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变动下的最新报价与经济状况分析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市场的变动成为经济发展中的重要驱动力。
本文将重点讨论市场变动下的最新报价及其对经济状况的影响。
通过对市场动态的分析,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当前经济形势,为决策提供依据。
本文将先对市场变动的背景和趋势进行概述,然后详细阐述市场变动下的最新报价特点,最后分析市场变动对经济状况的影响。
一、市场变动的背景和趋势
近年来,随着科技进步和信息传播速度的加快,全球经济形势日新月异。受全球政治、经济、社会等多重因素影响,市场变动呈现以下趋势:
1. 全球化进程加速:全球市场的紧密联系使得任何一个地区的经济波动都能迅速波及全球。
2. 技术创新引领: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的快速发展推动了市场的不断变革。
3. 消费需求升级: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者对商品和服务的需求日趋多元化和个性化。
4. 行业竞争加剧: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纷纷寻求创新以获取竞争优势。
二、市场变动下的最新报价特点
在市场变动的背景下,最新报价呈现出以下特点:
1. 波动性增强:受全球政治经济事件、疫情等因素影响,市场供需关系不断变化,导致价格波动性增强。
2. 多元化趋势:随着消费需求的升级,商品和服务的价格呈现出多元化趋势,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
3. 技术影响显著:技术创新对市场价格的影响日益显著,如数字货币、智能合约等新兴技术改变了传统交易方式。
4. 区域性差异: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和政策环境导致市场价格存在区域性差异。
三、市场变动对经济状况的影响
市场变动对经济状况的影响深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经济增长动力:市场变动为企业提供了更多发展机遇,推动经济增长。随着新兴产业的崛起,经济增长的动力更加多元化。
2. 就业市场:市场变动创造了新的就业机会,同时也可能导致部分传统行业的就业岗位减少。因此,需要提高劳动者的技能以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
3. 企业竞争力: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需不断创新以应对市场变动。这有助于提高企业的竞争力,推动行业进步。
4. 消费者福利:市场变动使得商品和服务更加丰富多彩,满足了消费者的多元化需求。同时,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有利于降低商品价格,提高消费者福利。
5. 宏观调控挑战:市场变动的复杂性增加了宏观调控的难度。政府需要密切关注市场动态,制定合理的经济政策以保持经济稳定。
6. 风险管理需求增加:市场变动带来的不确定性增加了企业经营风险。企业需要加强风险管理,以应对潜在的市场波动。
四、结论
市场变动下的最新报价反映了当前经济状况的多变性、复杂性和多元化趋势。
市场变动对企业、就业、消费者福利等方面产生了深远影响。
为了应对市场变动,企业需要加强创新能力、提高竞争力,同时加强风险管理。
政府也需要密切关注市场动态,制定合理的经济政策以保持经济稳定。
通过小哥分析市场变动下的最新报价和经济状况,我们可以更好地把握经济发展趋势,为决策提供依据。
“悲惨的增长”是什么?
悲惨增长(Immiserising growth)1 什么是悲惨增长2 悲惨增长的前提条件[2]3 悲惨增长的原因分析[1]4 悲惨增长与技术进步[1]5 参考文献什么是悲惨增长悲惨增长是指当一国偏向出口的生产要素的增长而使产品出口增加时,不但没有带来该国的出口收入和福利水平提高,反而是降低了[1]。
悲惨增长的前提条件[2]“悲惨增长”的几个前提条件:1、经济增长偏向增长国的出口部门。
2、增长国在世界市场是一个大国,即其出口供给的变动足以影响世界价格。
3、增长国进口边际倾向较高,即增长国对进口的需求会因经济增长而显著增加。
4、增长国出口产品在世界市场上需求价格弹性非常低。
悲惨增长的原因分析[1]导致这尴尬局面的直接原因是国际比价或贸易条件的恶化。
导致“悲惨增长”的机制可概括为:偏向出口的生产要素的增加,使该种生产要素的价格下降,导致出口产品产量的增加,当出口国该产品的出口量在世界市场上已占有一定比重并成为该产品的价格影响者时,增加的出口量必须降低价格才能被市场吸收。
如果出口量上升带来的收入被产品价格下降抵消甚至绝对收入减少时,“悲惨增长”就产生了。
我们可以试举例来说明这种情况。
假设一个国家出口电脑而进口布(假设只有这两种商品参与国际贸易,而且是电脑价格的重要影响者),现在由于生产电脑的生产要素增加而导致电脑的产量增加。
为了让市场完全吸收掉增加的电脑出口量,电脑生产国就不得不降低电脑的价格,这意味着每单位电脑换得的布的数量减少了,同时,消费者的微载满足程度也下降了,这就产生了“悲惨增长”。
悲惨增长与技术进步[1]“悲惨增长”具有自己的发生机制,技术进步尽管是生产要素内涵的增长,但它并不是简单的生产要素内涵的增长,它具有自己的特点,并不会带来“悲惨增长”。
尽管人们十分关注偏向出口产品的生产技术进步下的“悲剧增长”问题,但在事实上,技术进步导致“悲惨增长”的可能性极小。
从以上分析可知,只有在同时满足相关条件时,技术进步才有可能引发“悲惨增长”(该技术进步是出口品生产要素上的技术进步)。
然而在现实中,以上条件是很难同时得到满足的,这是因为,虽然我们可以把技术进步视为生产要素内涵的增长,但它并不是简单的生产要素内涵的增长,它具有自己鲜明的特点。
首先,在现实生活中,一个产业部门内的技术进步常常可诱发或促进另一个产业部门的技术进步。
例如,随着电子计算机的发展,它已越来越普遍地被用于各行各业,显著地提高着这些行业内的劳动生产率。
也就是说,技术作为一种特殊的生产要素,它在有利于出口生产的同时,往往也提高了进口竞争品的生产能力,可能会减少进口竞争品的进口量,使进口竞争品价格降低,从而改善贸易条件,减少了“悲惨增长”发生的可能性。
其次,技术进步具有垄断性,它能创造超额利润。
在保护知识产权的呼声越来越高的今天,新发明、新设计、新创造、专利等进步的技术往往首先掌握在少数甚至个别出口厂商手里,这些出口厂商会利用各种保护性手段来限制技术在国内国际的迅速扩散,以此来维护或试图创造自己在这一领域的垄断地位。
如果出口厂商在进步以前就是该产品的垄断者,那么技术进步后,该厂商仍然会根据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收益来决定产量,以此来获得超额利润,而产量不会有大幅度变动,价格也就相对稳定。
如果厂商在技术进步前不是该产品的垄断者,而在技术进步后生产出了同类产品的差异产品,那么该厂商就有可能会依据差异产品而成为垄断者,从而获取超额利润。
在以上两种情况下,“悲惨增长”就不会发生。
怎样做市场调查
1、市场调查:广义的市场调查是以科学的方法和手段,收集、分析产品从生产到消费之间一切与产品销售有关的资料, 如产品的生产、定价、包装、运输、批发、零售以及产品宣传情况、销售策略、渠道和市场开发情况,以至社会政治经济形势等。
广义的市场调查包括: 市场环境调查,消费需求调查,消费状 态调查,产品、定价、销售渠道调查, 广告效果调查,企业形象调查,消费者 生活习惯调查,政治、经济形势调查等 等。
狭义的市场调查是指以科学的方法 和手段收集消费者对产品 (或服务) 的意见,以及购买情况、使用情况和产品 (或服务) 销售情况等信息的工作。
2、问卷调查:以问卷形式所进行的调查, 是一种主要的调查方法,被广泛应用于广告调查。
3、广告调查:伴随着广告活动进行的一切调查活动的总称。
4、媒体调查:5、内容分析:6、消费者调查:7、产品调查:8、广告媒体调查:是广告调查的内容之一,指对广告信息借以传播的物质、技术手段的性能所做的调查。
影响汇率变动的主要因素以及汇率变动的经济影响
一、影响汇率变动的原因及主要因素(一)影响汇率变动的原因1、两种货币币值的对比发生变化2、外汇供求状况的变化(二)影响汇率变动的主要因素1、国际收支差额一国的国际收支状况直接决定着该国外供求状况,国际收支的收入项目形成了该国的外汇供给,国际收支的支出项目形成了该国的外汇需求。
当国际收支出现顺差时,国际储备增加,使外汇的供给大于需求;当国际收支出现逆差时,外汇储备减少,使外汇的供给小于需求。
外汇供求状况的变化直接影响汇率发生变动。
2、通货膨胀的差异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 , 若一国发生通货膨胀,该国单位货币所代表的价值量减少,对内贬值, 则其对外价值也下降,外汇汇率上升本币汇率下跌;反之 , 若一国发生通货紧缩 , 物价下跌 ,该国单位货币所代表的价值量增加 , 对内升值,则其对外价值也上升 , 本币汇率上浮外币汇率下跌。
从另一方面分析,由于通货膨胀使国内物价上涨、出口商品成本增加 , 对出口不利,同时使进口商品的盈利空间增大或处于有利的价格态势 , 刺激进口增加 , 这样会使贸易收支恶化、外汇需求增加 , 导致本币汇率下浮外币汇率上浮。
若存在通货紧缩,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有利于商品出口,会使贸易出现顺差、外汇供给增加,导致本币汇率上浮外币汇率下浮。
利率是资金的交易价格,扣除物价上涨率后实际利率的高低决定着国际投资者投资收益的高低。
当不同国家利率存在差异时(主要是指可自由兑换的货币), 投资者为了追求较高的收益,必然把低利率货币兑换成高利率货币、流动到收益高的国家,这样就会影响到不同货币的需求与供给,从而影响汇率的变动。
一般而言,利率高的国家吸引外资流入,使外汇供给增加,导致外汇汇率下跌、本国货币汇率上升;反之 , 本国货币汇率下跌。
利率是一国调节经济的枉杆。
利率上升,银根紧缩 , 单位货币价值量增加,该国货币汇率上升;反之 , 利率下降 , 放松银根,单位货币价值量减少,该国货币汇率下降。
所以,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高利率货币汇率上浮,低利率货币汇率下浮。
4、经济增长率的国际差异一国经济发展状况可以其经济增长率来表示,经济增长率上升,说明该国经济发展,繁荣景气,经济实力强,出口旺盛。
因此该国币值稳定,外国对该国货币具有信心,在国际交易中愿意使用该种货币,该种货币的汇率一般会上升;反之该种货币汇率会下降。
例如外汇市场上的交易员在预测美元汇率行情时 , 对美国定期公布的经济增长率非常重视。
但是发展中国家情况有所不同。
如果经济发展较快,同时国民收入有较大的增长,进口需求增加,如果本国货币不是自由兑换货币,对外汇需求量增大,在供求影响下,外汇汇率会上升,而本币汇率会下降。
5、中央银行的外汇干预中央银行的外汇干预是指一国中央银行或多国中央银行联合在外汇市场上参与外汇买卖业务 , 用以影响一国货币汇率或几种主要自由兑换货币汇率变动的措施,它体现汇率是一种管理浮动。
一般为了使汇率的波动趋于缓和 , 或者使汇率的波动限定在规定幅度之内,或者使高估的货币或低估的货币回到正常水平,就会实施外汇干预。
外汇干预的结果是汇率向中央银行的目标方向变动。
6、一国的宏观经济政策一国为增加就业、稳定物价 ,促进经济增长和改善国际收支,往往采取宏观经济政策对国内经济加以调控。
这些政策对经济增长率、物价上涨率、利息率和国际收支状况等都会产生一定影响,这样必然会影响到汇率的变动。
例如 , 实行松紧不同的货币政策会直接导致利息率、物价上涨率发生变化,进而对贸易收支和资本项目产生影响,从而影响到汇率变化;而实行松紧不同的财政政策,也会影响到物价的变化,进而影响贸易收支和汇率。
从实行浮动汇率制后 , 政府经常采取宏观经济政策调控国内经济,从而对汇率的变动也产生明显的影响。
7、市场预期心理市场预期心理对汇率的影响是影响汇率变动各因素中最难把握的。
它是指外汇交易者对汇率变动做出的判断,并根据所做的判断进行外汇买卖,引起汇率发生变动。
也就是说,人们是买进还是卖出某种外汇 , 常常取决于交易者对汇率走势的预期,从而引起该种货币汇率的上升或下降。
如交易者认为美元汇率将上升、日元汇率将下降 , 便立即买进美元抛出日元,使美元需求大于供给、日元供给大于需求, 美元汇率上升、日元汇率下降;反之亦然。
8、政局的动荡和突发事件政局的动荡和突发事件对汇率变动也有重要影响,政治形势的变化会引起外汇市场的波动,一国政局不稳,外汇交易者为免遭损失,会大量抛售该国货币,导致其货币汇率下降。
一些突发事件的出现,也会影响汇率波动 , 如海湾战争、苏联解体事件, 都引起外汇市场上主要货币汇率的急剧波动。
二、汇率变动对经济的主要影响(一)制约汇率发挥作用的基本条件(二)汇率变动对一国国际收支的影响1、对贸易收支的影响汇率变动会引起进出口商品价格的变化 , 从而引起一国进出口贸易发生变化 , 也就引起了贸易收支的变化。
如果一国货币的汇率下浮 , 即本币贬值、外币升值 , 则有利于该国增加出口 , 抑制进口。
原因有三:(1)国外对该国商品需求增加。
如果该国货币汇率下浮 , 以外币表示的出口商品价格就会下降 , 当出口商品具有较大价格需求弹性时 , 就会诱使国外居民增加对该国出口商品的需求 , 可能会使出口大幅度增加;(2)出口商品积极性提高。
由于该国货币汇率的下浮 ,出口同样数量的商品 , 换回本国货币的数量更多 , 增加了出口商的利润 , 从而刺激出口的积极性;(3)进口受到抑制。
如果该国货币汇率下浮 , 就会使以本币表示的进口商品的价格上涨 , 使该国商品与进口商品的性能价格比发生变化 , 购买进口商品变得不经济 , 从而使该国居民减少对进口商品的需求 , 达到抑制进口的效果。
相反 , 如果一国货币汇率上浮 , 即本币升值、外币贬值 , 则有利于该国减少出口而扩大进口。
2、对非贸易收支的影响一国货币汇率下浮或上浮,对该国国际收支经常项目中的旅游和其他劳务收支的状况也会产生一些影响。
如果一国货币汇率下浮 , 外国货币的购买力相对提高 , 该国的劳务商品价格相对降低 , 这对外国游客或客户无疑增加了吸引力 , 扩大了非贸易收入的来源。
如果一国货币汇率上浮 , 外国货币购买力相对下降 , 该国的劳务商品价格相对提高 , 就会减少非贸易收入的来源 ; 同时 , 由于本国货币购买力的相对提高 , 使外国劳务商品价格相对降低 , 还会刺激非贸易支出的增加。
3、对资本流动的影响当一国货币汇率存在下浮趋势时 , 资本所有者担心该国货币汇率下跌造成损失 , 就会将资本调出国外,一旦该国货币汇率下跌并终止,上述资本外逃停止;相反该国货币汇率具有上升趋势时 , 资本所有者为了取得货币汇率上浮带来的收益,就会将资本调入该国,而一旦该国货币汇率上升并终止,资本流入就会停止。
4、对外汇储备的影响汇率变动对外汇储备影响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汇率变动会引起外汇储备实际价值的变动; 二是汇率变动会引起一国国际收支的变动,从而引起外汇储备变动。
如果储备货币的汇率上升,会增加外汇储备的折算价值;如果储备货币汇率下跌, 则会减少外汇储备的折算价值。
此外 , 如果一国货币汇率下浮后处于偏低的状态 , 则有利于出口而抑制该国进口, 导致贸易顺差,会增加该国外汇储备。
由于该国存在贸易顺差,其货币有升值的趋势 , 就会吸引外资流入 , 又将导致资本项目的顺差,也会增加该国外汇储备。
相反, 若一国货币汇率由于上浮处于偏高的状态,则会形成贸易项目和资本项目的双逆差 ,会减少该国外汇储备。
(三)汇率变动对一国国内经济的影响1、对国内物价的影响在货币发行量一定情况下 , 本币汇率上升会引起国内物价水平下降。
因为本币汇率上升、外汇汇率下降 , 就会使以本币表示的进口商品在国内售价相对便宜 , 刺激进口增加 , 并带动用进口原料生产的本国产品价格下降。
另外 , 由于本币汇率上升, 以外币表示的出口商品在国外市场价格升高 , 降低了出口商品的竞争力 , 促使一部分出口商品转内销 , 增加了国内市场供给量 , 也会引起国内物价水平的下降。
在货币发行量一定的情况下 , 本币汇率下浮会引起国内物价水平上升。
因为本币汇率下浮 , 一方面有利于本国商品出口 , 出口商品数量增加会使国内市场供应发生缺口 , 促使价格上涨。
另一方面 , 进口商品用本币表示的价格因本币汇率下跌而上升 , 促使进口的生产资料价格提高 , 导致以此为原料的国产商品价格上涨 , 同时 , 进口的消费资料也因本币汇率的下浮而价格上涨 , 进口商品数量减少 , 国内市场商品供应相对减少 , 引起国内物价总水平上涨。
2、对国内利率水平的影响在货币发行量一定条件下 , 本国货币汇率上升 , 使国内利率总水平上升。
因为本币汇率上升 会对商品出口和资本流入产生不利的影响 , 而对商品进口和资本流出产生有利的影响 , 引起本国外汇收入减少、外汇支出增加 , 从而使国内资金总供给减少 , 引起国内利率总水平上升。
相反 , 本国货币汇率下降 , 有利于增加本国外汇收入, 国内资金供应增加 , 导致国内利率总水平下降。
因此 , 凡是货币汇率高估而有逆差的国家 , 其国内利率水平必偏高 ; 凡是货币汇率低估而有顺差的国家 , 其国内利率水平必偏低。
3、对国内就业和国民收入的影响在其他条件不变时,本币汇率下跌 , 有利于出口而不利于进口 , 从而有利于本国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 , 促进国内就业岗位增多和国民收入增加;反之,由于本国货币汇率上升 , 不利于出口而有利于进口 , 限制了本国经济的发展 , 必然减少国内就业量和国民收入。
在经济进入相对过剩、国内就业压力日益加大的情况下 , 许多国家不时采用各种措施降低本国货币汇率,以达到增加国民收入和充分就业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