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引言
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品牌差异与性能特点成为了消费者和企业关注的焦点。
品牌作为企业的重要资产,不仅代表了产品的质量和信誉,还体现了企业的文化和价值观。
而性能特点则是产品本身所具有的本质属性,决定了产品的使用价值和竞争优势。
本文将探讨品牌差异与性质的关系,分析它们如何相互影响,以及在企业战略和消费者选择中起到的作用。
二、品牌差异
1. 品牌差异的含义
品牌差异主要指不同品牌之间在品牌形象、品牌定位、品牌文化等方面的差异性。
这些差异使得每个品牌在产品品质、服务、口碑等方面形成独特的竞争优势,从而满足消费者的不同需求和偏好。
2. 品牌差异的形成
品牌差异的形成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企业的战略定位、市场环境、消费者需求、产品特性等。
企业通过对这些因素的分析,确定自身的品牌定位,进而塑造独特的品牌形象和品牌文化。
三、性能特点
1. 性能特点的定义
性能特点是指产品本身所具有的功能性、可靠性、效率性等方面的属性。
这些属性直接影响到产品的使用价值和竞争优势,是消费者选择产品的重要依据。
2. 性能特点的重要性
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产品的性能特点对于企业的成功至关重要。
优秀的性能特点可以提高产品的竞争力,吸引消费者的关注和信任,从而增加市场份额。
四、品牌差异与性质的关系
1. 品牌差异对性质的影响
品牌差异对性质具有重要影响。
品牌差异使得产品性质更加多元化,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
品牌差异可以影响消费者对产品性质的认识和感知,进而影响消费者的购买决策。
2. 性质对品牌差异的反作用
产品性质对品牌差异也具有反作用。
产品的性能特点是企业塑造品牌形象的重要依据。
优秀的性能特点可以提升品牌形象,增强品牌的竞争力。
产品的性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品牌差异的不足,提高消费者对品牌的认可度。
五、品牌差异与性能特点在企业和消费者层面的作用
1. 企业层面
对于企业而言,品牌差异和性能特点是企业制定战略的重要考虑因素。
企业需要根据自身的品牌差异和产品的性能特点,确定目标市场、市场定位和产品策略。
同时,企业还需要通过品牌管理和产品创新,不断提升品牌形象和产品性能,以提高市场竞争力。
2. 消费者层面
对于消费者而言,品牌差异和性能特点是进行购买决策的重要依据。
消费者会根据自身的需求和偏好,选择符合自己期望的品牌和产品。
同时,品牌差异和性能特点也会影响消费者对产品和企业的信任和忠诚度。
六、案例分析
以智能手机市场为例,不同品牌的智能手机在品牌差异和性能特点方面各有优势。
苹果、三星等品牌凭借其卓越的品牌形象和创新能力,在市场上具有较高的竞争力。
而华为、小米等品牌则通过提供高性能的产品和优质的服务,赢得了消费者的信任和忠诚。
这些案例表明,品牌差异和性能特点在市场竞争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七、结论
品牌差异与性能特点是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两个重要武器。
品牌差异和性能特点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共同决定了企业的竞争力和市场份额。
因此,企业需要重视品牌建设和产品创新,提高品牌差异和性能特点,以应对激烈的市场竞争。
奥莱款是什么意思???假货吗????有什么区别,详细说明下奥
不是。
奥莱款本身只是一种商业模式,是指由销售名牌过季、下架、断码商品的商店组成的购物中心,所以说奥特莱斯的商品并不是假货,而是库存货,比如过季、下架、断码的商品。
一、款式的区别1、专柜款:就是正价店的商品,和官网同步,实时更新最新款。
2、奥莱款:也就是俗称的工厂店,款式90%是与专柜款不同的,但也有10%是相同的,是专柜款上一季度的余货下架转移到奥特莱斯卖。
二、用料质量的区别1、专柜款:看用料质量更优质。
2、奥莱款:奥莱相对要差一些,但是大品牌的奥莱款也不会很差,毕竟品牌形象是需要维持的。
扩展资料奥特莱斯(Outlets)最早诞生于美国,迄今已有近一百年的历史。
Outlets最早就是“工厂直销店”专门处理工厂尾货。
后来逐渐汇集,慢慢形成类似Shopping Mall的大型Outlets购物中心,并逐渐发展成为一个独立的零售业态。
虽然Factory Outlet这种业态在美国已有100年的历史,但真正有规模的发展是从1970年左右开始的。
以奥特莱斯中国公司自居的形式都是在对传统大众灌输自己的正规血统。
而实际上,是没有这种血统之分的。
任何企业和公司只要有品牌和买手资源,都可以做奥特莱斯的商业模式。
市场运作能力是怎么定义的?
笼统的说,市场运作能力大致包括:一、 驾驭市场的能力二、 依据市场变化有效变革的能力1. 关于市场的概念2. 市场发展的三个阶段3. 与市场变化相对应营销发展的三个阶段4. 以营销机能为重点的时代5. 以营销机能为重点的时代的弊病6. 营销管理策略的内容7. 市场营销组合8. 市场营销组合的特点9. 组合的结果10. 营销组合的本质11. 顾客导向的“4C”组合理论12. 利益导向的“4R”组合三、 市场营销内部条件分析的方法1. 能力分析法2. 绩效——重要性分析法四、 策略性营销以全面展开1. 策略性营销的概念2. 策略性营销的特征3. 策略性营销的资源框架4. 策略性营销以品牌营销为核心5. 市场营销的核心元素五、 掌握市场信息的能力1. 市场调查2. 市场研究系统3. 营销信息系统4. 市场信息与部门关系5. 市场关系与信息流六、 准确的市场定位能力(市场进入与开拓)1. 市场竞争目标分析2. 产品定位分析模型3. 市场细分的作用4. 市场细分的程序5. 消费品市场细分的基础6. 市场进入内容与策略7. 市场进入的过程8. 市场进入能力9. 企业进入市场的动机构成10. 市场进入的三种可能11. 进入初期的适应战略12. 营销力和市场领先的建立(营销力的构成)13. 营销力的建立14. 市场领先的关键要素15. 市场推广16. 推广包含的种类、内容17. 推广策略的内容18. 推广与促销的区别19. 我们推广的目标20. 推广要解决的问题七、 以市场为导向铸造品牌的能力1. 对产品品牌的认知1) 对品牌概念的认知2) 对品牌概念下的产品差异化的认知2. 品牌概念的推广时间控制3. 产品品牌与认知4. 品牌定位5. 品牌的现状分析6. 营销过程定位7. 不同的品牌定位方式8. 推广过程中的促销9. 在推广中促销的种类10. 促销与促销活动11. 促销对产品推广的作用12. 促销在不同市场条件下的功能13. 季节性产品的促销方略14. 促销形式对品牌与产品提升的影响15. 竞争条件下如何利用促销工具16. 推广中的概念与诉求创造1) 产品概念是怎么来的2) 品牌概念是怎么来的3) 产品与品牌概念的创造4) 推广的诉求控制17. 品牌与品牌的差异化八、 以市场为导向构筑核心竞争力最后,还要注意市场运作规则,任何产品在销售的时候都要遵循一定的原则,一是价格保护原则,避免扰乱市场;二是讲求诚信,诚信是一柄双刃建,作为代理商,必须处理好与厂商间和消费者之间的关系,这些关系必须建立在诚信的基础上,否则后果举足轻重
求一篇广告论文
所拥有的特征,即差别化所构成。
因此最好的品牌即具有强势品牌力的品牌是指在消费者知觉中市场市场地位者(品牌形象好),而且有活力的品牌。
而强势品牌对于企业增强竞争优势,扩大市场占有率有着重要作用:市场佛教通常是强势品牌;强势品牌通常享有较高的利润空间;强势品牌没有生命周期。
(三)品牌形象的形成 每一品牌在市场中都存在着品牌形象。
品牌形象意味着人们从一个品牌所联想到的一切情感与美学品质。
品牌形象给产品附加了虚幻的形象、个性和象征,使人们对同样的东西产生不同的感觉和情感,这正是品牌形象发生作用的心理基矗树立品牌形象,必须为品牌选择和创造合适的广告意象,能够表现品牌特质和个性,并能为消费者接受。
从广告实践来看,广告意象的选择和创造可以有以下几种: 1、合适的模特儿 如:将“西部牛仔”形象深深印在脑海中的“万宝路”香烟广告。
2、商标人物 李奥·贝纳于1935年为绿色巨人公司的豌豆虚构的“绿色巨人”人物形象也是一个非常成功的品牌形象。
3、拟人化的动物卡通形象 英国Hofmeister啤酒在以年轻啤酒饮用者为目标市场的广告策划中,为满足年轻人自我认同的需求,反映年轻饮用者的特性和向往,在其创意中便着力塑造了一个潇洒、聪明的乔治熊形象。
4、名人形象 力士香皂的印刷品广告中插印影星照片,从而树立起“力士香皂,国际影星所使用的香皂”这一形象。
5、普通人形象 法国一家广告公司曾请了一位80岁高龄的洗衣老妇充当洗衣机广告主角,播出不久,这位老太太便成了大明星,这个品牌洗衣机的销售额,也从全国第四位升至第二位。
六、广告定位策略定位观念是继“独特销售主题”品牌形象策略之后,对广告创意策略最具划时代意义的理论。
(一)定位观念的提出及其要点 我们现在所处的社会是个今年爆炸的社会,过多传播的信息一方面使我们可能更多地了解我们周围,但另一方面,却使我们的心智受到越来越大的压力。
过多的广告产品、品牌信息与受众容量形成了尖锐的矛盾。
在众多的产品和品牌中,受众购买决策所面临的问题不仅是买什么,更主要的是接受和选择哪一个品牌。
为了解决这一矛盾,艾·李斯等提出了“定位”观念,主张在广告策略中运用定位这一新的沟通方法,创造更有效的传播效果。
即使广告和品牌信息在受众的心中找到一个位置称为“定位”。
1、定位的心理基础和特征 定位是一种攻心战略,定位观念使得广告创意的出发点从商品转向了消费者,要求更细致的消费心理研究。
定位观念特征:定位为受众有限的心甜味提供了一种简化的信息;定位借助的是一种位序符号;定位与受众心理的保守性和可塑性。
2、定位的竞争特征 定位要“相对于竞争对手”,表明定位广告是一种竞争性广告,因为定位是一种心理位置上的竞争,定位承认并利用竞争品牌的位置和优势。
(二)广告定位策略 广告定位策略包括以下几种: 1、领导者定位——建立领导地位。
这是一种旨在占据某一产品类别中第一或领导位置的定位策略。
“第一”是最容易进入心智的途径;“最大”也有同样的效用,所以,争劝第一”、“最先”、“最大”,就可以成为领导者。
2、比附定位——紧跟行业领导者。
这是在竞争品牌领先位置相当稳固,原有位序难以打破重组的情况下,或自己品牌缺乏成为领导品牌的实力和可能的情况下可采取的一种定位策略,这种定位策略使自己的品牌与领先品牌发生一定的比附性关系,在承认竞争品牌领先地位的基础上占据紧随其后的位置。
3、细分定位——寻找市场空隙,细分定位是在原有的位序序列中,分解出更细更小的类别,在大阶梯中分解出小阶梯,然后将自己的品牌定位于小类别或小阶梯上的领导位置。
在广告创意中,寻找空隙的策略很多,例:价格空隙,性别空隙、年龄空隙等。
通过这一手段我们可以寻找到象很多成品牌所寻找到的市场空隙来作为我们广告创意和进行广告诉求的立足点。
4、重组定位——重新为竞争定位,在市场上自给自足产品类别都成百上千,想寻找一个尚虚位以待的空隙,机会很少,而领导者和“第一”的位置更是唯一。
面对上述困难,最不幸的选择是退出竞争,但企业可以利用重组定位策略,为自己创造机会。
重组定位策略的要点是根除一个既存的观念,产品,然后再把一个新的观念或产品搬进人们的心智中。
5、“高级俱乐部”策略——公司在不能取得第一名或某种很有意义的忏悔,而市场空隙又不存在时,便可以采取这种策略。
通过这一概念的提出,将本处劣势的公司纳入“高级俱乐部”中,而俱乐部成员在受众看来,才是最佳的。
这无疑提升了公司在受众心目中的位置。
参考书目: 现代广告学/汪涛编著.——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8.10 广告文化学/李建立著.——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8.6 广告制作/樊志育著.——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7 品牌促销/朱方明等编著.——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1998.1 市场学/李景泰主编.——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9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