何降低云服务器成本、如何提高云服务器的性能、如何保障数据安全等。针对这些挑战,本文提出以下对策:
1. 优化硬件配置:企业可以根据业务需求,合理选择云服务器的配置,避免过度配置导致的资源浪费。同时,通过虚拟化技术实现硬件资源的动态分配,提高资源利用率。
2. 精细化管理:建立完善的云服务器管理制度,对云服务器的使用进行精细化管理。例如,定期监控云服务器的性能、安全等方面的指标,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
3. 选择合适的云服务提供商:企业在选择云服务提供商时,应综合考虑其服务质量、价格、安全性等因素。选择合适的云服务提供商,可以有效降低云服务器的成本,同时保障企业的数据安全。
4. 加强人才培养:企业应加强云计算方面的人才培养,提高员工对云计算技术的掌握程度。同时,通过外部合作和内部培训等方式,提高员工的技能和素质,为企业的IT架构转型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持。
五、结论
企业IT架构转型是企业适应信息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
云服务器作为企业IT架构中的核心组成部分,其成本占比对于企业的IT架构转型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小哥分析云服务器的成本占比,以及采取有效的措施降低云服务器成本,企业可以更加顺利地实现IT架构的转型。
同时,企业在转型过程中还需要关注其他方面的挑战,如性能优化、数据安全等。
只有全面应对这些挑战,企业才能充分利用云计算资源,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高分求 九月份迎新生售联通卡计划书
2009年“新势力”校园迎新计划书活动背景新学期的即将到来,为了让新同学感受到联通的温暖,体会到宾至如归的感觉,使他们的大学生活有个崭新的开端,也让各位家长高兴而来满意而归,切实做好校园迎新工作。
分部按照分公司的统一部署,通力配合、群策群力、团结拼搏、精心布置,使迎新工作成为热情周到、文明礼貌、以人为本、师生满意、便捷高效的窗口工程、形象工程。
为此,特制定如下迎新工作:成立重庆房地产职业学院迎新直销团队,因为该校情况比较特殊,为私立学校,前期我团队做过相应的营销,虽然取得的一些成绩,但是引来了校方的不满,现学校明确表态,严禁校园内在出现此内活动。
因此我部在该校园将以扫楼为主,活动时间是从开学活动之日起直至2周时间。
二、学校情况概述及直销队伍的建立;我重庆房地产职业学院:新生人数大概在2500人左右,老生人数2500人左右,学生寝室800间,教职员工250人左右。
新生报到时间为2008年8月29日起至8月30。
竞争对手《移动公司》也将与我公司在8月28日同时进场,宣传摊点现在还不清楚,分别是学校大门和新生报到处,学生食堂及寝室根据当时情况,与校方商议后将设置临时摊点。
目前该校已有校园地推组2个,每组3-4人,负责当时每天的现场地推。
扫楼人员30名,男生20名,女生10名,扫楼队长男女各2名,负责每天男生寝室及女生寝室的扫楼工作。
三、营销思路及方法分三阶段来实施第一阶段:前期准备阶段1:跟校方经办人及时沟通联系,跟学校保卫处搭建良好关系。
在活动期间便于我们工作的开展,也为以后对学校维系工作开展,跟新增工作有序开展打下基础。
还要利用好自己现在在学校的一切关系和影响力,和自己主场的优势和特点,发挥最大的作用。
2:在迎新过程中学校校将在学生会和社团选拔一些同学去各个地方迎接新同学的到来,我准备尽最大努力将我手下的直销人员安排进去,为在迎新和过后的销售过程中做更好是准备。
3:迎新物质方面的准备:帐篷,桌子,遮阳伞,宣传资料,直销人员衣服等其他物质在各学校开学前一周准备到位。
第二阶段:新学生集中到校阶段希望公司能在预计于各学校开学前二天把我方帐篷、桌子等物质投放到预定位置,一定先于竞争对手《移动公司》前占领有利位置。
1:在校门处放置帐篷2个,桌子2张。
直销组长学生2名,促销4名。
2—4名直销学生负责散发传单,由直销组长负责售卡。
构筑第一道拦截屏障。
2:新生报道处由分部人员负责。
帐篷一个、桌子三张,直销组长1名,学生直销4名。
直销2名散发传单拉拢客户,直销组长及另2位直销人员。
构筑第二层销售屏障3:在校门新生报道处设直销学生10名,采取跟随的方法跟着新生或其家长争取当即完成卡号的即时销售。
构筑第三层销售屏障。
4:在新生进入寝室布置床位的时候,至少10~20名直销在各楼各层进行扫楼。
中午吃饭时间可转移到食堂促销。
构筑第四层销售屏障。
5:晚上本校销售组长和直销人员采取扫楼的方法在进行促销。
构成第五层销售屏障。
以上工作持续到学生军训开始。
并根据每天的的实际情况做出调整,第三阶段:后期发展学生开始军训后会很快转入正常的教学工作中。
不可能大规模的现场促销,前期由于部分新学生已经使用完卡内话费,处于高流失风险阶段。
如果能及时抓住该阶段帮助学生冲值,帮助其认真了解自己使用的资费处理的不满,把流失风险降低。
在推出吸引同学们的新业务来挽留老用户和发展新用户。
四、所需物资的名细(每天)我房地产职业学院希望公司能给我们提供足够的物资,如:提供帐篷5顶、遮阳伞5把、桌子10张、桌布10张、迎新横幅5条、矿泉水100瓶、小礼品300份、校园资费海报50张。
四、任务目标本次在我房地产职业学院组场目标新增新势力品牌G网用户800户,所以在暑假期间我们这边要充足安排好人远和计划好怎么样才能更好发挥好组场的优势,为迎新做好充足的准备。
我们通过本次暑假在公司做直销工作的锻炼,我相信我们在9月迎新工作中,在公司人员的带领下和我们共同努力下,一定能在9月迎新工作中取得圆满成功。
我们的宗旨是不希望把这个迎新工作做得很好,只希望把这次迎新工作做得更好。
中美贸易战对人力资源的影响
中方目前仍强调中美经济关系是互利共赢,贸易战对中美属于双输,希望中美贸易关系回归健康路径;但另一方面,中国也多次表态称不会外部压力屈服,妥协让步或不是最终选择,最终贸易战是否升级取决于特朗普政府,但仍带有一定的回旋余地。
一、汽车行业:激励整车自主品牌延伸进入高端车市场,刺激零部件企业提升核心技术
①汽车产业链全球化背景下,中美摩擦无法避免。
中国崛起之路下一个攻克点在于制造业,而中美贸易战的背景是产业链全球化。
自我国一部分优质企业打入手机产业链,从零部件配套能力逐渐沿技术链向上攀升,现已基本具备不俗的手机整机生产能力。
而下一个中国可能实现缩小差距甚至弯道超车的产业链,公认是汽车产业链。
受益于汽车电动化、智能化趋势,全球汽车零部件制造产业洗牌加剧。
国内企业与国际品牌站在同一起跑线上竞争,中国企业有望以成本、核心技术在竞争中分一杯羹,目前我国已有部分零部件供应商打入全球产业链。
此前为引导汽车及汽车零部件国产化,我国汽车产业政策要求外资品牌必须通过合资途径进入我国市场,并对进口车征收25%关税。
而美国此次发起贸易战可能对我国汽车行业提出诸如车企准入、降低关税、股比放开以及限制合资车厂技术外溢等要求,并进一步限制对美国智能驾驶等高新技术企业的并购行为。
中国制造业的崛起无异于为美国“添堵”,中美产生摩擦本无法避免。
②贸易战利好整车行业,影响部分零部件出口企业。
1)整车环节:2017年中国进口美国131亿美元,加税25%将会重创美国进口车,特斯拉也涵盖其中,有能力向高端车升级的整车企业会受益,更加激发自主品牌抢占高端品牌市场,例如吉利Lynk&Co和长城的Wey;短期对美国整车企业负面影响,对中国豪车厂商偏利好。
中国自美国进口汽车金额近几年超过100亿美元,年进口汽车数量超过20万辆,占中国整车总体进口量约20%,体量较大。
进口关税由25%上升到50%,售价提升可能在20%左右,显著提升进口汽车售价将对进口车需求形成抑制,对美国本土整车企业而言形成负面影响,对中国豪车厂商偏利好,如华晨宝马等。
2)零部件环节:目前我国有170亿美元(25%)的汽车零部件(车轮和轮毂等行驶系统为主)出口到美国;从美国进口的零部件主要为传动系统、车身附件等,28亿美元(占比仅7%)。
国内零部件企业以国内市场为主,部分以美国市场为主的行驶系统零部件供应商可能会受波及。
③我国或加快国产化进程,关注核心在技术。
此次贸易战结果无论是是摩擦升级抑或谈判妥协,事件本身体现了美国对中国制造加速前行的担忧,中国未来制造强国之路势必诸多坎坷。
对于汽车产业链,我国更有加速国产化进程的激励,或将进一步采取相应措施拉动内需以支持汽车产业,以培养一批在国际上具竞争力的优质零部件供应商。
而在这场国内企业与国外企业、国内企业之间的角逐中,随汽车零部件技术更迭及消费者要求升级,从事低端制造的企业将逐渐被淘汰,未来关键是技术之争。
④对汽车关税下调的担忧缓解,汽车板块情绪向好。
中国政府有意降低汽车关税,前期市场担忧汽车板块受到外部冲击,总体行情表现较弱。
但美国挑起的贸易战愈演愈烈,中国对进口自美国汽车加征25%关税,有助短期汽车板块情绪恢复,建议关注龙头企业。
二、农产品行业:加大国内商品价格波动
此前曾写过海天和中炬净利率的趋势分析,其中比较详细地拆分了两者的成本结构。
总体而言,大豆成本约占海天总成本的20%,中炬预计略高。
今天中国对美国进口大豆加税实施贸易反制,短期或将加大国内大豆/豆粕价格波动。
如果中美谈判顺利,美豆上市尚有时间空间,南美大豆尤其是巴西豆在此前可弥补需求缺口,下游企业盈利波动未必有情绪波动大。
因此尚需持发展的眼光审视此次大豆提税问题。
退一步讲,如果谈判不顺利,南美豆主导格局奠定,大豆价格上行成为必然,则此类系统性成本上行必将带来新一轮提价。
12/13年提价潮即来自于大豆涨价,海天先行提价,厨邦滞后半年。
预计此假设下,海天厨邦或将于今年下半年至明年上半年这一时间窗口再次提价对冲成本上扬。
但预计两强提价间隔窗口期显著缩短至一个季度(参考16/17年提价间隔)。
对奶价的影响:豆粕成本占养殖成本的5%上下,并非主料。
豆粕成本若上升会对养殖成本有一定影响,但比较小。
此外,尽管养殖成本端或受小幅度影响,但短期传导至下游的可能性也不大,大概率在上游体系内消化,因此我们认为短期不必担忧奶价会有即刻性的上涨。
三、航空业:长期影响偏利好
①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4月4日发布了对原产于美国的部分进口商品加征关税的公告,决定对原产于美国的14类106项商品加征25%的关税。
其中包括空载重量超过公斤,但不超过公斤的飞 机及其他航空器。
②对于我国目前航空公司所运营波音飞机来说,仅有B737系列(除B738MAX)属于此次对美加税清单中。
2017年全行业增加119架,航空公司资本开支角度,融资租赁和自购约占三分之二,即80架。
以每架集采金额4亿人民币计算,2017年全行业相应进口金额476亿元,航空公司角度318亿元。
③我们认为从此次飞机引进关税区间来看,是为了支持我国支线飞机制造业发展,我国航空公司与波音已签订单部分,所加关税或将由波音与我国航空公司共同承担。
目前波音飞机实施5%的最惠国税率,若加征25%的关税,每架飞机增加约1亿元成本,2017年新引进119架相应飞机,若与波音公司各承担50%,我国民航业将增加资本开支59.5亿元,按照年折旧率约5.5%,我国民航业每年将增加成本3.3亿元。
④另外,中美贸易战中方表现强硬,将推动人民币贬值,我国航司或将受到汇兑损失压力。
但中美贸易战将同时拉低全球经济需求,国际油价势必下挫,汇率和油价的扰动影响或将部分抵消,具体进一步测算需观察中美贸易战之后进程。
⑤中长期来看,如果贸易战持续,航空公司采购飞机或将更多转向空客,但由于空客公司订单已较为饱满,我国航空业或将在未来若干年运力投放更为趋缓,供给收紧较为确定,利好民航业供需改善,推动票价和航司盈利上涨。
整体来看,偏利好我国民航业中长期发展。
四、计算机行业:利好网络安全、自主可控等板块
①从中美贸易战双方的产品清单来看,对计算机板块直接影响很小:计算机行业公司主要以软件、服务器等硬件、信息服务为主,从USTR1300种名录,基本没有计算机行业公司产品,因此,对板块的直接影响很小。
同时,绝大多数计算机行业公司,在海外的营收占比不超过30%,且海外营收主要以美国市场为主的仅有万兴科技()、潜能信息等少数几家公司。
②中美贸易战,利好网络安全、自主可控等焦点板块:贸易战的不断升级,有利于推升更为事关国家安全和战略性高新技术产业的重要性,利好网络安全、自主可控等热点板块。
从2013年美国棱镜门事件以来,国家层面一直从政策、资本、国产化等维度,全面支撑信息安全、自主可控关键设备、产品的研发和市场培育,已经初步形成规模化产业集群。
涉及到网络空间安全的核心产品和技术,核心考虑点即是自主可控
SD-WAN如何打造集团组网?
以往广域网路中,企业租用的宽频上网、LTE、MPLS专线电路,无法运用传统的防火墙、路由器等提供控管,因此要求外部据点必须连回总部之后才能上网际网路,如此复杂的存取模式主要是为了稽核与控管,同时藉由总部统一部署的安全机制来降低威胁入侵、机敏资料外泄等风险。
在市场需求殷切下,研发设计的产品当然也得跟进。
如今企业多数都是混合云、多云的应用架构,势必会有部分应用建置在云端平台,抑或如台湾常见的状况是改用Office 365,分公司的员工大可直接存取使用网路服务,根本无须再透过昂贵的专线连到总部再上网际网路。
如此一来,不仅可降低电路费用,网路传输路径较短也可提高回应速度,因此许多新创公司开始专注于开发SD-WAN技术来满足这类需求。
广域网路连接并非新兴市场,之所以需要新技术去解决老需求,是因为云端服务的兴起改变应用模式。
否则若像过去IT思维,建置一台路由器即可因应网路需要,根本用不到软体定义网路。
事实上,不仅是企业或组织需要力求转型,IT厂商同样也是。
就SD-WAN应用需求来看,并非只有广域网路应用加速在转型,IT基础架构中不可或缺的防火墙、路由器等建置,全数皆得跟进。
对电信业者而言,提供SD-WAN服务亦可说是转型的方向之一,从单纯的销售电路,到搭配用户终端设备(CPE)让企业透过每年折旧摊提,转换为服务供应商,让用户得以透过浏览器登入查看线路运行状态,一旦侦测到问题可主动发出通知,较以往的销售模式完全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