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国山核桃最新市场行情及影响因素分析
一、引言
宁国山核桃作为中国传统特色农产品,近年来在市场上备受瞩目。
随着消费者对于健康食品的需求不断增加,宁国山核桃凭借其独特的口感和营养价值,逐渐赢得了广大消费者的青睐。
本文将对宁国山核桃的最新市场行情及影响因素进行小哥分析,以期为企业和投资者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二、宁国山核桃最新市场行情
1. 市场规模与增长趋势
近年来,宁国山核桃市场规模持续扩大,呈现出稳健的增长趋势。
据统计,宁国山核桃年产量已达到XX万吨,市场销售额持续增长,增长率达到XX%。
随着消费者对健康食品的关注不断提高,宁国山核桃的市场需求仍有较大增长空间。
2. 市场分布与消费群体
宁国山核桃市场主要分布在产区及周边地区,但随着电商平台的兴起,其销售范围已逐渐拓展至全国乃至全球市场。
消费群体以年轻人、健康追求者及中老年人群为主,他们对宁国山核桃的营养价值和口感特点较为认可。
3. 价格走势
宁国山核桃的价格受市场需求、产量及品质等因素影响,近年来呈现稳步上升态势。
在市场需求持续增长的背景下,价格仍有上涨空间。
但受国内外经济形势及政策调整影响,价格波动可能加大,需密切关注市场动态。
三、影响因素分析
1. 市场需求变化
市场需求是影响宁国山核桃行情的关键因素。
随着消费者对健康食品的需求不断增加,宁国山核桃的市场需求将持续增长。
新兴消费群体的崛起,如年轻人、健康追求者等,将进一步推动宁国山核桃市场的发展。
2. 产量与品质
宁国山核桃的产量和品质对市场价格产生直接影响。
若产量不足或品质下降,将导致市场供应紧张,价格上涨。
因此,提高产量和品质是保障市场稳定发展的关键。
3. 政策法规
政策法规对宁国山核桃市场的影响不容忽视。
政府的相关政策如扶持农业产业、推动农产品品牌建设等,有助于宁国山核桃产业的发展。
进出口政策、税收政策的调整也可能对市场价格产生影响。
4. 竞争态势
随着市场的不断发展,竞争态势日益激烈。
除了国内其他地区的山核桃产品外,国外同类产品的竞争压力也在加大。
因此,提高品牌知名度、加强产品创新、拓展销售渠道是企业在竞争中取胜的关键。
5. 技术进步与研发创新
技术进步和研发创新对宁国山核桃产业的发展具有推动作用。
通过引进先进技术、提高生产效率、优化产品品种等方式,可以提高产品质量、降低成本,增强市场竞争力。
6. 气候变化与自然灾害
气候变化和自然灾害可能对宁国山核桃的产量和品质产生影响。
极端天气、干旱、洪涝等自然灾害可能导致山核桃减产,进而影响市场供应和价格。
因此,企业和投资者需关注气候变化及自然灾害预警信息,以应对潜在风险。
四、结语
总体来看,宁国山核桃市场呈现出稳健的增长趋势,但仍面临市场需求变化、产量与品质、政策法规、竞争态势、技术进步与研发创新以及气候变化与自然灾害等影响因素的挑战。
企业和投资者需密切关注市场动态,灵活应对各种变化,以实现可持续发展。
山核桃的说明文600子
山核桃山核桃(Carya cathayensis Sarg.)属胡桃科(Juglandaceae)山核桃属(Carya)植物。
约有20个种,其中4个种原产我国,1984年浙江林学院在安徽金寨发现一个新种。
原产北美的有11个种。
山核桃属核桃科山核桃属,为落叶乔木,树皮光滑,幼树时青褐色,老树皮白色,裸芽,新梢,叶背面及外果皮外表均密被锈黄色腺鳞。
幼年期生长缓慢,3年生以后生长加快.一般6~7年开始结果,20年以后进入盛果期.结果大小年十分明显,主要原因是营养不足,结果大年枝梢生长细弱,次年抽发新梢不能形成雌花而变为小年。
一、分布区域 我国山核桃主要分布在浙江的临安,淳安,吉安,桐庐和安徽省的宁国,歙县,绩溪,旌德等县。
浙江省近年种植面积约25.05万亩,总产6300吨,占全国山核桃总产的85%,而主产在临安县。
二、栽培意义 山核桃种仁味美可食,含蛋质7.23%,含油率48%~53%,多者达69%,每百公斤坚果可榨取高级食用油及工业用油27~30公斤。
果壳可制活性炭,总苞可提取单宁,木材可制作家具及军工用。
山核桃具有耐阴,对土壤酸碱度适应强的特点,是荒山坡营造经济林的良好树种,还具有开花期迟,收获期早,结果生育期不受霜冷之害,壳果体积小,耐贮运可远销,山核桃寿命长,一经种植,可多年收获。
三、栽培特点 山核桃是风媒花,在雌雄花器和开花期间,多阴雨,气温低于10℃,或降温幅度大,对传粉坐果极不利。
山核桃树高大,干性强,顶芽及附近芽易抽生,中下部萌发力弱,为促幼树早结果,对骨干枝可适当短截。
为管理方便,通常在进入盛果期(10~15年)去顶,控制树高在5米左右。
山核桃属深根性果树,要求土壤深厚肥沃,喜温湿气候,属半阳性植物,pH值5.5~7.0之间,6~7最佳,在海拔300米~700米的低山处种植,较丰产稳产。
繁殖山核桃以播种育苗为主。
也可扦插,用根或1~2年生的枝条扦插,移栽定植可在秋季落叶后至翌年春发芽前进行,但春植宜早莫迟。
四、主要种类和优良品种 1.形态特征 山核桃()树高30米左右,皮光滑,奇数羽状复叶,小叶5~7片。
坚果卵形或广椭圆形,顶端大,壳厚,1公斤约有292粒,种仁肥大,常4裂,经脱涩后味美,供炒食或加工糖果糕饼用料,也榨油。
2.优良品种 圆果种绝大多数山核桃属于该类型。
坚果尖卵形,果顶尖锐,左右两半歪斜大小不对称,果壳厚,内壁有两大分隔,6个小分隔,壳较易剥,种仁常完整。
扁果种坚果扁圆形,果顶尖,稍有突起,基部圆,壳较厚,内壁有3大分隔,再分为9个小分隔,因壳内沟纹多,剥壳较难,剥出的种仁多不完整。
薄壳种主要产于临安地区,壳厚0.08~0.10厘米,出仁率46%,出油率72%,品质佳,目前种植数量少,应大力繁殖推广。
3.长山核桃() 长山核桃与山核桃是同属异种植物。
又名薄壳山核桃,美国长山核桃。
原产美国密西西比河流域及墨西哥湾南部。
据吴耕民教授考查,在1900年左右,由美国女传教士引入我国江苏江阴。
目前我国引种分布较广,南京,江阴,淮安,杭州,临安,温州,厦门栽培的较多,但至今尚无建立商品基地。
长山核桃其坚果种仁味美,在胡桃果树中品质最佳,可生食,炒食或作糖果,亦可榨油;木材坚固强韧,纹理致密,可作国防用或制作精美家俱。
树姿雄伟,宜作行道树或河岸水库堤旁树,容易繁殖,除嫁接外可根插,枝插,适宜南方温暖,湿润环境种植。
长山核桃由于树体高大,不便管理,再是进入丰产期迟,较多品种雌雄花不能同时开,需进行人工辅助授粉提高坐果率。
长山核桃在我国尚无加工商品生产,在美国经工厂进行分级,清洗,碎壳后,果仁多为制作糖果,面包,冰淇淋或小食品的原料。
五、采收加工及市场 通常9月上,中旬果实外部总苞颜色由绿或蓝绿色转变为黄褐色,即成熟。
若受精不良等原因造成的空果则不易分离,以此可区别优劣果实。
脱苞后的坚果要立即用蒸煮脱涩,烘干,否则很易变质。
不能及时处理的坚果,应薄薄的摊在室内通风处阴干。
我国目前加工产品主要有椒盐山核桃,山核桃糖等,因产量有限,供不应求,市场前景好。
【染料用途】国内重点产区安徽省宁国市西域的甲路镇石门村、宁国毗邻的浙江省临安市的昌化岛石镇一带。
该区核桃果壳无法处理。
如果将此无法处理的废物开发出天然植物染料,将变废为宝,不仅解决了染料来源问题,也为山区农民增加了一条生财之道,同时解决了该地的环境污染问题,可谓一举多得!果皮、枝叶皆可染色。
相关历史记载:胡桃之称羌桃、核桃。
《本草钢目》记载“颂曰:此果本出羌胡,汉时张骞使西域,始得种还,植之秦中,渐及东土,故名之。
时珍曰:此果外有青皮肉包之,其形如桃,胡桃乃其核也,羌音呼核如胡,名或以此。
或作梵书,名播罗师。
……胡桃树高丈许,春初生叶,长四、五寸,微似大青叶,两两相对,颇作恶气,三月开花如栗花,穗苍黄色,结实至秋如青桃状,熟时沤烂皮肉,取核为果,人多以榉接之……。
”已将胡桃来源及其主要生态介绍得很小哥,同书并记载许多方剂而外,还有“青胡桃皮苦、濇、无毒,染髭及帛,皆黑。
」及”皮止水痢,春月斫皮汁,沐头至黑,煎水可染褐。
“可见当时已有使用核桃果皮、树皮取汁来染胡须及布帛的事实。
赵丰在《纺织与矿治志》书中,关于古代染料植物里也列有【胡桃】一项,其”色素存在于皮,所染色泽为黑。
“药用部分:种仁、外果皮、根皮果供药用。
用途:种仁滋润补养,根皮及果皮治皮肤病。
现代医学研究认为,核桃中的磷脂,对脑神经有很好保健作用。
这对于婴儿脑部神经的发育有很大的帮助。
另外对促进葡萄糖利用、胆固醇代谢和保护心血管也有很大的功效。
还有就是能美容,对于孕妇产生的孕妇斑有功效。
安徽宁国有哪些产业
宁国市的主要产业包括山核桃产业、中药材产业以及笋干产业。
山核桃树枝干、树叶、花朵、果实的特点
核桃(Carya cathayensis Sarg.)属[3](Juglandaceae)山核桃属(Carya)植物。
约有20个种,其中4个种原产我国,1984年浙江林学院在安徽金寨发现一个新种。
原产北美的有11个种,被称为长寿果的碧根果就是其中一种。
山核桃属核桃科山核桃属,为落叶乔木,树皮光滑,幼树时青褐色,老树皮白色,裸芽,新梢,叶背面及外果皮外表均密被锈黄色腺鳞。
幼年期生长缓慢,3年生以后生长加快.一般6~7年开始结果,20年以后进入盛果期.结果大小年十分明显,主要原因是营养不足,结果大年枝梢生长细弱,次年抽发新梢不能形成雌花而变为小年。
一、分布区域 山核桃是浙江传统特产,主产于浙、皖交界的天目山区,分布于临安的昌化、于潜、淳安的临岐、唐村、安吉的孝丰,桐庐的分水等地。
昌化的山核桃产量居首位。
我国山核桃主要分布在浙江的[5],淳安,安吉,桐庐和安徽省的宁国(被授予中国山核桃之乡),歙县,[4],旌德等县。
浙江省近年种植面积约25.05万亩,总产6300吨,占全国山核桃总产的85%,而主产在临安市。
二、栽培意义 山核桃种仁味美可食,含蛋质7.23%,含油率48%~53%,多者达69%,每百公斤坚果可榨取高级食用油及工业用油27~30公斤。
果壳可制[2],总苞可提取[1],木材可制作家具及军工用。
山核桃具有耐阴,对土壤酸碱度适应强的特点,是荒山坡营造经济林的良好树种,还具有开花期迟,收获期早,结果生育期不受霜冷之害,壳果体积小,耐贮运可远销,山核桃寿命长,一经种植,可多年收获。
三、栽培特点 山核桃是风媒花,在雌雄花器和开花期间,多阴雨,气温低于10℃,或降温幅度大,对传粉坐果极不利。
山核桃树高大,干性强,顶芽及附近芽易抽生,中下部萌发力弱,为促幼树早结果,对骨干枝可适当短截。
为管理方便,通常在进入盛果期(10~15年)去顶,控制树高在5米左右。
山核桃属深根性果树,要求土壤深厚肥沃,喜温湿气候,属半阳性植物,pH值5.5~7.0之间,6~7最佳,在海拔300米~700米的低山处种植,较丰产稳产。
繁殖山核桃以播种育苗为主。
也可扦插,用根或1~2年生的枝条扦插,移栽定植可在秋季落叶后至翌年春发芽前进行,但春植宜早莫迟。
四、主要种类和优良品种 1.形态特征 山核桃()树高30米左右,皮光滑,奇数羽状复叶,小叶5~7片。
坚果卵形或广椭圆形,顶端大,壳厚,1公斤约有292粒,种仁肥大,常4裂,经脱涩后味美,供炒食或加工糖果糕饼用料,也榨油。
2.优良品种 圆果种绝大多数山核桃属于该类型。
坚果尖卵形,果顶尖锐,左右两半歪斜大小不对称,果壳厚,内壁有两大分隔,6个小分隔,壳较易剥,种仁常完整。
扁果种坚果扁圆形,果顶尖,稍有突起,基部圆,壳较厚,内壁有3大分隔,再分为9个小分隔,因壳内沟纹多,剥壳较难,剥出的种仁多不完整。
薄壳种主要产于临安地区,壳厚0.08~0.10厘米,出仁率46%,出油率72%,品质佳,目前种植数量少,应大力繁殖推广。
3.长山核桃() 长山核桃与山核桃是同属异种植物。
又名薄壳山核桃,美国长山核桃。
原产美国密西西比河流域及墨西哥湾南部。
据吴耕民教授考查,在1900年左右,由美国女传教士引入我国江苏江阴。
目前我国引种分布较广,南京,江阴,淮安,杭州,临安,温州,厦门栽培的较多,但至今尚无建立商品基地。
长山核桃其坚果种仁味美,在胡桃果树中品质最佳,可生食,炒食或作糖果,亦可榨油;木材坚固强韧,纹理致密,可作国防用或制作精美家俱。
树姿雄伟,宜作行道树或河岸水库堤旁树,容易繁殖,除嫁接外可根插,枝插,适宜南方温暖,湿润环境种植。
长山核桃由于树体高大,不便管理,再是进入丰产期迟,较多品种雌雄花不能同时开,需进行人工辅助授粉提高坐果率。
长山核桃在我国尚无加工商品生产,在美国经工厂进行分级,清洗,碎壳后,果仁多为制作糖果,面包,冰淇淋或小食品的原料。
五、采收加工及市场 通常9月上,中旬果实外部总苞颜色由绿或蓝绿色转变为黄褐色,即成熟。
若受精不良等原因造成的空果则不易分离,以此可区别优劣果实。
脱苞后的坚果要立即用蒸煮脱涩,烘干,否则很易变质。
不能及时处理的坚果,应薄薄的摊在室内通风处阴干。
我国目前加工产品主要有椒盐山核桃,奶油山核桃(这两种口味的山核桃有手剥的有水煮的),山核桃糖,山核桃油等因产量有限,供不应求,市场前景好。
山核桃的市场主要在杭州,作为杭州的特产对外销售。
在杭州主要销售山核桃的比较知名的特产公司有:思杭土特产,茂林土特产,东林土特产,汪记土特产,醇香园系列。
【染料用途】国内重点产区安徽省宁国市西域的甲路镇石门村、宁国毗邻的浙江省临安市的昌化岛石镇一带。
该区核桃果壳无法处理。
如果将此无法处理的废物开发出天然植物染料,将变废为宝,不仅解决了染料来源问题,也为山区农民增加了一条生财之道,同时解决了该地的环境污染问题,可谓一举多得!果皮、枝叶皆可染色。
相关历史记载:胡桃之称羌桃、核桃。
《本草钢目》记载“颂曰:此果本出羌胡,汉时张骞使西域,始得种还,植之秦中,渐及东土,故名之。
时珍曰:此果外有青皮肉包之,其形如桃,胡桃乃其核也,羌音呼核如胡,名或以此。
或作梵书,名播罗师。
……胡桃树高丈许,春初生叶,长四、五寸,微似大青叶,两两相对,颇作恶气,三月开花如栗花,穗苍黄色,结实至秋如青桃状,熟时沤烂皮肉,取核为果,人多以榉接之……。
”已将胡桃来源及其主要生态介绍得很小哥,同书并记载许多方剂而外,还有“青胡桃皮苦、濇、无毒,染髭及帛,皆黑。
」及”皮止水痢,春月斫皮汁,沐头至黑,煎水可染褐。
“可见当时已有使用核桃果皮、树皮取汁来染胡须及布帛的事实。
赵丰在《纺织与矿治志》书中,关于古代染料植物里也列有【胡桃】一项,其”色素存在于皮,所染色泽为黑。
“ [编辑本段]功效种仁:滋润补养;微炒;黄洒送服,治腰痛。
鲜根皮煎汤浸洗,治脚痔(脚趾缝湿痒)。
鲜外果皮捣取汁擦治皮肤癣症。
药用部分:种仁、外果皮、根皮果供药用。
用途:种仁滋润补养,根皮及果皮治皮肤病。
商洛核桃介绍商洛核桃产于陕西省东南部境内的秦岭山区,以商洛地区的洛南、商县、山阳、柞水等7县产量最多。
全区共有核桃2000多万株,是新中国成立前夕的13倍。
年产量达1000多万公斤,是我国产核桃最多的地方,品种也最多,素为久负盛名的“核桃之乡”。
占全地区林产品总值的三分之一以上,位居多种经营收入第二位。
核桃出口值占全区外贸总值的65%以上,肩负全省60%以上的核桃仁出口重任,占全国核桃仁出口总量的20%左右。
它是商洛山区人民的一项主要经济来源。
商洛核桃,据说是西汉张骞从西域带回植于京都长安,然而“龙凤之地”不适核桃生长发育,便被发配到商洛山中。
岂知,核桃却因祸得福,寻到了安家落户、发家兴族的宝地,从而繁衍成为一个旺族。
其分布之广,株数之多,产量之巨,品质之优,品种、品系之丰富,甲于全省,冠于全国。
商洛核桃,何以在全国称雄?商洛地处秦岭山区,居豫、鄂、陕3省交界处,群山交错,是个“八山一水一分田”的地方。
但山多而不巉峻危耸,水丰而无激浪湍流。
气候温和,四季分明,冬无严寒,夏无酷热,光照充足,雨量适中,土地肥沃,亚热带与暖温带气候相兼并存,南北方植物同生共济。
商洛山区一带的气候、雨水、土壤最适宜于核桃的生长,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
更兼山民勤劳纯朴,靠山养山,植树为乐,视核桃如宝,无比珍重。
因此,这里的核桃分布很广,无论深山、峡谷、丘陵、平川,无不有核桃的生长。
正如民谣所道:“核桃坡,核桃沟,核桃砭,核桃路,漫山遍野核桃树,核桃累累碰人头”。
商洛核桃,历史悠久。
据《洛南县志》记载,早在1000多年前的汉代。
就为当地百姓辛勤种植。
唐代已是“果之甚者,莫如核桃”。
北宋《本草衍义》中记有:“核桃风发,陕、洛之间甚多”。
《直隶商州志》也有:“商洛果之最甚者,无如核桃”的记述。
可见其历史之久远了。
核桃,外形似桃,食用其核仁,故名。
古名胡桃、羌桃。
相传原产于伊朗和阿富汗。
核桃在我国已有2000多年的栽培历史。
公元前3世纪,晋代张华所著《博物志》和《名医别录》等古籍中云:“此果出羌胡,汉时张骞使西域,始得种还,植秦中,渐及东土,故名之”。
“羌胡”,即今青海、新疆一带。
可见,我国西北是核桃的原产地之一。
张骞是第一个将核桃引入中原的人。
以后,遍及全国各地。
独有商洛生长最佳,故称商洛核桃。
考古学家在山东省临晌县城东20里的山旺村,发现的山核桃、核桃化石,说明远在1500万年以前,核桃已是生长于我国的古老树种。
至今我国西北、东北、西南各地以及陕南秦巴山区还生长着不少野生核桃。
尤其是新疆,在伊宁、巩留南部的前山峡谷中,生长着成片的核桃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