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引言
在当今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市场行情的波动不仅关乎国家经济发展,也直接影响着企业和个人的经济决策。
那么,市场行情究竟取决于哪些因素?本文将对此进行小哥解析,从政治、经济、社会、科技等多方面进行阐述。
二、市场行情及其影响因素概述
市场行情,即市场在一定的时间和条件下的运行状况,表现为各种商品和服务的价格、交易量的变化。其影响因素众多,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政治因素:政策、法律法规等政治环境的变化,直接影响市场的运行。
2. 经济因素:经济增长、利率、汇率、通货膨胀等经济指标的变动,对市场价格和交易量产生重要影响。
3. 社会因素:人口结构、消费习惯、文化背景等社会因素,影响市场需求和供给。
4. 科技因素:技术进步、新兴产业的发展,对市场的创新和发展具有推动作用。
三、政治因素影响市场行情分析
政治因素对市场的稳定与发展至关重要。
例如,政府的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产业政策等,都会直接影响市场的资金流向、商品价格等。
国际政治环境的变化,如贸易战争、国际关系紧张等,也会对进出口贸易产生影响,进而影响相关商品的市场行情。
四、经济因素影响市场行情分析
经济因素是市场行情波动的主要驱动力。
经济增长、利率、汇率等经济指标的变动,直接影响市场的供需关系和投资者的信心。
例如,经济增长强劲时,市场需求旺盛,企业盈利预期良好,投资者信心增强,推动市场行情上涨;反之,经济衰退时,市场需求萎缩,企业盈利下滑,投资者信心动摇,市场行情可能下跌。
五、社会因素影响市场行情分析
社会因素如人口结构、消费习惯等,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市场的需求和供给。
例如,人口结构的变化导致不同年龄段的消费需求发生变化,进而影响市场的商品结构和价格。
文化背景和地域特色也对市场产生深远影响,如地域特色的产品和服务在市场上具有较高的吸引力。
六、科技因素影响市场行情分析
科技进步和创新是推动市场发展的重要动力。
新兴产业的发展如人工智能、生物科技、新能源等,不仅带来技术革新和产品创新,也催生了新的市场需求和投资领域。
同时,科技因素也对传统行业产生影响,推动传统行业进行技术升级和转型升级。
因此,科技因素的市场行情影响力不容忽视。
七、不同因素的相互作用及综合影响分析
市场行情的形成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政治、经济、社会、科技等因素相互交织、相互影响。
例如,政策环境的变化可能引发经济指标的变动,进而影响市场需求和供给;科技进步可能带动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影响整个市场的运行状况。
因此,在分析市场行情时,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的影响,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
八、结论
市场行情的波动受到政治、经济、社会、科技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
在复杂的市场环境中,企业和个人需要密切关注各种因素的影响及其变化,以便做出正确的经济决策。
同时,政府应制定合理的政策,为市场的稳定和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
影响股票价格的因素
影响股票价格变动的因素很多,但基本上可分为 以下三类:市场内部因素,基本面因素,政策因素。
(1)市场内部因素它主要是指市场的供给和需求, 即资金面和筹码面的相对比例,如一定阶段的股市扩 容节奏将成为该因素重要部分。
(2)基本面因素 包括宏观经济因素和公司内部因素,宏观经济因素主 要是能影响市场中股票价格的因素,包括经济增长, 经济景气循环,利率,财政收支,货币供应量,物价, 国际收支等,公司内部因素主要指公司的财务状况。
(3)政策因素是指足以影响股票价格变动的国内外 重大活动以及政府的政策,措施,法令等重大事件, 政府的社会经济发展计划,经济政策的变化,新颁布 法令和管理条例等均会影响到股价的变动。
影响大米价格的因素有哪些?越全越好,3Q!
影响大米价格变化的因素主要是季节与大米主产区的生产情况,如果遇到旱涝灾害导致粮食减产,则会使大米价格升高。需要注意的是,有时一些空穴来风的负面消息也会导致某种商品价格上扬或下跌。随着世界经济的一体化逐渐加强,大米价格不单单是由中国大米的产量等导致的,还与其他国家大米的种植与产量等有关,比如说泰国大米。
影响大米价格走势的因素有以下几点:
一是国内外市场供需基本平衡,后市价格难有大幅波动。
据统计,2011-2012年度全球大米产量预计达到创纪录的8639.6亿斤,比上年度增加50.2亿斤;全球大米期末库存预计为1607.2亿斤,比上年增长62亿斤。
全国稻谷总产预计3746亿斤,近几年稻谷口粮消费呈下降趋势,如仍按2011年总需求3660亿斤测算,稻谷也将平衡有余。
二是惠农政策带来利好,稻米价格止跌趋稳。
国家已出台临时存储水稻收购政策,并确定东北三省收购水稻80亿斤,其中:安排黑龙江省收购48亿斤,收购价格为标准品每市斤0.92元。
另据了解,去年实施的外运补贴政策和东北稻米入关补贴政策实践证明对解决东北稻米销路效果良好,后期将继续实施。
三是种植成本增加,农户惜售增强。
国内总体物价水平不断上涨,生产资料价格以及人工成本上涨导致稻谷生产成本增加,将抬高2012年稻米市场价格底部。
加之2011年粳稻先抑后扬的市场走势,使农民期望值提高、惜售心理增强。
四是南方主产省粳稻价格将逐步止跌企稳。
随着稻谷水分的降低、利好政策的出台及国有粮食企业的入市收购,稻谷价格将止跌企稳。
五是国际稻米价格继续弱势运行,后期仍有下跌风险。
受全球供应提高,主要买家需求疲软影响,本周泰国指标大米价格较上周再跌4.5%,报每吨630美元。
越南大米价格约为每吨420美元。
越南工业贸易部已经正式要求财政部对大米出口征收零关税,旨在提高大米出口。
近日,国内稻米市场行情继续演绎稳中趋强的走势,而且在早稻强势效应及大米需求回暖的支撑下,关内大米价格继续稳中有升,市场购销活动也略有好转,东北产区加工企业开机生产率略有提高,市场竞争比较激烈,季节性效应表现明显。
而持续高走的早稻价格涨势明显放缓,部分产区在国家政策指导价及大米价格偏低的影响下,开始小幅回落,市场收购主体减少,有价无市状况趋于突出,但整体行情依然保持强势。
影响中国国内大米价格走势的因素有以下几点:1,东北地区稻米市场价格全面上涨,市场购销清淡的局面有所改善,部分加工企业入市采购原粮加工大米比较积极。
本次东北市场稻米价格全面提价,主要源于南方销区市场对东北米需求明显放大,随着新季籼米高价上市,处于低价位的东北米受到市场欢迎,出于比价的关系,商家及购销企业对东北米市场后期看涨,备货补库意愿大幅提高,进而带动东北产区大米出厂价格。
2,二月中旬以来,国内大米市场购销也日渐活跃,各地价格稳中有涨。
由于新季籼米的高价上市,受比价效应的支撑,处于低价位的粳米价格开始全面快速上涨,市场需求量也逐步增多。
当前贸易商普遍看好三月份大米行情,备货积极性继续提高,粳米采购量也稳步增加,后期随着中秋、国庆等消费旺季的到来,大米市场行情将有望稳中走强。
3,南方新产早稻在历时近一个月连续快速上涨后,二月中旬以来涨势有所放缓,当前产区大部分地区仍略有上涨,但市场火热的景象却难以延续,入市的购销双方都比较谨慎,看涨预期已逐渐减弱。
同时,当前部分地区早稻价格开始缓慢回落,市场有价无市的状况比较明显,原因主要是大米加工企业及米厂经营困难,入市采购难以为继,虽然目前早稻市场仍保持强势,但由于大米需求不旺、米价偏低及油糠等副产品价格大幅滑落,使得企业经营十分艰难,基本面临无利或亏本,开机生产意愿较低,观望等待心态明显。
4,联合国粮农组织日前预测今年全球大米产量为6.68亿吨,比2011年增长1.5%。
大米产量预期转好使大米出口国纷纷取消出口限制,国际大米价格回落。
世界最大的大米出口国泰国政府近日宣布将对外销售210万吨储备稻谷,以便腾出国家储备粮库,用补贴价收购农民120万吨大米。
泰国政府的决定使国际市场大米价格开始回落到近期的每吨700美元左右,只相当于4月份国际粮价最高位时的三分之二。
预计国内大米价格将保持高位平稳。
原油价格受什么因素影响?
影响原油价格的因素:影响原油价格的因素有很多,但总的来看,可以分为供与需两类因素。
一、供给类因素1生产国产量调整:由于石油的产出区域比较集中,所以产油国,尤其是石油的净出口国的产量调整就对石油价格产生非常直接的影响。
这其中比较突出的就是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的影响。
OPEC也就是我们所熟知的欧佩克,其成立于1960年9月14日其宗旨是协调和统一成员国的石油政策,维护各自的和共同的利益。
OPEC的成员国历史上多有变动,目前有12个成员国,分别是:沙特阿拉伯、伊拉克、伊朗、科威特、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卡塔尔、利比亚、尼日利亚、阿尔及利亚、安哥拉、厄瓜多尔和委内瑞拉。
目前该组织成员国共控制约占全世界78%以上的石油储量,提供的原油则满足了全球约40%的需求。
正常情况下,欧佩克旨在通过消除有害的、不必要的价格波动,确保国际石油市场上石油价格的稳定,保证各成员国在任何情况下都能获得稳定的石油收入,并为石油消费国提供足够、经济、长期的石油供应,是一个保证原油价格稳定的重要力量,但是一旦由于某些原因其改变了原油产量,其对原油价格的影响也是长期的。
2战争因素影响由于以原油为原料的各种工业制品影响到社会的各个方面,消耗量十分巨大,所以世界各国的原油储备量都以天计,这也就使得一旦爆发战争影响到原油的正常生产和运输的时候都会造成油价大幅波动。
如在2011年利比亚战争期间,由于其东部重要的原油输出港班加西陷入战乱和大量外资石油公司员工的撤离,该国的原因生产和对外运输都受到了巨大影响,产量锐减至正常水平的一半,而同时的油价也创下了2009年以来的最高点,至今也没有被超越。
而历史上旷日持久的两伊战争更是直接引发了第二次石油危机。
此外,战争后的报复性行为和战争中的威胁行为也经常会影响的石油价格。
历史上这种情况主要集中在中东地区,如前文中所提到的OPEC就在第三次中东战争后利用自身在石油储量占有率的优势逐渐强化在原油定价上的话语权,使原油价格自2两美元以下抬至3美元一桶,而在第四次中东战争阿拉伯联盟战败后,OPEC为报复欧美对以色列的支撑更是将原油价格从3美元上涨至13美元以上,引发了第一次石油危机。
而近年来,由于美国制裁伊朗,伊朗多次威胁封锁重要的原油运输通道霍尔木兹海峡,油价也因此多次出现波动。
二、需求因素1、全球经济状态 石油是现代工业社会的血液,一方面它会影响全球经济。
另一方面全球经济也会反过来影响到原油的价格:当全球经济持续繁荣,原油的需求量就会总体增加,反之就会减少需求量。
所以在全球经济遇到重大问题时,原油的价格会受到很大的打压。
如原油价格的历史最高点就出现在2008年年中,也就是金融海啸全面爆发的前夜,其后随着全球经济遭受重创,原油价格再也没有回到147美元的高点。
2、全球原油库存变动尽管总的来说全球原油库存仅仅能够供应全球几十天的原油需求,但是原油库存的变化却能够敏感的反应出全球原油市场的供需对比的变化,一旦库存增加,基本上就说明原油出现了供过于求,反之则是供小于求。
而原油价格就会因此出现短期的波动。
这方面最为重要和权威的是国际能源署(IEA)的相关报告。
3、气候因素的影响 由于以美国为代表的很多国家以原油制品为冬季供暖的主要燃料,这就使得气候也会在一些季节对原油的价格产生影响。
总的来说,尽管供需两方面都会对原油价格产生影响,但是由于原油自身在工业生产和应用的一些特点,如消耗巨大,同时为多个重要工业部门提供原料,所以其供应方面的影响更为巨大,单一事件的影响也更为长远。