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价格波动及折扣情况:深度解析与应对策略
一、引言
在商品经济时代,市场价格波动是市场经济的常态。
受供求关系、政策调整、国际形势等多种因素影响,商品的市场价格会不断发生变化。
当市场价格波动超过一定幅度时,企业需根据实际情况调整销售策略,以应对市场变化。
本文将围绕市场价格波动及折扣情况展开深度解析,并探讨企业在面对价格波动时的应对策略。
二、市场价格波动的影响因素
1. 供求关系:供求关系是影响市场价格波动的主要因素。当供大于求时,价格往往下跌;当需求大于供应时,价格则上涨。
2. 政策调整:政府政策的变化,如货币政策、财政政策、产业政策的调整,都会对市场价格产生影响。
3. 国际形势:国际政治、经济、贸易等因素的变动,如原油价格的波动、汇率变化等,都会对国内市场价格产生影响。
4. 市场竞争:激烈的市场竞争可能导致价格战的爆发,进而加剧价格波动。
三、市场价格波动的特点
1. 周期性:市场价格波动往往呈现周期性特点,受经济周期、季节周期等因素影响。
2. 波动性:价格波动幅度时大时小,受多种因素影响,具有不确定性。
3. 趋势性:长期而言,市场价格会呈现一定的趋势,如上涨趋势或下跌趋势。
四、折扣情况分析
在市场价格波动的过程中,折扣作为一种促销手段被广泛运用。
折扣力度的大小直接影响消费者的购买决策和企业的销售业绩。
当市场价格波动超过一定幅度时,企业往往会通过调整折扣力度来吸引消费者,稳定市场份额。
折扣情况一般有以下几种:
1. 季节性折扣:为应对季节性需求变化,企业在特定季节提供折扣优惠,以刺激消费。
2. 促销折扣:企业在特定时期,如节假日、新品上市等时期,通过提供折扣来促进销售。
3. 库存折扣:为清理库存,企业往往会提供较大的折扣优惠,以加快库存周转。
4. 价格波动折扣:当市场价格波动超过一定幅度时,企业按超出部分调整单价,以维护客户关系和市场份额。
五、企业应对策略
面对市场价格波动及折扣情况,企业需灵活调整销售策略,以应对市场变化。以下是几个应对策略:
1. 建立完善的市场监测机制:企业需密切关注市场动态,及时掌握市场信息,以便做出正确的决策。
2. 制定灵活的价格策略:企业应根据市场供求关系、竞争状况等因素,制定灵活的价格策略,以应对价格波动。
3. 合理控制成本:企业应加强成本管理,降低成本,以提高产品的竞争力。
4. 加强品牌建设:品牌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企业应加大品牌宣传力度,提高品牌知名度,以抵御价格波动的冲击。
5. 拓展销售渠道:企业应积极拓展销售渠道,提高市场占有率,以降低对单一市场的依赖。
6. 运用数据分析和预测模型:通过数据分析与预测模型,企业可以更准确地预测市场趋势,从而做出更明智的决策。
六、结论
面对市场价格波动及折扣情况,企业需保持高度警惕,灵活调整销售策略。
通过建立完善的市场监测机制、制定灵活的价格策略、合理控制成本、加强品牌建设、拓展销售渠道以及运用数据分析和预测模型等手段,企业可以更好地应对市场变化,实现可持续发展。
价值规律的内容是什么
价值规律 是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基本经济规律。
即商品的价值量取决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商品按照价值相等的原则互相交换。
在私有制社会中,价值规律自发地调节生产,刺激生产技术的改进,加速商品生产者的分化。
在社会主义社会中,由于社会主义经济是在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因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自觉依据和运用价值规律,以促进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
(1)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但并不是商品经济中唯一的经济规律。
商品经济中有许多经济规律,价值规律是基本的规律。
(2)价值规律作为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同其他任何规律一样,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实际上,商品的价格与价值相一致是偶然的,不一致却是经常发生的。
这是因为,商品的价格虽然以价值为基础,但还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使其发生变动。
一般情况下,影响价格变动的最主要因素是商品的供求关系。
在市场上,当某种商品供不应求时,其价格就可能上涨到价值以上;而当商品供过于求时,其价格就会下降到价值以下。
同时,价格的变化会反过来调整和改变市场的供求关系,使得价格不断围绕着价值上下波动。
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正是价值规律作用的表现形式。
因商品价格虽然时升时降,但商品价格的变动总是以其价值为轴心。
另外,从较长时期和全社会来看,商品价格与价值的偏离有正有负,可彼此抵消。
因此总体上商品的价格与价值还是相等的。
扣点费指的是什么费用
扣点费是指在报价的基础上进行折扣的点数费用。
在商品交易和贸易价格谈判中常常用到扣点, 比如说10个扣点,就是把现有价格的10%作为折扣。
一般的扣点是需方向供方要求的,也就是在付款时,只支付报价折扣后的实际金额,而其扣点部分就不再支付。
扩展资料:商场扣点核算知识:1、满100送50,相当于花100元现金,买了150元商品,即100/150=6.7折如原扣率为25%,原利润为25元,供应商结算额为75元。
参加活动后,供应商结算是以含券销售额来计算的。
假设扣率25%不变,供应商可结150*(1-25%)=112.5元,但这150元的销售里券占了50元,现金只有100元,所以商场还要倒贴12.5元,这样就亏了。
所以要提高扣率。
按100元现金,商场保证得25元,供应商得75元倒推:75/150=0.5,商场扣率要到50%,才能保证扣下的75元中,除去50元的券,商场还有25元现金赚。
而供应商如果进货价是5折,就一分钱没赚,而不打折的话,150元的销售,供应商可以赚150*(1-25%)-150*50%=37.5元。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百科-扣点
会计制度与税务制度销售折扣和折让金额的处理
现金折扣与商业折扣的会计处理区别在企业的销售业务中,经常会遇到销售折扣的情况。
现行制度对现金折扣的会计处理规定得比较明确,而对商业折扣的会计处理规定得却并不那么清晰明了。
为了让广大会计人员有一个系统的了解,笔者对折扣的会计、税务规定做一个较为全面的解析,希望能够抛砖引玉。
商业折扣(税法中又称“折扣销售”)指实际销售商品或提供劳务时,将价目单中的报价打一个折扣后提供给客户,这个折扣就叫商业折扣。
商业折扣通常明列出来,以百分数如5%、10%的形式表示,买方只需按照标明价格的百分比付款即可。
现行会计制度对于商业折扣没有明确的规定,根据现有会计科目的设置,再参照以前的《企业会计制度》,可以得出的合理会计处理方法,即按扣除折扣后的金额入帐。
现行税法(国税发[1993]154号《关于增值税若干具体问题的规定》第(二)条)对商业折扣的纳税规定是:纳税人采取折扣方式销售货物,如果销售额和折扣额在同一张发票上分别注明的,可按折扣后的销售额征收增值税;如果将折扣额另开发票,不论其在财务上如何处理,均不得从销售额中减除折扣额。
比如,A企业某商品的报价单价格为100元,为了促销,A企业对大客户给予10%的商业折扣,实际销售金额为90元,增值税税率为17%。
如果发票开具的金额直接为90元(或两行开具,一行写售价100元,另一行写折扣10元),那么会计记账为: 借:应收账款等 105.3 贷:主营业务收入 90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15.3 如果发票开具的金额为100元,又另开具10元的折扣发票,那么会计记账为: 借:应收账款等 105.3 经营费用 1.7 贷:主营业务收入 90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17 另外,国税函发[1997]472号《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销售折扣在计征所得税时如何处理问题的批复》规定:纳税人销售货物给购货方的销售折扣,如果销售额和折扣额在同一张销售发票上注明的,可按折扣后的销售额计算征收所得税;如果将折扣额另开发票,则不得从销售额中减除折扣额。
因此,采取商业折扣销售时,应纳税所得额的确定也和发票的开具密切相关。
需要注意的是,不管销售方发票如何开具,销售方又如何入账,购货方均按净额即实际应支付的款额入账。
借:存货等 90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15.3 贷:应付账款等 105.3 现金折扣是指销货方为鼓励购货方在规定的期限内尽快付款,而协议许诺给予购货方的一种折扣优待,即从应支付的货款总额中扣除一定比例的金额。
现金折扣通常以分数形式反映,如2/10(说明10天内付款可得到2%的折扣)、1/20等。
对于现金折扣,会计上有两种处理方法可供选择,一是总价法,二是净价法。
在我国会计实务中,通常采用总价法。
现行会计制度规定,现金折扣在实际发生时作为当期费用处理。
由于现金折扣采用总价法核算,因此在对增值税的处理上,会计制度的规定和税法的规定完全一致,由此形成并计入费用的折扣差额,可在税前扣除。
因为现金折扣是为了早日收回资金而给予客户的一种资金减让,本质上是一种融资行为,因此是一种财务费用。
根据《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办法》第十六条规定可税前列支。
比如,某企业销售商品一批,销售额为1万元,付款条件为2/10,1/20,n/30,销售时作分录: 借:应收账款 贷:主营业务收入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1700 如果对方在10日或20日之内付款,那么因享受折扣而少付的2%或1%的金额就应该计入“财务费用”科目。
借:银行存款 (或) 财务费用 234(或117) 贷:应收账款 相应地,如果购货方享受到了现金折扣则应当作为理财收入,记入“财务费用”的贷方。
二.销售折让和销售退回销售折让:是指企业销售商品后,由于商品的品种、质量与合同不符和其他原因,而给予购货方价格上的减让。
税法规定发生销售折让的,销售方应凭购货方退回的发票或按购货方主管税务机关开具的“进货退出及索取折让证明单”开具红字发票后冲减当期销售收入,销售折让与销售退回的在冲减当期销售输入会计处理是相同的,在实际发生时直接冲减退回当期的销售收入,如按规定允许扣减当期销项税额的,要同时用红字冲减相应税额 。
销售退回:销售退回在冲减销售收入同时还同时冲减销售成本,关于销售退回实际上包括补货和退钱两种处理方式, 补货又可包括补充原货或换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